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3年3月上)

2023-06-08 10:10:43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3月上   作者:

摘要:  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是个什么样的新物种  我把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概括成3句话:在目标定位上,深耕浙江、解读中国、影响世界;在战略考量

  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是个什么样的“新物种”

  我把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概括成3句话:在目标定位上,深耕浙江、解读中国、影响世界;在战略考量上,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流量说话;在战术打法上,自设议题、以快制快、纵贯三级。其背后,是重构话语体系、重塑宣传格局、重振队伍雄风。

  第一,突破“融”的屏障,构建聚合传播战斗群。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是一支传媒舰队。在这个作战序列中,船与船、舰与舰、单元与单元之间,不是机械的模式组合、简单的资源混合,而是一个资源优化重组的大舰队,是一支火力高效协同的战斗群,聚集全省各级各类新闻资源,产生出强大的传播势能。其中,潮新闻是主力战舰。

  有人说,重大新闻传播平台就是潮新闻。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拉低了平台打造的格局。潮新闻是战斗群中的旗舰,集成了舰队的核心战力。市县融媒体中心是战略单元。市县融媒体中心扎根基层、独立建制、灵活机动,既擅长在各自领域自主作战,又可以跟随舰队出海,为主力舰提供补给、抬升“吨位”,好新闻好作品源源不断通过潮新闻向外传播。优质内容是火力配置。平台制胜关键靠内容。一篇篇有影响力的文章,是全媒体舰群的导弹、火炮,靠它们轰开流量入场的“缺口”,把受众眼球聚拢起来,把平台影响力辐射出去。传播大脑是动力中枢。恰如整个舰队的技术底座和动力引擎,传播大脑以移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为平台提供数据支撑、算法赋能。

  第二,放大“新”的优势,挺进媒体变革主赛道。传媒领域的深刻变革,已根本性改变新闻媒体的竞争法则,谁的内容好、谁的效率高、谁的技术强、谁最尊重用户,谁就有可能站上传媒变革的风口,赢得主动、赢得人心、赢得未来。重大新闻传播平台之新,就在于理念之新、架构之新、模式之新,要打破思维的茧房,挣脱惯性的束缚,以守正创新引领媒体融合的蝶变升级。

  浙江新闻、天目新闻、小时新闻“三端合一”,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潮新闻引领的、全省101个市县媒体共通共建共融的新平台。现在,市县一百多个新闻客户端基本链接进来,要加快技术跟进、渠道打通、机制创新,让全省最有深度的文章、最有流量的新闻、最有特色的产品,第一时间呈现到大平台上,来到全国全世界的读者面前,着力构建以省级大平台统领,全省抱成团、对外一个端的融合传播新局面,让人看到“一样的新闻App,不一样的‘潮’”。要营造新生态。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场域,网络舆论场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空间。要推动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OGC(职业生产内容)等内容生产模式的广泛应用,建立相应的激励反馈、收益分成等机制,吸引更多平台用户、专业人士和普通个人,加入到内容创作生产上来,让最有思想的人获得最大的流量,让最有流量的产品实现最大的价值。

  第三,激发“潮”的动能,提升主流舆论穿透力。之江潮奔涌向前、永不停息、一浪更比一浪高,是浙江的鲜明标识、文化符号。今日之浙江,正奔跑在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新征程上,急需一支劈波斩浪、勇立潮头的“传媒舰队”。

  重大新闻传播平台要发时代先声、立改革潮头,提升主流舆论的战斗力、穿透力、凝聚力、变革力、表现力,争当优质内容的生产者、洞察时代的瞭望者、主流舆论的引领者。要掀起舆论浪潮。做强以内容战队为架构的生产模式,打响“潮声”品牌,持续推出深耕浙江的重磅文章、解读中国的深度报道、影响世界的权威发声,在移动互联网舆论场上发出时代最强音。要引领社会思潮。切热点、说人话、有态度,直面问题、亮出观点,用一件件直击人心、引人共鸣的新闻产品,拨开思想迷雾,引导舆论走向,以“一针见血”的敏锐,彰显“一锤定音”的作用。要涌动改革春潮。每一次“潮”起,都蕴含着深化改革的充沛能量。要重组传统主流媒体的组织结构,建立以阅读量、发稿量、评论量、转载量为重点的评价体系,把更多的资源、要素、力量投放到新型平台上来,广泛汇聚起向“融”而生的内驱力、创造力。

  (摘编自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在“重大新闻传播平台启动暨潮新闻上线仪式”上的讲话/澎湃新闻2023-02-18)

  中国应积极制定元宇宙技术标准和规则

  元宇宙构建了虚拟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让虚拟世界变成了平行宇宙。元宇宙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意识形态、网络主权等核心利益。它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产业生态,并成了一个增量市场,但我国的元宇宙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整体性规划。

  这一方面,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概念正在受到挑战。与试图确定谁“拥有”数据相比,更重要的是谁有权访问、控制和使用数据。我国需要主动开展元宇宙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避免出现成为元宇宙全球最大数据生产国,而其他国家主导全球元宇宙技术标准和规则的局面。

  畅通我国数字经济双循环,需要增强数据、算力等生产要素。只有构建中国自主可控的元宇宙技术标准体系,才有可能以安全的数据要素为核心,分享数据价值。因此,我国必须引领世界元宇宙科技发展前沿,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中国元宇宙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

