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善恶之辩:智能时代影像新闻的内容生产

2020-12-08 17:12:59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上   作者:姜博 刘子潇

摘要:  影像新闻,即指以影像为主要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新闻报道形式。智能时代,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普及从时间的组接维度重塑了新闻视频素材的衔

  影像新闻,即指以影像为主要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新闻报道形式。智能时代,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普及从时间的组接维度重塑了新闻视频素材的衔接。同时,AR及VR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影像新闻的制作与呈现提供了全新思路,其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影像叙事使得制作者对于信息的抓取与操作空间增大。从技术与伦理视角看,新闻内容的制作与传递具有着双重内涵。那么,新闻从业者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进行传播,如何使信息的传播内容和方式不会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伤害,传播的信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向善,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善”的传递:影像新闻真实性的展现

  影像作为具象符号,较作为抽象符号的文字而言往往更为直白,具有现场感。穿插影像画面的新闻内容也许并不新颖,却以“真实性”博得人心。随着信息技术注入影像的采编中,信息媒介所承载的“善”往往基于新闻事件中所承载的真情进行传递,其可分为真情实感的现实题材选取及真实事件的立体空间还原。

  1.真情实感的现实题材选取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传播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体现在新闻报道的题材选取及情感传达上。2019年春节期间,一则名为《相约在零点三十七分》的影像新闻打动了亿万观众。此则报道聚焦于两名春节期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热恋情侣,主人公郝康怀揣着求婚戒指跑过一节又一节车厢,只为能与恋人雷杰团聚一分多钟。在分别之际,雷杰用力关上车门,隔着车窗向郝康用手比心,而此时郝康的眼角处已经泛起泪花。此则新闻采用双线叙事手法,运用影像的优势使观众在同一时空看到二人的动作行为。爱情是人类感情生活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这对恋人奔波相聚的实拍场景背后折射出的则是二人的浓浓爱意。此类影像新闻取材于现实社会中的平凡个体,将影片中所蕴含的“爱岗尽责”的正能量带给每一位受众,同时把信息内容的最大善意传递给社会。

  2.真实事件的立体空间还原

  智能时代,VR影像新闻作为影像话语的拓展,是基于智能算法及计算机建模技术将事情报道的空间进行立体还原①。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所负责的VR影像新闻项目“Project Syria”中,负责人持续对于“叙利亚内战”进行浸入式报道,还原了战乱下的立体空间。观众穿戴VR眼镜设备即可进入体验模式,置身于叙利亚爆炸后的街道,感受到身边阵阵烟雾升起②。在受众充分感知战争残酷的同时,此则新闻旨在唤起人类对于和平的追求。然而对于此类战争新闻报道而言,过度真实的场景亦会有悖于新闻报道的“向善”价值期待。若此类战争VR影像新闻的受众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一味地还原残酷的战争画面,无疑是对受众的二次伤害。针对于此,在进行叙利亚爆炸后的画面空间建构时,制作者较多使用城市残骸替代受害者流血的场面,将人文关怀置于首位。

  “恶”的发轫:影像新闻客观性的危机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内容的呈现因媒介载体的更迭而复杂多元,其客观性往往难以得到保障。麦克卢汉将媒介视为信息,是将信息技术及媒介形态的变化视为一种社会变迁的反映以及新媒介技术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③。虽然媒介技术进步有助于信息摆脱封闭的传播活动,使其交流倍增,但它没有使传播内容的质量如同日益完善的传播工具一样相应地得以提升。

  1.“人化”面纱下的客观性导向

  伴随受众对视觉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像制作逐渐从记录式转为导演式。美国新闻学者安德烈·古德温在《电视的真相》一书中曾对电视新闻展开质疑,他认为信息生产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每一种信息产品都先天带有某种价值判断或观念形态④。影像新闻展现给受众的,既是社会百态,也是作者要传递和表达的立场与意图。在“抹香香”新闻事件中,编导刻意消费受众同情弱者的情绪,有意将不同时间的影像素材拼贴在一起捏造假象,以抹黑政府工作人员。“教师丁学玉面对镜头哭诉自己已工作三十年居然无故被当地教育局辞退,而相关负责人却一边抹着护肤膏一边搪塞记者的提问。”⑤此则新闻一播出便引起民愤,舆论倒向弱势方丁学玉。然而随着更多媒体的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有关丁学玉的问题教育局早已做出答复,因其当时有超生的情况,所以政审环节未通过。而相关负责人抹护肤膏的画面则是记者偷拍,有意将其与丁学玉老泪纵横的画面拼贴在一起,借助受众维护公平的同理心引导舆论走向。这种混淆视听的手段无疑放大了新闻作为扩音器中“恶”的部分。新闻制作者将自己的“人化”主导注入信息内容之中,不仅没有做到客观真实地描述新闻事件本身,反而使得新闻内容从制作产出阶段就陷入危机。

