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3年7月上)

2023-07-07 16:53:49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   作者:

摘要: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坚持守正创新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时代之问。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构建和发展问题,不只是一个学科之问学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坚持守正创新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时代之问”。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构建和发展问题,不只是一个“学科之问”“学术之问”,归根结底,是“时代之问”。一代之学问,有一代之特色,更有一代之使命,新闻学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大学问,必须与时俱进,走在前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支柱学科,一方面,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重视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人类学术思想贡献中国智慧,重视真理性。这两点便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支柱学科建设所面临的“时代之问”。我们做学术研究,需要的从来都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相结合,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服务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服务于社会历史的发展,服务于人类认识的深化。新闻传播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也是为人类探索真相、真谛、真理的工作,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不只是要做出多少课题研究,形成多少理论文章,更重要是为国家民族固根固本、立心立魂,回应“时代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些都是新闻传播学的时代问题。对内如何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对外如何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学科自身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便是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所面临的“时代之问”。我们立足中国实践,洞察世界前沿,开拓具有中国精神、中国学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学术阵地,回应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时代之问”。

  第二个关键词:“变革”。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闻传播成为创新求变的竞争力,我们的学科发展也当以现实为镜,适时适当更新理论范式,调整研究内容,以求历史主动。第一,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深入挖掘科学理论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融汇贯通,作为我们理论研究的“定盘星”和“灵魂”;第二,要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要善于总结当代新闻实践特色,从实践中找经验、找理论、找问题、找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第三,要以科学的态度追求科学,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是学科学术的大变革,要秉持科学的态度,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肃严谨,实事求是做学问;第四,要推动学科体系和学术范式的革新发展,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攻坚打硬仗,创立学派本身就是艰苦的斗争过程。

  第三个关键词:“坚守”。新闻学科的发展需要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有所变革,同样也需要在科学规律和成功经验方向有所坚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对于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来说,需要坚守什么呢?首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动摇,这是我们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根基所在。其次,要坚守属于我们新闻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和情怀。使命简要说是四项:科学真理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大情怀”简要说是五点:真理情怀(科学态度)、职业情怀(责任道德)、家国情怀(国家民族)、人文情怀(关怀民生)、人类情怀(人类命运)。再者,要坚守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拿出真学问、取得真成果。讲特色更要讲真理,讲中国更要观照世界,要经得起历史、人类的检验。

  (柳斌杰/微信公众号“清华传媒评论” 2023-05-29)

  媒体深融既要“四手联弹”又能“握指成拳”

  如何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以融合力壮大主流阵地影响力,是新型主流媒体共同面对的一道必答题。解答这一时代命题的关键,就是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辩证法,既擅“四手联弹”、统筹协调,又能“握指成拳”、凝聚合力。具体来说,要充分认识、准确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守正创新,把握好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的关系。具有政治和传播双重属性的新闻媒体,以政治属性统领传播属性,以传播属性实现政治属性,共同画好“最大同心圆”,是守正创新题中应有之义。片面强调传播属性而忽视政治属性,媒体融合就会迷失方向,成为“无舵之舟”;只强调政治属性而不重视传播属性、不遵循传播规律、不创新传播理念与实践,新闻传播就会成为“自说自话”,党和政府的声音就难以传得开、传得远。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把牢“党媒姓党”的“定盘星”,用好“创新传播”的“放大器”,才能让舆论宣传的正能量更强劲、正向指引更鲜明。

  一体发展,把握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部分媒体在融合发展实践中陷入僵化思维,或犹疑观望,或厚此薄彼,或简单嫁接,没有实现真正融合。媒体融合的核心要义,在于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渠道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元生成、立体传播的现代传播体系,积极推动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运营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型重塑,推动媒体融合向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发展。

