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新闻叙事中专业表达的难度

2020-06-30 08:30:1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黄 帅

摘要: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再进行大量新闻业务实践,由此才能成为专业能力更加全面的新闻从业者。

  一直以来,新闻学被质疑是一门没有专业性的学科,学界研究与业界实践也经常存在差异。但是,这并非新闻学本身性质所产生的困境,而是因为围绕新闻问题的各种观点难以形成一种共识性的对话机制。与之相关的,就是不少新闻叙事缺乏专业表达能力,这不仅会导致新闻学研究者的批评,还有可能遭到所谓的更“专业”的新闻从业者的诟病。

  此处说的新闻叙事,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写作,而是更大范畴内的新闻表达,包括微博上的个人评论,微信文章留言区的跟帖,这些广义的新闻叙事。与之相关的则是新闻思维、新闻观念。舆论场中之所以时常出现“论而不辩”“自说自话”的现象,就是因为很多人缺乏新闻叙事的专业能力,大到思维方式,小到语言表达,都不够专业,这就难免造成各种误读、误判甚至标签化的偏见。

  比如,一些新闻评论过于强调观点与立场的某种“鲜明特征”,以至于陷入了“为怼而怼”的思维误区,并不是由新闻事实推演出观点,而是预设某个立场和“假想敌”,然后就开始“评论”。这种论述是不专业的,而它与舆论场中一些浮躁的风气相契合,往往就陷入了聒噪浮夸的状态。最终,这样的表达除了制造一阵喧嚣以外,对提高信息受众的知识水平或增进舆论的理性气氛并无实际帮助。在这其中,最典型的误区就是滥用词汇,或者说,用词不专业,表达不严谨。比如一些文章在评论文化现象时很喜欢用“解构”这个词,却不知“解构”一词有西方思想史脉络上的具体定义,不能乱用。类似的还有“魔幻现实主义”“现象学”“场域”“话语”等词也时常被滥用、误用,虽然读者能大概明白写作者的意思,但混乱使用一些专业概念无助于新闻叙事的严谨与清晰。

  在用词之外,专业性缺失集中表现为思维方式不专业。比如谈到某些文学或文化现象,非要像法律审判一样判断出孰对孰错、孰高孰低来,却不知专业的文化现象解读很少会把叙事对象分个高低对错,正确的问题意识比“大义凛然式”的判断、呼告更有价值。与之相对,在法律、社会现象的新闻叙事中,则需要更清晰的价值判断,但有些思维方式不专业,会困扰读者。比如“评论跑在新闻事实前面,代替法院提前审判”等问题,就是专业边界意识不清晰所致。

  当然,新闻叙事表达不专业,不仅与新闻从业者的实务操作水平有关,也与很多人早年新闻学习的经历有关。大学新闻专业的教育不应只集中在培养业务能力上,还需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视野与理论素养,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早期学习阶段,阅读对象与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直接相关。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再进行大量新闻业务实践,由此才能成为专业能力更加全面的新闻从业者。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年5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