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2年11月下)

2023-01-13 15:39:17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1月下   作者:

摘要:  报刊的有机运动再阐释  有机运动观是马克思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提出的关于报道新闻的过程理论,他将报刊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新闻

  “报刊的有机运动”再阐释

  有机运动观是马克思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提出的关于报道新闻的过程理论,他将报刊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新闻记者是机体的一部分,单篇新闻报道是整体的一部分,由于报道的侧重面不同,单独看起来可能是片面和有偏差的,但只要报刊的有机运动在正常进行,事件的真相就会逐步展现。此观点的提出基于传统工业社会时期,德国民主思潮重新抬头的局势和报刊区域性发展的背景。如今我国进入媒介化社会,媒介技术的迭代驱动新闻话语权走向分散,传受界限趋向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传播方式和“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传统的有机运动观面临挑战。

  第一,当前新媒介技术变革了信息传输的时空关系,“即时性”取代“及时性”成为新闻传播首要的时间原则,产生了新闻真实实现中时效性与过程性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快的新闻真实实现速度、公众越来越高的时间性要求与新闻真实实现的过程性(规律性)间的矛盾。专业媒体为了满足公众的即时需求而委身“互联网法则”,将片面的甚至不准确的事实尽快发布。面对阶段性事实的公众并非都能意识到新闻真实实现的过程性,进而关注、理解事实间的联系。因 此,在后续报道出现之前,公众已然形成了关于新闻的认知和对事实的判断。而基于事件变化的报道更新,则可能因无法获取公众注意力,实现不了“理解真实”,即报道真实的实现没有带来理解真实的实现。

  第二,媒介化环境中的有机运动主体,由传统职业新闻生产者的单一主体结构逐渐变为“职业新闻生产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组织传播主体—智能媒介等机器生产主体”的多元主体结构。在多元主体参与的新闻场中,报刊有机体的异化带来了新闻真实实现中部分性与整体性的矛盾。社交媒体用户通过公众见证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机器生产主体则通过算法逻辑干预信息传播,新闻报道不再是职业权威的践行,而是“专业媒体—个体—组织—机器”之间的协商共造,即新闻真实的实现不再是报刊有机体内部的互动,而是一个松散的行动者网络内外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民众个体以及机器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专业性有待考量,其对信息真假的判断力较弱,“部分真实”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职业主体与民众个体以及机器主体之间配合度低、互补性差,“整体真实”面临挑战。

  第三,在媒介化背景下,报刊通过内在运动规律实现自我纠错的观点受到质疑。在后真相时代,新闻接收中情绪先行、事实靠后的特征冲击了客观性原则,“真相的自由市场”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单篇报道即可引爆公众情绪,形成强势的公众舆论,如新闻失实或存在偏向,单篇报道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在媒介化社会中,公众对新闻出错的容忍度非常低,“报刊”已然失去了通过自我纠正机制实现新闻真实的空间。

  报刊的有机运动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规律之一,若想实现其对当代新闻活动的指导,应在实践中予以优化。

  首先要处理好新闻时效性与真实性的关系。在涉及核心事实的纠纷报道中,媒体至少要找到三方面相互印证的信源,在前期、中期、后期的追踪报道中,有意识地、合理地引导社会舆论。

  其次要平衡好公众新闻参与与职业新闻生产的关系。媒介化社会需要“新”的规范性理论,解决多元主体新闻生产的问题,“新”理论的关键应是承认多样性,确立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同时,专业媒体应承担起自身责任,在多元行动者生产网络中充当关键节点,对民众、机器生产新闻做好事实核查、把关与引导工作,保障“部分真实”的实现,优化多元主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协作,形成一个具有普遍道德准则的、松散却有序的有机体,从而推动整体真实的实现。

  再次,协调好单篇报道与后续报道、连续报道的关系。在媒介化背景下,寄托于后文补充前文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单篇报道已经引发的社会问题,将纠纷事件中各方意见分开呈现的方式有待商榷。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协调好多篇报道间、单篇报道真实与整体真实间的关系,在良性的、动态的有机运动中揭示真相。

  (王阳 高仪阳/《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03)