  2.算法偏见下的客观性风险

  智能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新闻、算法新闻、机器人新闻、影像新闻之中。计算机可通过自然语言自主生成新闻文本,处理和结构化相关数据集的语义结构,执行最初由人类执行的任务并将原始数据转换成受众可理解的语言。然而,算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客观风险性。算法均是形式化的,嵌入算法中的计算理论并非“神不可宣”。从理论上而言,它们是可以被充分描述和重复验证的⑥。程序员在算法的设计之初,对于算法法则、数据选取、结果输出、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初始设定,均反映着其自身看待世界的视角和观点。设计者的刻板印象和个人偏见会影响到算法数据的客观程度。此外,大数据作为算法加工的主要对象,同样存在着信源污染的风险。如果输入的初始数据存在偏见或者存在导致偏见的可能性,那么算法最终输出的结论就有可能存在偏见⑦。同理,由此生成的新闻客观程度就要大打折扣。智能时代不等于对新闻产出的完全技术赋能,算法偏见下新闻内容的客观性正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善恶之辩:智能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坚守

  智能技术注入影像新闻后,始终伴随着“善”与“恶”的辩论。智能技术虽然重构着新闻生产的环节,但其发展并不是中性的,而是面临着传媒伦理的拷问。法国学者布尔迪厄将媒介场域视为各种力量不断斗争的场所,媒介场所的建构过程,也是价值观及道德标准的形成过程⑧。

  1.经济场域中强化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心理制约

  经济场域在社会大场域中往往处于基础性的支配地位。近年来所出现的失真新闻、有偿新闻等,无一例外都是当下媒体组织一味追求流量指标的产物。作为新闻信息的生产主体,新闻工作者往往是经济场域所拉拢的对象,因此,强化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心理制约格外重要。道德心理制约着人的行为取向,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的双重主体,强化其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所形成的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思维的道德心理制约,可最大程度地规避影像制作中“恶”的内容,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政治场域中明确新闻工作者的内容创作立场

  我国媒体处于党的领导下,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根本的创作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新闻从业者应在舆论场激发最大正能量,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对于影像新闻而言,编导对于素材的后期处理应忠于事件本身,将个人观点隔离于事实之外,既要明确自己的角色立场,也必须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明确道德义务立场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主体内涵及教育意义的深挖,力求在政治场域下明确自身的创作立场。

  3.社会场域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传媒伦理追求

  社会场域从属于媒介场域及文化生产场域,自智能技术大量应用于影像新闻后,传统影像新闻的生产应用及信息背后所承载的伦理价值都面临着冲击。西方新闻从业者多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战乱、饥荒等内容的VR新闻报道,旨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自己生活环境之外的人们所经历的悲惨遭遇⑨。然而在战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影像新闻不仅要保持内容的客观性,同时也应该运用后期制作技术合理地实现“屏幕净化”。对于暴力血腥场景的新闻内容呈现应经过适当的后期技术处理并进行有选择性的传播,同时综合考虑受众的不同年龄群体。新闻内容应最大限度地避免新闻信息里“恶”的部分,即呈现低俗刺激大众眼球或是给受众带来心灵创伤的画面内容;应在内容的制作源头平衡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自动担负起引领社会向善的责任。

  结  语

  智能时代,影像新闻的制作手段与信息呈现形态正发生着巨变。影像的内容制作与画面呈现在探索技术边界的同时,也面临着传媒伦理的善恶之辩。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正处于科技红利的发韧期,与之相适应的伦理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技术神话下的新闻影像对受众的思想和精神文化活动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其在改变受众认知和把握世界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难题。探讨智能时代影像新闻的内容生产,将为我国新闻事业长足发展提供更深远的致思路径。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引领研究”(编号:18ZDA307)部分成果】

  注释:

  ①徐皞亮:《媒介技术视野下VR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实践探究》[D],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②刘冰:《融合新闻:互联网时代新闻样式重塑》[J],《中国出版》,2017年第22期

  ③胡泳:《理解麦克卢汉》[J],《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期

  ④赵民:《无所不在的“偏见”——〈电视的真相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7第6期

  ⑤刘苗:《对话河南“黑户乡村教师”:26年后才知被辞退》[EB/OL],http://news.southcn.com/sd/content/2016-02/27/content_143101456.htm,2016年2月27日

  ⑥孙作军:《“机器人记者”对新闻记者行业的冲击》[J],《记者摇篮》,2018年第3期

  ⑦陈昌凤 虞鑫:《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技术属性、媒介语境与价值范畴》[J],《编辑之友》,2019年第6期

  ⑧[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李猛 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⑨[美]卢克·多梅尔著,胡小锐 钟毅译:《算法时代:新经济的新引擎》[M],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139页

  (作者均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