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视频会议疲劳”与技术社交

2020-07-06 08:46:3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易艳刚

摘要:视频会议类应用对摄像、录音权限的调用,以及对持续“在场”的强制要求,本身就会激发人们对“被监控”的恐惧感知。

  疫情期间,频繁的视频会议、网课打卡是否让你倍感疲惫?这个问题并非中国独有,海外一些学者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新词“视频会议疲劳”(Zoom Fatigue)。Zoom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爆红的一款视频会议App,这类应用为特殊时期的面对面交流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种新型互动导致了持续的生理与心理疲劳。

  不少人对“视频会议疲劳”早有察觉。《纽约时报》报道称,联合国和欧盟机构对口译员的一项调查发现,借助视频进行翻译也有这种迷糊、倦怠和疏离的现象。只不过,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放大了“云疲劳”效应——Sensor Tower商店情报数据显示,5月Zoom位列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下载榜亚军,下载量是2019年同期的43倍。

  视频会议为上班族省去通勤的劳顿,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看似是一种更高效的互动方式,疲劳感因何而起?美国心理学者Jenny Davis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一是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视频会议应用上的社交线索(social cues)有所退化,脸部细节变得模糊,微表情传达的信息大打折扣;二是在Zoom这样的平台进行交流,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额外的互动,这会导致疲劳。

  从技术社交(techno-social)的角度解码“视频会议疲劳”,是当前比较主流的范式。比如,在《每日邮报》的报道中,精神病学家Gianpiero Petriglieri就分析指出,为处理大量肢体语言和非语言线索,视频会议参与者的大脑持续处于加倍运转状态,他们还要整饰自己在视频窗口中展现的形象,这些附加压力都比面对面社交大很多。技术会显著地改变信息传播与人机互动的方式,并且制造了新的问题。在交流像素化的过程中,“视频图像的数字编码与解码、修改与调整、补丁与合成的方式导致了各种伪象:拦截、定格、模糊、抖动和音频不同步”。很多下意识的微表情在视频互动的语境中被抹平,这会扰乱人们习以为常的互动方式,并因此导致持续疲倦与不安。

  有一个暂时还没有太多讨论、相对隐蔽的原因是,视频会议类应用对摄像、录音权限的调用,以及对持续“在场”(presence)的强制要求,本身就会激发人们对“被监控”的恐惧感知。Zoom等软件将视频会议参会者网格化排列,客观上制造了一种监控大屏的既视感,在某种程度上将边沁所谓的“圆形监狱”(panopticon)具象化了。

  回顾疫情期间我们见过的一些与视频会议软件有关的新闻,小到学生上网课时打瞌睡、仪容不整等各种糗事,大到国外政客视频会议结束后忘记退出、大骂同僚“被直播”,都能让人们对技术社交中的“围观”与“被围观”保持警惕。正如很多电视台主持人面对镜头能瞬间切换为“正襟危坐模式”,普通人面对视频会议应用的摄像头也会有压力。更糟糕的是,这种技术社交压力是无形的、不易觉察的。

  或许有人会说,在疫情暴发之前,自己也会与家人、朋友视频通话,为什么没有这种“云疲劳”?区别或许在于,相较于日常闲聊,视频会议、网课等相对正式的线上社交场景,原本就有更大的仪式与规制压力,而疫情期间的高频应用,放大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异化感。

  稍稍令人欣慰的是,视频会议、“云办公”不会是常态,网课也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回忆,随着疫情逐渐散去,人们自然会回归熟悉的社交模式。而且疫情期间被广泛讨论的“云疲劳”,以及在技术社交中对技术异化的感知,或许会让人们更加珍视面对面社交的价值。

  (作者为新华每日电讯编委、评论部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年6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