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及规避
2019-01-03 12:38:1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中 作者:金霞
摘要: 国内移动大数据服务商的报告显示,2018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各细分行业网民总使用时长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其中短视频增长高达521 8%,
国内移动大数据服务商的报告显示,2018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各细分行业网民总使用时长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其中短视频增长高达521.8%,用户每天花在观看短视频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①短视频的火热,也直接推动了短视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
短视频新闻,是指PGC或者UGC利用短视频的模式制作和传播的新闻。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获得新生的一大契机。传统媒体纷纷转战短视频新闻,主打新闻资讯的短视频平台相继出现,并有急速增长的趋势。如界面新闻上线短视频品牌“箭厂”,新京报联手腾讯推出“我们”等。②但是,短视频新闻和其他类型的自媒体新闻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伦理失范现象。
短视频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表现
短视频新闻时长大多控制在1分钟之内,但是其提供的信息量比相同时间单位的文字和图片新闻要丰富得多,符合当前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故发展速度迅猛。短视频新闻属于新闻传播的新范式,除了涵盖传统新闻既有的伦理失范表现之外,也呈现一些新特点:
1.随着信息技术和设备普及,制作短视频新闻的技术含量降低,发布假新闻的成本降低,导致部分UGC随意制作和发布虚假新闻来博取受众关注。2018年5月16日,抖音播出一段陕西汉中出现“黑导游”宰客的视频。这一短视频新闻立刻被各大自媒体平台疯狂转载。17日,陕西省汉中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汉中发布”发布通报称:“该新闻属于故意摆拍,是一家4S店的员工的内部娱乐行为,视频内容严重失实,望广大网友和媒体平台不要再转发传播该虚假视频信息。” ③这是典型的故意制造的虚假短视频新闻。
2.短视频新闻中新闻报道直观性增强的同时,也更容易侵犯新闻当事人的隐私。2018年5月11日,澎拜新闻发布“大学教授辱骂机场地勤”的短视频新闻,称一名大学教授因为晚点不能登机辱骂地勤人员。该视频中并未对教授做出隐私保护措施,导致教授立刻被网友搜索出为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师,很多网友在网上对该教授进行了言语激烈的人身攻击。传统新闻时代,对于新闻当事人隐私保护有较成熟的模式,短视频新闻由于刚起步,当事人隐私保护措施尚不完备,侵犯隐私的行为较频繁。
3.短视频新闻的传播速度和社交功能大大增强,部分“断章取义”的短视频新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容易诱导错误的网络舆情。如“大学教授辱骂机场地勤”的短视频新闻中,地勤人员的话语声被屏蔽,只能听到、看到教授辱骂地勤人员。后经媒体采访教授发现,短视频新闻中的画面只是事件的一部分,有断章取义之嫌,地勤人员辱骂教授在先,才导致后续事件的发生,两人的矛盾激化。④该短视频新闻对于新闻事实报道不够客观,激化了事件矛盾,最终导致错误的网络舆情大肆扩散。
受传统的“眼见为实”的观念的影响,受众对短视频新闻信任度较高,且短视频新闻转发便捷,一旦出现伦理失范现象,更容易引发错误的网络舆情,对整个社会舆论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需要采取措施积极规避。
短视频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1.部分短视频新闻的制作者和发布者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为博取流量和吸引眼球故意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摆拍或者合成视频内容,制作和传播虚假短视频新闻。
2.新闻的发布者为了获取更高的舆情关注度,对视频画面进行剪辑,制造新闻“热点”,以期获得受众的大量转发并引发舆情。如2016年3月23日,一段时长为17秒的冠以“大妈碰瓷玩具车”的短视频新闻被大量转发,画面中老人摔倒在玩具车旁,并声称骨折。新闻出现后,舆情纷纷指责老人不道德。25日,央视对该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报道。事实是,视频中的老人确实被小孩的玩具车撞倒,并导致小臂桡骨骨折,并无碰瓷一事。⑤该短视频新闻的发布者故意将普通的新闻事件进行剪辑,制造渲染出“热点新闻”,引发错误舆情。
3.短视频新闻发布门槛低,发布平台对于视频内容的监管和审核不到位。短视频新闻内容的监管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新闻,难度加大。文字新闻的发布可以通过设置敏感字词过滤进行审核,短视频新闻是视频、画面、解说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模式,对其内容的甄别、新闻价值的审核明显难于文字和图片新闻,而目前短视频新闻发布平台对于短视频的新闻内容的监管和审核能力明显不足。
短视频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现象的规避及应对
“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和传播领域的扩展,在促进传媒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更多的传播伦理失范问题。”⑥对短视频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规避和应对,需要从技术层面、媒介素养提升层面、法制建设层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短视频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1.技术层面上,需要提升短视频发布平台对视频内容的审核和监控技术,增强对虚假、恶意短视频的甄别技术,从传播源头阻击虚假、失实短视频新闻。如Facebook就利用AI来打击假新闻、谷歌利用AI来检测Google Play商店的恶意应用。抖音官方表示,目前已经升级了机器模型,提升了识别能力,将更加有效地过滤虚假、失实的短视频新闻。⑦
2.媒介素养层面上,提高互联网新闻发布平台的准入门槛,将传统媒体的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普及到网络媒体。2014年10月,国家网信办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我国将新闻网站采编人员正式纳入统一管理,这是提升新闻发布平台从业人员媒介素养、强化持证上岗的重要举措。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于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范围,尤其是短视频新闻发布网站。
3.法制建设层面上,大力推进网络实名制,同时加大对于发布虚假短视频新闻的惩治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规发布者依法追责。2015年3月1日,《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对个人在网络发布信息的账号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实施。实名制可以对网民的在网行为形成巨大约束,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行将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制约。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追究制造虚假短视频新闻发布者的法律责任,这是规避短视频新闻各种伦理失范现象的最有效手段。
短视频新闻即将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主流模式,正确认识其在传播中的伦理失范表现、危害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规避,是保障短视频新闻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新闻传播模式积极转型的有力保证。
【本文为201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媒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路径研究”(编号:2016472)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张小洁:《短视频应着眼“长竞争”》,《经济参考报》, 2018年5月15日
②孙涛:《脱缰的短视频》,《三秦都市报》,2018年5月14日
③祖北辰:《网传陕西出现“黑导游”嚣张宰客?官方辟谣:系恶搞视频》,上观新闻,2018年5月17日
④《大学教授辱骂地勤 真相披露 剧情反转》, 北晚新视觉, www.takefoto.cn, 2018年5月17日
⑤《大妈碰瓷玩具车,真相:不是碰瓷!真的骨折》,南方网, www.southcn.com,2016年3月24日
⑥靖鸣 娄翠:《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出版广角》,2018年第1期
⑦张帆:《抖音利用AI+人工审核方式打击假货账号》,腾讯网, www.qq.com,2018年3月18日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系)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