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首页>国际媒介 > 正文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办刊启示

2016-08-01 00:50:3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下   作者:韩国良

摘要:  近年来,面临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压力,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深入了解高水平学术期刊

  近年来,面临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压力,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深入了解高水平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建设方面的经验,能够对国内办刊提供有益的借鉴。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质量建设特点

  1.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的主编多是优秀的学者,制订期刊使命和战略,指导期刊的学科重点,建立和维护期刊评价过程的高标准。多数专职编辑来自国际知名大学,有很高的学术素养、专业背景和渊博的知识,能把控论文质量,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重视作者投稿,约稿组稿成为常态。作者最关注的是期刊声誉、发表时滞和读者群这3个属性,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都很重视这3个属性,并采取措施吸引优质稿源。高水平学术期刊针对优质稿源向优秀的学者及其团队组稿约稿成为常态。

  3.严格稿件录用标准,稿件评审过程严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所录稿件须是领域最近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创新性、清晰性的结论。审稿要求秉承公正客观的原则,严谨的评审过程是稿件质量的最重要保障。专家从观点的清晰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等方面考察论文,优先考虑创新性,不看重作者的身份、职务。

  4.坚持同行评议制度,保持高水平评议质量。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通常由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同行评议团队判断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否可信、重要和有创新。此外,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还要求审稿人把最新学术前沿方向和热点推荐给编辑部,然后由编辑根据办刊需要向前沿和热点专家约稿。

  5.出版特刊或专辑。特刊一方面可以对已经研究过的某个方向和课题做出总结和结论,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新的研究方向与课题,通过对新研究方向和课题的宣传和推广,有效地在短期内扩大刊物知名度,提高刊物影响力。顶级刊物《Chemical Review》每年刊发的专辑高达5~6期。

  6.防治学术不端及检测。重复发表、自我抄袭、随意摘用和造假等种种学术不端的存在,对科学研究产生不良影响。采用检测工具是防止学术不端通用的方法,但学者自律和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才能杜绝学术不端现象。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提高学术影响力的策略

  1.组合运用传播策略,提升传播能力和效果。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都会组合地运用各种策略对期刊进行宣传,及时有效地将高质量内容传播出去。通过设计良好的传播策略,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采取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高效的传播工具,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

  2.数字出版与传播成为主流。根据出版与传播方式的演化,学术期刊出版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980年代前的纸质印本阶段:学术论文以纸质期刊形式传播、通过图书馆检索和获取;(2)1980~2010年代的数字图书馆阶段:学术期刊论文传播通过纸质和数字化形式同时并存传播、通过数据库设计的搜索引擎检索和获取;(3)2010年后至今的数字服务平台阶段:期刊通过应用程序接口以数字化广泛传播,同时纸质传播萎缩,通过网络发现和获取。现今的数字服务平台已不单单可以进行论文浏览,还实现了数据和文献的链接以及音像资料的多媒体展示与互动。服务平台成为推动期刊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为期刊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①

  3.开放获取是推动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开放获取顺应了方便、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的需求,易于读者引用、阅读、检索,加快了期刊论文传播速度和广度、增强了期刊的影响力。《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开放获取论文被浏览的次数是非开放获取论文的2.5倍。荷兰国际化多媒体出版集团Elsevier已有2200多种期刊采取了开放获取。

  4.推动学术期刊集群出版。在数字化时代,没有规模就没有价值,更不会有影响力。当今期刊的发展越来越倚重刊群的建设,通过刊群积聚资源,积聚价值和影响力。期刊集群化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成为期刊做大做强的重要策略,纵观国际主要出版商的市场化运作,Elsevier收购了Pergamon、Academic Press等多个知名出版社增加其学术期刊数量。Springer收购相关领域知名出版社,形成了集成优势。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1.重视期刊的营销。期刊营销的终极目标是保住客户,鼓励作者投稿,保证高质量的稿源,让客户、读者得到物超所值的期刊。营销团队要制定符合期刊目标的营销计划吸引作者和读者,增加期刊的传播量和国际覆盖范围,维护和发展期刊的全球显示度,同时探索多种商业模式和提供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在信息及知识获取方面的不同需求。Cell出版社也探索数字出版模式和多种商业模式,至2014年,来自网络营销的收入增加了100%以上。

  2.重视知识分析平台和工具的开发与利用。大数据时代,实现从海量信息到知识摄取的转化必须借助于各种知识分析工具。要通过期刊层面和论文层面的计量分析、语义分析和文献链接等多种知识工具的开发,加强期刊论文和影响力之间关系的揭示与分析,并挖掘与利用这种关系反馈期刊内容。Elsevier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引文索引分析平台Scopus,其中收录了20000多种期刊,已有数百万条记录,每年供超过千万的科研人员登录、浏览和下载。②

  3.坚持正确的期刊评价导向。期刊的评价通常利用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用来判断一个期刊的平均引用频次,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最好指标,但影响因子高论文学术质量不一定高。因此,对期刊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将论文质量评价等同于期刊质量评价,有学者提出建立国际性期刊新的评价标准为:质量占比25%,被数据库收录占比20%,风格和版式占比20%,开放获取占比15%,具有DOI和ISSN号占比10%,编委会国际化占比5%,出版伦理占比5%。③

  4.有应对国际化出版潮流和本土期刊的发展策略。从维护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角度而言,母语对科学研究发展的影响重大,母语论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处理好保护母语期刊与培育国际化期刊的关系。在重视出版英文期刊走国际化战略、大力支持创办更多高水平英文期刊的同时,也要重视本土语种学术期刊的保护,并将本土期刊建设作为国家文化战略来看待。

  结  语

  学术期刊的出版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集群化、知识化、可视化和语义化等压力与挑战。④办好期刊有三大要素:一是期刊的质量,二是期刊的营销,三是期刊的发行。高水平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根本,优化编辑和出版流程,吸引更多的一流学者参与办刊、提高审稿质量、加快出版速度,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加强质量的同时,学术期刊应引入和加强技术的应用,推动开放获取出版和优先出版,推动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注释:

  ①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及相关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第5期

  ②刘兴平 初景利 马时等:《日本和韩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第6期

  ③刘兴平 初景利 张建国等:《欧洲三国科技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建设的特点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第1期

  ④石应江 齐国翠:《Science的办刊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第11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期刊社)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