  能够形成元宇宙应用的关键是构建可利用的基础技术和支付体系,以及各种元宇宙的应用。总的来说,就是要去中心化,构建“软硬件许可Web3.0”的元宇宙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基础技术、支付体系、典型应用,这应该是我国的元宇宙体系架构。

  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有深厚积累。在通信网络方面,我国在5G时代确立了全球主导地位。针对6G研发,“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形成了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完整6G研发体系。在算力算法方面,我国科研机构构建的算力网络可以支撑泛在互联的实时计算需求,实现通信、网络与计算的高度协同,实现去中心化和系统可控之间的平衡与转化,支撑国家内外双循环的大战略。

  在交互媒介与终端方面,我国AR/VR接入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脑机接口等相关技术方面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换道超车研究实现面向未来元宇宙需求的脑机接入解决方案。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就对虚拟现实有过展望,并起了一个很有“中国味”的名字——“灵境”,他指出“灵境”技术能“扩展人脑的知觉”,预见到人机深度结合将对人类社会带来深层变革。

  应该说,中国版Web3.0基座应该是感、通、算、控一体化。其预期是实现一套元宇宙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建设感、通、算、控管一体的信息基座,支持泛在环境精准感知、信息高效传输、协同高速计算、安全可信可管,支撑数字健康医疗、虚拟测试等典型场景。

  总的来讲,我国的元宇宙发展,需要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重大应用三个部分上着力发展,需要制定构建详细的技术发展路线与技术底座体系。只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形成真正的消费元宇宙和产业元宇宙。

  (张平/《光明日报》2023-02-02第16版)

  用“再框架化”破解西方对华叙事战

  近日,欧盟对外事务部发表报告,渲染俄中有意“操弄欧洲舆论”,称两国的合作将对欧洲安全“形成威胁”。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还在致辞中宣称俄中正在展开“叙事之战”,通过操纵资讯来试图影响舆论。美国一些媒体和智库也一再鼓噪,中国正在利用“深度伪造”等技术,打造虚拟主播进行所谓“欺骗性宣传”。种种迹象表明,美西方正在对中国发动新一轮舆论攻势,并演化成为一场“叙事战”和“认知战”。这场“战役”有组织、成规模、有目标,由政客、媒体与智库相互唱和,对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构成新的挑战。

  长期来看,不论是近期热点,还是以往炒作,美西方主导的“叙事战”的基本内核与“元叙事”始终不变。从本质上理解,叙事是一种认知框架,涉及传播主体对特定议题的阐释、判断与态度,最终在话语叙述层面形成论述,并通过传播渠道塑造公众认知与舆论走向。近年来美西方的一些媒体和智库试图将中国政府歪曲为“利维坦”式的负面形象,在“中国威胁论”的基调上,刻意制造东西方之间“专制与民主”的二元对立与认知冲突,反复强化“无论中国做什么都是错的”的“洗脑式”叙事框架,以配合华盛顿打压、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从应对策略的角度而言,遭遇美西方舆论的无端指摘、无稽之谈,我们应做到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破除话语壁垒,避免硬碰硬、打口水仗,陷入对方的话语圈套与逻辑陷阱之中。要真正占据国际舆论场主动权和叙事战的先机,则应以战略传播思维统合各方力量,构建和传播自主叙事体系。

  在国际传播的信息与受众层面,应做到叙事内容的多层次化与叙事对象的明晰化。面对美西方叙事框架试图打造的“刻板印象”,中国自主叙事创新须引入“再框架化”的思维,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切入点,讲好中国共产党人心怀天下的故事,讲好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革故鼎新的故事,讲好普通中国人踔厉奋发的故事,这将极大丰富中国叙事的内涵与层次,提升文化接近性。同时,要有鲜明的受众意识,以“一群一策”的精准传播理念用海外受众听得懂、愿意听的叙事逻辑传播中国声音,以期达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共情效应的最大化。

  在国际传播的渠道与效果方面,可实现叙事平台的自主构建与叙事效能的提升。在西方把持的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平台,中国声音往往“有理传不开”,因此以“平台化意识”来建设更透明、公开、公正的传播渠道至关重要。抵御美西方散布的谬讯,不仅要利用现有社交媒体平台更多使用活泼的镜头语言和临场感讲好多元化的内容,而且需要打造“讲得出、听得到、传得开”的数字平台。叙事效能也应“更上层楼”,一方面,加强对国际传播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则以能力建设为要,培养真正懂传播、擅叙事的国际传播人才,积极吸纳民间力量,尤其是那些在不同文化之间穿梭自如的“第三文化人”,或者具有亲和力、可以用双语自如表达的Z世代。

  此外,还应该高度重视前沿科技对自主叙事体系构建的加持作用。智媒时代已经到来,基于语料库与大数据的聊天机器人或将参与到新闻生产流程之中。一方面,要加强防范自动生成内容与虚假信息的泛滥,强化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叙事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扶持本土互联网机构开发“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平台”(AIGC),秉持“技术向善”的基本原则,借助新科技打开“叙事突破口”,形成用户与内容的连接,培育圈层社群,提升传播效能,在国际传播与自主叙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向世界“智能化”言说中国、传播中国,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助力赋能。

  (史安斌、朱泓宇/《环球时报》2023-02-15)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3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