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云时代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和优化

2020-08-06 08:44:3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成文胜 娜日莎

摘要:基于“媒体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到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风控等环节,由此再造和优化传统的媒体工作流程,实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从2020年年初的抗疫报道到5月份的全国两会报道,在5G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加持之下,媒体的各种云端操作日趋常态化,一场“云采编”的变革正重塑着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

  云技术为媒体融合转型全面赋能

  “媒体云”就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来提供媒体服务和应用的一种新兴媒体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云端操作,进行多媒体数据的汇集、管理以及存储,这一技术解决了在传统媒体采编中存在的地域限制、设备限制和用户限制等问题,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做到了媒体数据开放共享。

  基于云技术形成的运算平台和数据资源等底部基础层,开发产生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各行各业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设计适用该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基于“媒体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到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风控、效果追踪、媒体经营、舆情监测、版权保护等环节,由此再造和优化传统的媒体工作流程,推动搭建人工智能编辑部,实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

  再造与优化媒体新闻生产流程的云技术实践

  2020年初,疫情之下,媒体被迫适应了一种新的运作方式——不依赖线下新闻编辑部,记者编辑们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在虚拟的办公室里“云上办公”,继续维持着新闻的生产、编辑与运营。

  其实,这样的分布式办公早在2016年的美国就已经出现了。米德尔顿出版社尝试放弃传统总部,将现实中聚合在一起的新闻编辑室搬到虚拟空间上,实现远程办公。未来,远程分布式办公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

  “云上办公”还给媒体机构的协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5月20日,在2020年全国两会之前,由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倡导筹备,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等12家省级主流新媒体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在云端共同组建了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全国两会期间,这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围绕“2020,我们一起拼”主题,利用各家媒体资源优势,运用5G+云技术+AI人工智能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开展媒体间“跨越山河大海 击破时空障碍”的云端大型联合报道,并在“云端”共推出了十份《两会流媒体》杂志。这是我国一次跨地区媒体融合的全新尝试。

  下面,笔者试从策、采、编、发四个方面,探讨云技术实践给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带来的变化。

  1.策:快速精准捕捉选题线索。在媒体内容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报道选题、设计报道方案、进行新闻报道的策划,据此来进行相关新闻的采集。而选题的产生与决策,是以发现线索为前提的,在过去,选题的来源,无论是传者的挖掘,还是受者的爆料,都是基于编辑记者人工的分析、判断和发现、选择,误判漏缺在所难免。如今,基于云技术的数据平台,媒体对报道选题线索的捕捉更加快速精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推出了一个智慧平台。平台上的iNews智慧新闻大数据引擎采用领先的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全网新闻内容进行汇聚和快速梳理,提取新闻要素。在两会中,iNews就协助编辑从全网海量信息中提取了与两会相关内容,进行智能分类、聚类,迅速生成两会专题,大大地提升了对信息内容收集筛选的效率。平台上的iMonitor则根据传播力模型计算传播力指数,分析稿件传播路径、传播趋势,进行舆情监测,为新闻数字化传播提供决策依据。①

  其实,对于热点内容线索的发现与挖掘,新浪新闻于2017年搭建的智能媒体平台在这方面早有动作。他们开发的“鹰眼”平台,依托社交媒体数据,集成了业内领先的热点线索供给“资源池”,以及包含百余种典型事件传播模型的“知识图谱”。“鹰眼”还能够通过热点“探针”,实时发现热点并监测热点变化走向,第一时间发现潜在新闻热点。②

  2.采:打破时空限制采集信息。今年两会,由于疫情的影响,记者在多数情况下不能进行现场采访,得益于云技术,云直播、云采访、云连线、云访谈等多种数字化信息采集方式,媒体实现了跨时空的“面对面”采访。

  新华社、封面新闻、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运用5G+全息虚拟投影新技术,打破地理和空间距离的限制,对代表委员们进行“远程异地同屏访谈”,访谈现场效果十分逼真。

  更多的媒体采用“云”中交谈、“云”上见面的方式来完成采访任务。如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和光明日报、光明网联合推出的“全国两会云访谈”,中国青年报社推出的《中国青年说》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青年说》,由人民网人民视频、快手、腾讯新闻联合推出的融媒体栏目《两会夜归人》第三季,人民网推出的原创线上视频对话栏目《两会夜话》等等,都是通过“现场云连线”的形式,与代表委员和各行各业的嘉宾,围绕两会议题、社会热点进行“隔空”联动、在线交流。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晚八点云上会》,首次使用云连线系统+Tricaster融合直播平台,搭建了清晰流程的多人互动架构,在节目中被运用为多个会话场景,包括一对多的“云课堂”、一对一主持人与刷屏嘉宾的“云访谈”、多对多的“云聊天”“云辩论”等。闪电新闻客户端推出的“代表委员微名片:与代表委员互动”H5产品,结合了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让用户可通过AI面部识别进入代表委员互动页面,并进行实时互动。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使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进行了现场直播,其中的答记者问环节,也有部分记者是在梅地亚会场通过在线方式参与的,让记者在特殊时期完成了一次“云”跑会。

