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语文诊所 > 正文

“随遇而安”“掷地有声”“不修边幅”

2019-03-15 15:05:39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下   作者:赵丕杰

摘要:  随遇而安不等于  顺其自然随心所欲  随遇而安意思是不管处在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遇:境遇;安:安然自得)。语见《孟子?

  “随遇而安”不等于

  “顺其自然”“随心所欲”

  “随遇而安”意思是不管处在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遇:境遇;安:安然自得)。语见《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宋?朱熹集注:“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于外,不以富贵而有动于中,随遇而安,无预于己,所性分定故也。”例如宋?吕颐浩《与姚廷辉书》:“衣食之分,各有厚薄,随遇而安可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十四回:“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不如随遇而安,不贪利,不图名,不为非,不作孽,不失自来的性情,领些现在的机缘,倒也是个神仙境界。”邓友梅《烟壶》十三:“他有求精致爱讲求的一面,可也有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一面。”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六章:“她随遇而安,能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她理解丈夫的事业,她觉得世界上一切干大事业的人,都不是终日只知卿卿我我的人。”

  使用“随遇而安”要防止同“顺其自然”和“随心所欲”混为一谈。“顺其自然”是说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不加干预,发展成什么样是什么样。例如朱光潜《经典常谈?诸子第十》:“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不齐是自然的。一切但须顺其自然,所有的分别,所有的标准,都是不必要的。”“顺其自然”强调对将来发展的结果不加干预,“随遇而安”强调对已经面临的遭遇能够适应,二者区别明显,不容混淆。请看例句:

  1.与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不同,今天的美国人口生育政策基本上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美国不直接干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北京青年报》,2015年11月2日)

  2.20年前我做什么事都有目标,现在没有了,因为我发现光有目标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随遇而安吧,写到哪里算哪里。(《新闻午报》,2007年12月3日)

  3.得奖后,我的工作比以前多了,接的戏质量也比以前好。随遇而安,有好电影就拍,没有就拍电视剧、排戏剧。不拘泥于哪种形式,就看角色怎么样。(《京华时报》,2012年12月6日)

  4.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自己都在“随遇而安”,缘分到了自然就会出现,所以自己要做的就是现在努力地工作,认真地生活,静下心来等待便可以了。(央广网,2012年8月27日)

  例1是说对于人口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不加干预;例2是说对今后的工作不设置目标,“写到哪里算哪里”;例3是说对今后拍戏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角色合适,拍什么都行;例4是说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不刻意追求,“缘分到了自然就会出现”:说的都是对未来的发展不加干预,而不是对已经遇到的困难能够适应,显然都不能说“随遇而安”,应该改用“顺其自然”。例1已经用了“顺其自然”,删掉“随遇而安”就可以了。

  “随心所欲”的意思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例如唐弢《“编辑”三事》:“编辑不能随心所欲地吹捧一个作家,就像他无权利用地位压制一个作家一样……”“随心所欲”强调的是自己任意行事,不受外界影响,“随遇而安”强调的是外界对自己的任何影响,自己都能适应, 二者同样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请看例句:

  5.我在家平时生活当中愿怎么着怎么着,随遇而安。(央广网,2016年8月2日)

  6.一个人去旅行更加自由,没有牵绊……你可以停停走走随遇而安,而不需要理会别人的意见。(新华网,2016年8月29日)

  7.10年前,在奥林匹克广场举行的一次房车展上,(张志武老人)第一次见到了房车,就被这个可以拉着家到处跑的车吸引住了,梦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开着这样的车“随遇而安”。(《大连晚报》,2010年9月13日)

  例5是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例6是说自己在旅游时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例7是说自己开着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显然不能说“随遇而安”,应该改说“随心所欲”。

  8.如果对设计有了解,那你一定对“沈雷”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一个行走于内外之间的艺术者,一个随遇而安的挑剔者,是中国设计界绕不过去的存在。(中国网,2016年5月5日)

  9.在老一辈鉴定家相继离世后,书画鉴定处于随遇而安的局面。(《中国文化报》,2014年3月1日)

  至于最后两例,什么叫“随遇而安的挑剔者”,“随遇而安的局面”又是什么局面,实在百思不得其解,看来纯属滥用了。

  不要扩大

  “掷地有声”的使用范围

  “掷地有声”的意思是扔到地上有铿锵之声。原形容作品文辞优美,声韵铿锵,后也形容文章或话语气势豪迈,坚定有力。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例如清?沈德潜编《清诗別裁集?蔡琬》:“诗集无可觅,于选本中录取四章,皆掷地有声者。”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五十五:“德公究竟是大手笔,出手不凡,这篇发言稿真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柳建伟《英雄时代》二十九章:“这番话说得不亢不卑,掷地有声。”“掷地有声”不难理解也不难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条成只能形容文章或话语,不要随意扩大它的使用范围。请看误用的例子:

  1.全会强调,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掷地有声、落地生根。(《新疆日报》,2018年5月6日)

  2.从加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到开展PM2.5整治工作,一系列掷地有声的举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网,2018年5月23日)

  3.从酒质、价格到渠道、陈列再到促销、品鉴,酱香酒人用掷地有声的良心和信誉,换万千家庭餐桌上喜乐融融的浅浅一酌。(人民网,2017年12月29日)

  4.面对人生的抉择,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掷地有声的科研梦想告诉他必须继续前行。(人民网,2018年4月20日)

  5.唯有如此……对那些动辄诋毁英烈名誉权的始作俑者才能真正形成威慑,英烈名誉权的依法保护才能真正掷地有声。(《法制日报》,2018年4月4日)

  6.伟大的战役往往离不开高屋建瓴的战略谋划,更少不了掷地有声的贯彻执行。(人民网,2017年10月13日)

  7.《西游记女儿国》在宣传推广方面步步为营,一举一动均能做到掷地有声。(环球网,2017年11月8日)

  “掷地有声”在例1-4中,形容的分别是“任务”“举措”“良心和信誉”以及“科研梦想”,都是抽象事物;在例5-7中,形容的分别是“依法保护”“贯彻执行”和“一举一动”,都是动作行为:显然都超出了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

  8.我们要把“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做得掷地有声,把“绿城”“水城”“古城”做得更出神,把“一生之城”推到新的高度。(人民网,2018年2月7日)

  9.召开重点提案督办推进会,旨在对提案办理再加力度,再添措施,再明任务,抓好落实,真正把提案办得掷地有声,让群众的愿望通过政府的努力成为现实。(《人民政协报》,2012年8月7日)

  10.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盯紧薄弱,实实在在地干、脚踏实地地干、不掺水分地干、掷地有声地干。(央广网,2016年2月27日)

  以上三例,“掷地有声”分别充当动词“做”“办”的补语、动词“干”的状语,错得更加离谱了。

  “不修边幅”的两种误用

  “不修边幅”的意思是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语见《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例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靸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邹韬奋《患难余生记》二章:“不修边幅,常发蓬蓬而衣褴褛。”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四章:“搞美术的人不修边幅,衣着随便,色彩古怪,头巾和帽子,更是花样百出。”理解和使用这条成语,要注意两点:

  一,所谓“边幅”,就是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例如《南史·颜协传》:“协家虽贫素,而修饰边幅,非车马未尝出游。”《周书·王罴传》:“罴性俭率,不事边幅。”所以“不修边幅”就是不讲究穿着,不注意修饰。因此这条成语通常直接充当谓语,前后都不需要再加“衣着”“打扮”“外表”之类的词语,否则就叠床架屋,语义重复了。请看例句:

  1.他衣着上不修边幅,乘兴时侃侃而谈,兴去后默然无语。(《人民日报》,2016年5月24日)

  2.别看他外表不修边幅,可他经营的这家公司去年的营业额却已达到60多万元。(新华网,2014年5月22日)

  3.春节刚过,这一天店里走进了一位打扮不修边幅看上去像“流浪汉”的中年男人……(《兰州日报》,2016年3月3日)

  4.他以“布鞋”出名……生活上“不修边幅”,似乎更能映衬沉心实干的治学态度。(《齐鲁晚报》,2015年1月12日)

  5.他……蓄着凌乱的胡须、留着不修边幅的发际线,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大框眼镜,一身“寒酸相”。(国际在线,2014年7月23日)

  6.片中的“精灵王子”看似邋遢的造型中夹杂着一份犀利、不修边幅的长发和亦正亦邪的眼神都散发着布鲁姆全新的表演风格。(新华网,2017年9月22日)

  前四例“不修边幅”前面分别加了“衣着上”“外表”“打扮”“生活上”,后两例“不修边幅”后面分别加了“发际线”“长发”,显然都应该删掉。

  二,“不修边幅”只能形容人不讲究穿戴,不注意修饰,使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请看误用的例子:

  7.潘家园古玩贩子,身材肥硕但身手矫健,对古墓有着极为丰富的研究。与吴邪、张起灵合称铁三角,虽说话不修边幅,但观察细致。(齐鲁网,2015年7月11日)

  8.正是这么一家不修边幅的书店,却满足了你对欧洲小书店的所有想象,哪怕略带着点潮湿的书香,昏暗的灯光,都丝毫不影响爱书人对它的推崇与敬仰。(《北京商报》,2013年7月11日)

  9.书房里淳朴的原木家具,线条简单且不修边幅,简洁有力地传递出田园风格的意象。(央广网,2014年2月20日)

  例7用来形容说话粗俗,已经超出了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例8用来形容“书店”,例9用来形容“家具”,就更加离谱了。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