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抗疫采访要加强六种意识

2020-05-15 08:54:2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道正

摘要: 不同于自媒体,专业的新闻机构要有“慢半拍”的态度,专业的新闻记者要有理性的判断。

  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了关键时刻。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的七点要求中,有一点是专门针对新闻舆论工作的,他指出:“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要继续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深入报道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疫情信息发布,广泛宣传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抗疫采访报道的指南。笔者认为,抗疫采访要加强六种意识。

  准确意识

  采访活动包括三项内容: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而采访的关键是事实,记者通过采访了解事实、传递信息。真实性是采访的第一要求。要想真实,必须准确。

  本次抗疫报道中,某地方媒体公众号刊发一篇稿件《孩子出生不到20天,他却主动申请投入抗疫一线……》,初衷是讴歌基层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编辑在整合抗疫大事记过程中,将其中两个事件混淆,造成了文中“出生不到20天的双胞胎儿子说话”的错误,引发诸多误解。虽然后来媒体发了道歉声明,但错误对媒体声誉的影响是巨大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是真实的灵魂。记者要带着疑问去采访、求证,对于官方敲定的材料也要打个问号,不能偷懒。对于数字、人名、职务更要有准确意识,时刻绷紧一根弦,否则,一错遮百好,受众就会质疑新闻稿件。

  现场意识

  遇见大事,记者如果没有冲向现场的冲动,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记者。新闻界老前辈穆青采访时,面对别人准备好的汇报和材料,他总是说:“我是记者,我愿意自己去看看。”

  不自己去看,就容易有问题。在本次疫情报道中,“双黄连”等几个造成重大影响的报道几乎都是通稿所致。如今,新闻通稿成了一些机构或企业为了统一宣传口径所统一组织撰写的稿件。有了所谓的“通稿”,一些记者越来越懒,也越来越缺少现场意识。

  新闻现场在哪里,记者就应当出现在哪里。记者新闻采访的过程,应该是在新闻现场观察的过程。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不是只有张嘴才是采访,更多时候,默默无声的观察也是记者进行采访的一种重要方式。

  记者要学会在现场中敏锐观察、细致描摹,要像办案的刑警一样,善于在现场发现新闻点和闪光点,再用记者的思维整合,以写出鲜明、准确、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调查意识

  记者要把繁杂的信息进行整合、提炼,找出新闻点,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调查的过程,所以要带着调查意识去“望闻问切”。记者要时刻保持警惕,对所看、所听敢于质疑,进而求证、判断,尽最大可能采访到各方人物,掌握到各方信息,才能最大程度发现证据,揭示真相。

  对于记者来说,要有好奇心和怀疑精神,这就是调查意识,而不能“有闻必录”,更不能“有录必发布”。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陈焕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冠状病毒。”这一表述引起了巨大争议,随后,陈焕春承认存在口误,漏掉了“相关”两个字,应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这场新闻发布会后,很多媒体都发布了有错误的信息,后来又发布辟谣信息。记者应增强调查意识,在发布新闻前向相关专家求证一下。采访的过程是一次认知历险,哪怕是数百字的消息,记者在发布之前都应带着怀疑精神进行调查。

  监督意识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记者是大众传播的主体,记者的报道应该是社情民意的浓缩。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保持监督意识,为大众利益守望,为党和政府守望。

  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当地媒体基本处于缺位失声的状态,缺乏监督意识,未能及时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也贻误了信息公开和扩大社会影响的最佳时机。

  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国新闻周刊》《环球时报》等媒体记者补位,发挥监督作用,进行深度报道,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红十字会物资分配事件” “假口罩” “大理征用重庆口罩”等事件正是在舆论监督之下得以纠偏。相关媒体的报道也推动了中央决策,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疫情涉及公众利益,记者要时刻怀有监督意识,在依法合规的采访中为民众利益代言,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服务意识

  疫情之中,媒体的服务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疫情相关的信息,二是对官方和专家的政策、言论提供解读。

  在本次疫情报道中, 媒体要把受众的需求作为第一诉求, 记者要采访报道受众最需要的信息, 注重传达受众的需求和疾苦。如疫情初期,记者要告知大众如何自我防护、如果感冒发烧如何就诊、封城或小区管控后如何购置生活用品等,这些信息虽小,却是大众最需要的。

  释疑意识

  新闻采访的关键是满足信息需求,解决大众关心的问题。对于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角度要涵盖防控常识、灾情、救治、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让受众了解到关于疫情的信息。这些报道的过程,应该是释疑的过程。

  我国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定位恰当,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传递和解读政府的政策,从而妥善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在疫情面前,政府与媒体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双向互动、默契配合, 以有效地安抚人心, 推动疫情防控的稳步推进。

  此外,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谣言也会随之出现。在这种时候,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争夺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机构尤其是传统媒体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化和深度化。媒体应该起到类似于口罩的作用,记者要带着释疑意识,采访基于事实的权威消息,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发布信息。不同于自媒体,专业的新闻机构要有“慢半拍”的态度,专业的新闻记者要有理性的判断。主流媒体要借助权威的第三方,如采访卫生领域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科普报道,和政府部门形成良好互动,做信息时代的“把关人”及社会舆论的“压舱石”。

  (作者为中国新闻社天津分社采编室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