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3年2月下)

2023-03-08 17:39:07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下   作者:

摘要:  媒体融合应深入人类社会和生活  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在新世纪以来一直在急剧变革,通过融合战略,它们的独立形态、碎片式架构,逐渐

  媒体融合应深入人类社会和生活

  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在新世纪以来一直在急剧变革,通过融合战略,它们的独立形态、碎片式架构,逐渐被消解、融汇成“媒介多元体”“媒介矩阵”。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广电媒体,均可以集纸质媒体、声音媒体和视觉媒体于一身,可读、可听、可看,媒体融合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形态到机制层面的整合。但是,融合还需要深入。深度融合是一种文化底蕴、内在逻辑的融合,其核心可以从“媒介化”入手。“媒介化”是将媒介信息转化为各种关系的中介化过程。从媒介向媒介化的变革,就意味着媒体不再是即时性消费品,它是一种基础设施;媒体不是静态的存在,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媒体流程不是一个闭环,而是一个开放的关系网络。

  首先,媒体是一种基础设施。传统媒体的观念,是视媒体为受众读、听、看的即时性消费品。而当我们将媒体当作基础设施时,它就是有长久功能的实在物,承载着源源不断的数据流——每日每时通过各种渠道采集的信息汇入其中,可以存储、调用、链接、分享、互动交流,可以通过标签化、结构化建立信息与信息、信息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节点化、多层次连接关系。媒体不是用过即弃的消费品,它能获得与时俱进的技术支持,能通过商业化机制使其中的数据永葆价值,能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选择。

  其次,媒体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联接物。传统媒体是单立门户、独立运营、线性存在的,如今它与各种数字平台和内容建立了一种可编程结构的连接关系,建立了可以获取和发送信息数据的实时流动空间。通过高效而无限的互联网,媒体将各种行为主体联接在一个网络结构之中。可编程的网络可以通过灵活和动态的连接方式,提供丰富而个性化的信息,建立高效而符合愿望的交流。无论是一个生物人,还是一个机器人,都可以通过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媒体平台,连接到广阔无垠的网络空间。

  再次,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关系网络。传统媒体是通过生产-分发-接受的闭环形态进行运作的,如今媒体变成了开放性的中介化过程,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零距离转换——他们甚至无需交流就能集产消者于一体。无论是成就卓著的 UGC,还是如今甚嚣尘上的 AIGC,都是开放关系带来的丰厚成果 ;无论是日常语境,还是办事方式,都因为开放的关系网络而使得媒介深度嵌入我们的认知、行为,弥漫于我们的日常经验和关系形态,延伸和拓展我们的人际化网络,形塑我们的观念和生活。

  如此,媒体不仅可以深度融入人类社会和生活,也尽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这样便可以常做常新。

  (陈昌凤/《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

  媒体融合共生的三度空间

  媒体融合跨界、跨域,就意味着要建构平台,树立平台思维和平台意识。在《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两次提到媒体融合的平台问题,一是“做大做强网络平台”,二是“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建设开放的网络平台是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和方向之一,但平台战略之于媒体不仅仅是媒体内的融合问题,而且要在媒体间、在跨域和跨界之间,在不同类型、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主体间协同、合作,需要有基于共生理论的思维共存、制度包容和文化认同。

  媒体融合上半场的“共生”,重心在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共同体;媒体深度融合的“共生”,重点在媒体平台化。不仅是传统媒体单元与新兴媒体单元的能量交换,更需要推动媒体的外部拓展,在媒体与技术、媒体机构和商业平台、主流媒体与政务新媒体、机构媒体与自媒体之间建立密切关系,构建共生生态系统,从共生走向共享、共创和共赢。媒体深度融合提出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很显然,这些关系的背后都关涉到融合共生的问题。深度融合的共生不单指媒体之间的共同生活、相互依存关系,更应指向跨文化、跨制度、跨平台的主体彼此间的共存关系。建立融合、协同、共生关系,需要在思维、制度、文化三度空间发力,思维空间做到传统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共存,制度空间做到新旧制度包容共济,文化空间做到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价值、个性化服务、数据驱动、产品流量,但在专业度、精致度、深度等方面有欠缺,而这恰恰是传统思维的优势。过去,多强调互联网思维,忽视了传统思维的价值和能量,导致互联网生态走向恶化,粗制庸俗、虚假不实的内容传播影响视听,碎片化内容和视频、各种表情包、异形符号妨碍深度阅读。思维并存是媒体融合共生的基础,传统思维需要真正融入互联网思维,践行互联网思维,培养网感、新媒体感;互联网思维也要尊重和欣赏传统思维,继承传统思维的优秀品质。

  制度的包容并济就是在建立不同制度基础上的共生规范。以传统媒体打造开放平台为例,更多的是加入方以一种依附的方式向平台方单向输出,这是一种偏利共生的模式,相互依存度相对较低,看不到制度层面的兼容并蓄。平台方的制度架构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输入方的持续、全面支持,未给予相应回报,加入方的制度设计也并非融入共生的理念,而是单纯的依附与共栖。相比较而言,商业机构的开放平台在维系共生层面突出共创和双赢,设计多种激励机制和优创计划为加入方创造效益和价值,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头条号、抖音号、快手号、知乎号等用户量达亿级的社交平台、互动平台。