  3.编:多维智能模块编辑新闻。在5G+云技术的支撑与引领下,编辑手段更加智能,编辑流程更加优化,采编联动更加顺畅。比如,在视频编辑方面,过去精选剪辑片段、加字幕、加片花、修复画质等后期二次编辑加工,即使由专业人士或者专业公司来完成,处理起来也费时费力。而AI编辑平台整合了多功能的智能化操作模块,可以帮助编辑轻松完成这一复杂任务。

  人民日报的AI编辑部对应着实际采编业务流程,整合同期字幕、视频去抖、视频转GIF、视频压缩、智能清除、智能横转竖、智能配音等多种智能模块。当记者在一线获取的现场采访素材远程接入AI编辑平台后,平台将第一时间对素材进行处理:一段现场视频,短短几分钟,同期字幕就能根据需要迅速生成和声音时间轴高度吻合的视频自动匹配字幕;选取编辑视频中某个人物的片段时,AI编辑平台可动态追踪画面人物,自动生成人物标签,将与人物相关的所有片段直观呈现出来;AI编辑平台还能自动对视频里的人物、场景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画面,在需要的时间段里将横屏视频转成竖屏视频。

  又比如,在视频剪辑方面,为适配短视频平台特点,在直播过程中,前方记者的拍摄可与后方编辑实现屏幕共享、实时互动,完成视频远程协同制作。人民日报AI智能编辑平台上可对人物识别、语音识别、字幕识别同步进行,将视频的各项相关信息实时提取出来,编辑记者根据需要,利用直播拆条模块,进行段落选取,二次加工,一边直播一边处理,直播还没结束,需要的视频新闻已经拆条剪辑加工完成③,大幅缩减现场编辑人员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新华社推出的“两会机器人”,同样可以在直播的时候同步进行剪辑,通过对诸如现场笑声、掌声、关键词定位等方式,快速发现金句,找到精彩段落;再通过“媒体大脑”提供的数十款智能模板样式,以及新华智会小程序等移动端产品,一键生成“短视频直播流+专题页面”,从而省去大量开发移动端页面的工作量,编辑工作全部在云端快速实现。

  封面新闻则重点打造精品栏目封面秒报,在5G+富媒体直播场景下,将代表委员们现场金句、建言献策的金点子等,运用卡点、拆条等方式,推出秒报,自动生成海报。

  4.发:多终端可保护智能分发。从分发的终端上看,报、刊、台、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也已是常态化操作,媒体正在积极拓展新的渠道和平台。如新浪新闻App正探索将优质内容分发到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以满足用户在云时代多场景信息需求。

  互联网时代,新闻刊播之后,关于版权的争议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媒体,焦点就在于侵权举证难,如今在云技术支持下,维权有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阿里发布的名为“鲸观”的全链路数字版权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搭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到在对视频进行智能编辑的同时采集视频素材上“指纹”,5分钟时长的视频可在10秒内完成平台全链路版权保护处理,这使得视频内容在全网范围可追溯④,由此解决盗版难题。

  结  语

  云技术加持之下,媒体的新闻活动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媒体可以优化利用信息资源,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简化新闻内容生产与发布流程,提升新闻采编速度和效率,提高新闻制作质量,最大程度上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促进了媒体的深度融合。

  但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只是服务于新闻信息策、采、编、发的工具,在新闻活动过程中,技术和手段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也无法取代记者、编辑对于数据分析的洞察和内容表达的创意。在媒体云时代,人仍然、也必须居于主导地位。我们需要冷静审视云技术环境,将云技术用好、用足,让媒体的深度融合行稳行远。
 


  注释:

  ①刘欣:《高科技赋能全国两会报道》,《中国广播影视》,2020年6月1日

  ②④《2020年了,欢迎来到“智媒时代”》,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2020年5月4日

  ③张翀:《AI编辑部来了》,微信公众号“金台新声”,2020年6月11日
 


  (成文胜: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娜日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20年7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