  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思想方法与基本路径

  建构具有自主性、系统性、原创性、时代性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推进新闻传播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是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是把握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方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根本遵循。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知识体系建设全过程。

  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是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其学科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应在对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不断创新升华学科理论的同时,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观照。自主性体现为对中国实际问题的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实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也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起点。

  近代以来,西方新闻学、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欧美现代新闻业的发展相同步,主要是基于西方现代化实践的产物。20世纪初中国新闻学的兴起,一开始受到西方新闻学的影响,但在后来的具体历史实践中,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媒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学。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走出一条与西方知识体系不同的新路,是实践的必然、历史的必然。只有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及其新闻传播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真问题,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国概念,才能更好形成一套真正反映中国新闻传播思想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对未来中国新闻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也才能够为全球新闻学、传播学发展提供知识贡献。

  三是以学科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自主性、时代性的学科体系,一是要做好基础工作,对学科发展史展开系统研究,将学科史上的重要文献资料、口述史料、大事记等做好整理;二是要致力于解决当下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新闻传播专业设置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实际需要不是很匹配的问题,国际传播专业、数字出版专业等学科布局问题;三是要在学科评估体系、交叉学科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突出自主性,逐步探索中国自主的学科评价和建设体系,构建适应国家需求、以服务中国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体系。

  四是以学术体系建设为支撑。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支撑。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加强原创性学术体系建设,回应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方面,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中国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和思想积淀,都为原创性理论阐释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建设新闻传播学原创性学术体系,需要进一步建构起原创性的学术框架、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确立起新闻传播学的中国范式。

  五是以话语体系建设为突破。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具体路径看,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扩大知识的传播力、影响力。

  发挥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育人功能,加强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思想价值、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塑造,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打造中国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在教材建设上突出自主性、体系性、时代性,既注重知识表达的学理性,也注重话语体系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此外,除了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外,还应加强新闻传播学大众化、通俗化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媒介素养。

  (高晓虹 涂凌波 郑石/《光明日报》2022-11-04)

  智能化谣言如何治理

  当前,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驱动网络谣言加速向智能化网络谣言演化,并催生出面向特定个体群体或机构的定制化谣言,催生出逼真模拟与合成音视频内容的深度伪造谣言,以及催生出利用自动化程序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进行“谎言灌喷”等新型网络谣言内容与传播形态。对此,有必要加快完善智能化谣言治理的系统性建设。

  首先,夯实基础,补齐技术短板。针对具有高度拟真形态、裂变扩散能力、跨圈层穿透力的智能化谣言,现有谣言识别算法仍存在两个亟待补齐的短板。一是对文本形态之外的多媒体内容的检测能力较弱。二是谣言识别过程中精度与速度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谣言识别通常需要重复的信号才能达到足够的精度,往往只有在谣言开始传播并造成危害时才能准确识别谣言,若为避免谣言的负面影响而在信息发布初期开展检测评估,则可能因特征信号不足产生误判,妨害网络信息正常流动。

  二是协同共治,完善协作机制。一方面,提升全社会应对智能化谣言的技术能力,通过平台与平台之间、平台与科研机构之间在谣言识别、证伪、拦截等技术上的互鉴、合作与共同进步,既可有效推广应用既有技术成果,也能够为新技术的研发汇聚更多资源。另一方面,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事实核查网络,创设行之有效的事实核查多方合作机制与系统规范的事实核查机制,促进信息资源在政府、平台、媒体、专家、社会组织乃至民间志愿者之间有效流动,整合新闻媒体的权威查证、专家网络的知识资源、社会公众的分布式参与以及平台的广泛触达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治谣需求匹配程度和智能化谣言治理效率。

  三是正本清源,建立传播新秩序。深究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就会发现其往往是信息市场失衡和失序的结构性产物——如果人们感知可靠的信息供给量无法满足公众需求时,失实的、片面的但能够与社会心理相契合的谣言就拥有了生存和扩散的空间。也就是说,基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的立场,智能化谣言治理的最终目标不应只是谣言内容的删除、涉谣责任人的追责与真实信息的跟进,而应着眼于整体传播新秩序的建立,压缩甚至根除谣言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黄河/《学习时报》2022-11-11)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