  文化认同是共生发展的根本,也是长期共生的基因。最典型的是一些社交平台走进大众视线,逐步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同。如B站成立之初,深耕喜爱亚文化的年轻群体,但其之后举办的多次跨界活动,使其逐步向主流文化、传统文化靠近,在认同的过程中实现与整个互联网文化生态的共生。同时,主流文化也在逐步认同以B站为代表的网络文化,2018年9月,《人民日报》与B站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媒体融合公益基金,标志着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的融合共生有了新范式。

  融合强调一个意识主体,共生则意味着多个主体的平等相处。融合共生看似相悖,实则趋同。前者是建立在内部机制、内容、技术基础上的小融合,后者是建立在思维、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大融合。媒体深度融合正是要拥抱、建立这种共生、共创、共荣的大融合。

  (詹新惠/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1-19)

  2023年我国报业发展新趋势

  当今,网络技术创新助推传媒生态变革,使中国报业乃至整个传媒行业发展处于新的转型期。2023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中国报业如何在发展中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加适应用户多维需求?

  技术持续赋能,IP盘活资源

  区块链、数字孪生、物联网、5G、元宇宙等新技术催生了报纸形态创新,打破了平面二维视角,拓宽了我国报业的数字交互接口。一些报业集团紧随技术发展趋势纷纷将目光聚焦“元宇宙”,充分利用报业集团资源,探索与集团各媒体业务联动,实现全面数字化观念转型,以期提升媒体应用场景和品牌IP的融合。同时,一些报业集团有效盘活IP资源,赋能传统纸媒创新性发展新模式,提升自身运营效率。但报业集团在“元宇宙”所打造的媒体新赛道,应规避“新瓶装旧酒”,尤其不能一味追求新技术加持而忽略元宇宙变革的实质,以及新媒介用户的真正需求和信息偏好。

  紧抓主题报道,打造立体传播

  近年来,中国报业结合重大主题、理论宣传创新,进行实时热点舆情收集监测,优化内容生产力;拓展党媒与用户连接,抓牢效果追踪分析与用户需求痛点,提升报纸内容传播力。同时,不断优化内容传播服务体系,树立精品意识、原创意识,打造有质量、有温度、有关怀的新闻内容,实现与用户的信息共建共享。通过近年来的媒体融合发展,中国报业深耕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诸多垂直领域,逐步打造真正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渠道。媒体主要功能之一是舆论引导,因此,需要契合社会基层热点,把握民生舆情导向。一些报业集团完善“技术+人”的监控与引导体系,提升贴地服务效能,加速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突出“媒体+党建”“媒体+政务”“媒体+商务”等“媒体+N”功能,不断扩大媒体服务半径,既唱响主旋律又当好“服务员”。

  推进平台化建设,夯实社会治理云服务

  近年来,报业集团致力于推动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构建综合媒体平台,以实现连接用户数据、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目的,推动平台内容生产和传播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然而,报业媒体平台建设质量与指数级“复制”增长数量尚未实现完全匹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中国报业要打赢媒体融合攻防战下半场,就需打破传统“烟囱式”IT建设模式,以托管云平台、融合云平台等特殊云服务形态作为突破口,实现基本运维服务和安全服务,满足报业媒体融合建设诉求。总体来说,当前中央级、省级报业集团已初步完成自有平台建设,成为具备协调性质的公共服务者以及社会治理者,但一些地市级报社还需打破“模仿大于创新”的惯性思维,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借助融合云等形式,突破技术壁垒,真正做到匹配用户需求。

  创新传媒人才机制,激发全媒体生产效能

  相比体制革新的“大刀阔斧”,机制革新则更加“细水长流”。机制革新,人是关键,因此报业要转变人才观念,强化组织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依托人与观念的转变推进,立足国家整体发展布局和当前所处发展时期,把握并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革新人才观念,摒弃笼统看待全媒体人才的旧理念,将全媒体人才从层次、类别上加以细分。层次上,区分基层全媒体业务人才、中层全媒体管理人才以及上层全媒体决策人才,建立多级培训体系,形成“以老带新”梯队型培育模式。创新人才机制,需要制度创新。要丰富制度供给,划定底线标准,在不触碰红线的情况下,拓展边缘式制度创新。

  不断拓展报业业态,实现经营模式多元化

  市场化转型成为传统报业摆脱路径依赖,做强事业与产业双转型的基础。报业集团在市场化转型道路上呈现“马太效应”,部分中央级、省级报业单位非主营收入已远超主营收入,积极拓展农特、文旅、城市服务等领域。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在融合发展视野下,报业集团精确定位自身价值,充分实现三方合作,扩大产品和品牌影响力。

(曹月娟、许悦/《中国报业》2022年12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