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重视国际传播中的三个关系

2020-08-04 08:51:0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李层

摘要:在媒体加速变革、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长期以新闻舆论宣传为主阵地、主战场的中国“宣传”模式,在战略布局、运作机制、文化环境上遇到考验,在具体的舆论实战中也面临挑战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传播已成为未来国际社会互动和交锋的主要场域,舆论战亦成为贸易战之后国际较量新常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将中国推向国际舆论场中心。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加入,加深了这种跨国信息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由此,如何在“战略传播” (strategic communication)的视野下更好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将二元对立的“西方中心论”置换为更具价值通约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信息传播新秩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媒体加速变革、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长期以新闻舆论宣传为主阵地、主战场的中国“宣传”模式,在战略布局、运作机制、文化环境上遇到考验,在具体的舆论实战中也面临挑战。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和全面应对。

  首先,厘清“宣传”与“展示”的关系,树立全领域传播观。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社会中,交流和互动日趋成为各领域常态,寻找和利用各领域交互性强的载体才是传播的制胜之道。我们要学会将历史传统、价值取向、精神风貌通过人文交流、商业活动、旅游经济、文化产品等多领域多途径,向世界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展示,从而构建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传播网络,把国际传播植根于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中,不断夯实我国的传播基础。

  其次,厘清“内”与“外”的关系,打破内外宣界限。信息传播渠道和获取方式日趋多元,媒介环境日趋公开透明,使得“内外有别”的话语几乎不可能。区分内宣和外宣,强调不同的宣传重点,并在选材、策划、表达等方面有所侧重,这本无可厚非,但若忽视“国际标准”,尤其是不考虑内宣在国际上的影响,那么内宣也难免成为外宣焦点,一些口径不一或有瑕疵的内容或可成为国际传播中的“败笔”。相反,内宣如果具备对外传播价值,也能在不经意间形成国际传播力。只有明确“内即是外,外也对内”的宣传要求和原则,以国际传播视野统一推进新闻舆论工作,构建起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才能确保每一次发声都不变声、有掌声。

  再次,厘清“舆论导向力”与“舆论战斗力”的关系,培养媒体舆论斗争能力。国际传播中激烈的舆论交锋是常态。然而需看到,尽管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主流媒体已逐渐走出过去的“舒适圈”,但距离在国际舆论战场上“独当一面”仍有差距。这与其长期处于国内较为有利的宣传环境中有关,造成国内宣传中惯常使用的“舆论导向”技巧难以向国际传播中需要的“舆论战斗”能力转换。因此,要培养媒体的舆论斗争意识,使其直面最复杂最尖锐的国际舆论形势,增强独立应对突发事件或事态的能力,不断积累国际斗争的技巧和经验。

  (作者为媒体观察者)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年7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