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数据流量造假成产业,撕下画皮刻不容缓

2019-01-31 09:24:58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上   作者:夏熊飞

摘要:  某明星一条微博一年点击量超1亿次,评论区大量相似账号转发;某电视剧33天播放点击量达309亿次,最多的一天高达14亿次;某电影票房十几

  某明星一条微博一年点击量超1亿次,评论区大量相似账号转发;某电视剧33天播放点击量达309亿次,最多的一天高达14亿次;某电影票房十几亿元,被曝同一影厅15分钟播放一场……目前,数据流量造假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影视文娱行业发展的痼疾。(央视新闻,1月6日)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意味着知名度、曝光度,而知名度、曝光度提升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经济收益的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些“流量小生”“流量花旦”以及靠他们支撑的所谓“流量剧”而言,个人演技与剧集质量不够,靠虚假流量来凑就成了家常便饭与行业潜规则。

  一部剧集的网播量可以破400亿次,而一些剧集的最高日播量竟然高达16亿次;某些明星的微博点击过亿,但评论区大量被称为“僵尸粉”的相似账号转发。除了花钱刷播放、买点击等“常规操作”之外,热搜话题榜、IP估值榜、收视率、点击率排行榜、评分榜、时尚指数榜等层出不穷的排行榜也成为数据流量造假的重灾区,让各类榜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有些人可能会说数据流量造假不过是娱乐圈在自娱自乐罢了,治理与否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套用一句名言,“你不关心数据流量造假,数据流量造假会来关心你”。一旦数据流量造假成为全行业默认的通行规则,很多优秀的演员明星要么被裹挟着也参与到这场集体造假中,要么就被所谓的“流量明星”不断挤压生存空间,到最后我们在媒体、社交平台上能看到的可能就只有靠虚假流量撑起来的“花瓶明星”了。

  而靠扎扎实实写剧本、演员兢兢业业演戏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在与通过数据流量造假获得关注的“烂片”的较量中,一次次输得体无完肤的时候,还有谁愿意踏踏实实为观众拍出一部好电影呢?我们不关注数据流量造假,那今后我们或许就只有看“烂片”的命了。

  只需花费30元就可以增加一条短视频1万次的播放量,10元可以买200个赞、20元可以买500个赞,300元就能增加1万名粉丝。数据流量造假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只不过在这条产业链上,受益的是购买虚假流量的明星、娱乐公司以及提供虚假流量的不法分子,而受损的却是整个行业生态与全体民众的正当权益。对于这种牺牲全社会公共利益来谋求私利的行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予以谴责,管理部门也应加大打击与治理力度。

  在经济生活中,数据造假是违法犯罪行为,可对于网络之上的数据流量造假,我们却缺少明确的定性,这既是监管治理的难点所在,也是根治造假问题的最关键因素,所以法律方面的空白必须尽快补上。此外,职能部门在加大打击治理力度的同时,也要明确各平台的主体责任,例如微博、各视频播放平台等要成为杜绝数据流量造假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存在造假行为,不仅要追责造假者,平台也要承担监管不力的连带责任。如果主体、连带责任不明确,很多平台就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主动参与到造假行为中去,毕竟数据流量造假也会给平台带来虚假的繁荣。

  撕下数据流量造假的画皮已然刻不容缓,因为其不仅损害了行业生态与社会公共利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不及时猛药治沉疴,待至积重难返,后果不堪设想。

夏熊飞(湖南)/《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