  双轮驱动,把握好内容为王与技术支撑的关系。既要始终抓住内容这个根本,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又要以技术为内容生产赋能,通过个性化生产、精准化生产、多样化呈现、智能化推送,更好地提高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要把内容与技术的结合点放在“人”上,以内容生产的高度、深度、温度去感染人、启迪人,以技术支撑的便捷、灵活、精准去吸引人、服务人。保持内容的定力与魅力,发扬技术的敏感与前瞻,两者相互支撑、相互融合,才能行稳致远,占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舆论引领,把握好信息流量与价值含量的关系。片面重视信息流量,为提高点击率而不择手段,或者片面重视价值含量,盲目追求“高大上”,都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思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应善于以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流向,既讲点击率又讲到达率,既满足用户又引领用户,既满足需求又创造需求,加快构建稳定、可互动、可共创的传受价值关系,利用数据、借力互联、发力智能,扩大影响力版图。

  锻造“四力”,把握好全媒型与专家型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全”,引导编辑记者从纸媒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维,在提升全媒体素养中实现观念更新、手段翻新、技术创新;一方面着眼“专”,深耕垂直领域,培塑一批术业有专攻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不能成为“孤家”,应通过科学分工、统筹指挥、团队合作,让专家型记者、扁平化小团队与集团大平台美美与共。要立足长远,着眼实战,构建融媒“人才矩阵”,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蓄足“源头活水”。

  实践证明,媒体深度融合必须善于运用辩证法,抓住内容创新这个根本,把握好时度效,从拼海量向拼质量转变、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让主力军在主阵地上激情纵笔,不断书写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华章。

  (双传学/《传媒观察》2023年第S1期)

  智媒时代网络舆论的治理之思

  智媒时代,深刻改变着网络舆情的生成模式与传播机制。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传媒业带来新变革,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崭新特征。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而是融合了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多种元素,呈现出“多模态融合”的特征。

  在智媒时代,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已经从单纯的语义逻辑文字表达转变为注重情感沉浸式的传播方式,其在网络舆情传播中愈发占据显著地位。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情感传播主要有以下两种手段。

  一是“情感计算”助推网络舆情信息的情绪渗透。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通过情感计算的感知、识别、模拟和影响四个环节,网络信息得以“声情并茂”地渗透到个体受众。智媒时代下民众更乐于接收高情感浓度的信息,这给互联网中的“情绪型舆情”传播提供了摇篮。

  二是“虚拟在场”诱发网络舆情的情感共振。VR、AR、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使原本被舍弃的情感性、关系性要素得以重现,网络舆情也以全景图片、视频直播以及3D影像的方式开展立体化、具象化的传播。

  智媒背景下网络舆情呈现出多点生成、共时传播、无序扩散等新特征,使得舆情治理主体的处置窗口期越来越狭窄,因此以“舆情监测”为主要手段的事后治理已经呈现出局限性和滞后性,无法适应当前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对此,治理主体应以“预见性”思维为指导,将治理重心从“舆情监测”转移到“舆情预警”,以达到有效前置治理。

  舆情的生成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某一社会舆情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积累了巨大的冲突能量。以“舆情预警”为核心的前置治理模式,是对那些还未得到充分关注的舆情事件进行预测性分析,从中洞察其潜在的“冲突势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地减少社会风险。

  技术逻辑对网络舆情演变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它对网络舆情治理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当前急需攻克的难题是,加强对舆情行业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舆情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生态的复杂性将得到全面提升,因此,需要全面谋划、多元协同统筹地开展舆情治理工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力军在于党政及事业机构与主流媒体单位,但在重大舆情危机处置中,仅靠这些有限主体力量常常难以为继,其处置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在构建高效多元协同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与机制的过程中,如何在“利益相关者”框架内有效地调动和引导科技商业公司、社会组织、专家智库以及社会民众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将成为未来实践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而全面地重塑着舆情产生和扩散的主体格局,时空场域和呈现样态,这一进程带来舆情真假难辨,舆情时空无序和舆情释义之困等诸多困局。在智能媒体的环境中,为有效破解上述问题,应在做好舆情预警、加快技术研发,动员人才参与下积极进行舆情治理的创新实践。

  (马雅虹/光明网2023-05-30)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