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新闻真实:“看得到”还要“看得懂”

2020-09-22 08:30:2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世光

摘要:在当前网络传播日渐成为主流、真假信息泥沙俱下、话语权抢夺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让读者不仅看得到而且看得懂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真实性日渐重要,这也成为媒体人在新时期转型发展中应具

  新闻界前辈艾丰曾经说过,编辑记者要树立读者的观念,重点解决两个“度”的问题,一个是“读者的关切度”,一个是“读者的理解度”。①如果不解决“读者的理解度”问题,那么真实的新闻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会不会因为读者的不解甚至误解而走向真实的反面都未可知。

  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传播日渐成为主流、真假信息泥沙俱下、话语权抢夺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让读者不仅看得到而且看得懂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真实性日渐重要,这也成为媒体人在新时期转型发展中应具有的重要技能和肩负的光荣使命。

  从两篇同类报道的对比说起

  1948年1月31日美国《纽约世界电讯报》刊发的《火葬——甘地永存》(下称“火葬”)②是不少新闻写作教材或经典篇目读本中都选入的报道。笔者在这里通过与另外一篇文章——1998年12月21日新华社的《送别钱钟书》③(下称“送别”)的对比,来分析一下“看得到”与“看得懂”的区别。

  这两篇报道都是关于著名人物去世后送别时刻的新闻。之所以进行对比阅读,是因为无论从报道呈现的内容上来看还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讲,在“真实性”表现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两篇报道都对送别过程中的情况用事实进行了陈述,通过还原的方式让读者能够看到现场的真实情况。《送别》一文中在描写载有钱钟书遗体的灵车行驶情景时写道:“杨绛、钱钟书的外孙、保姆、医生坐进了这辆扎着白黄色带的灵车。两点半,车子汇进了大街上车辆的洪流,一路上遇红灯便停下来等待。”《火葬》一文也有类似的描写:“人们抬着他的遗体穿过新、旧德里各条大街,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但不同于《送别》一文单纯的描写,《火葬》一文在这一句描写后面增加了一句类似于解释性的语言——“这在印度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火化描写环节和参加仪式的人物介绍方面,相比之下不难发现,《送别》一文采用的多是新闻写作中的白描手法,通过纯粹的情形再现以及拼接组合,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意味。《火葬》一文则是考虑到读者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和不同,对一些现场的真实场面进一步做了解释和解读,让读者明白其中的意义。

  《送别》一文的作者新华社记者韩松在谈到该文的写作时说:“我决定在钱钟书火化的报道中,不发一句议论,全用白描……我希望今天的人、以后的人、每一个人,都能从我的新闻中看到他们想要知道的关于钱先生的东西。让时间和读者去诠释吧。”④这样的写作固然保证了“真实”的再现,但如果读者的知识储备不够,理解能力不足,就有可能对一些记者精心观察记录、描写的部分一带而过,甚至熟视无睹,造成误解。记者的苦心之作在传播到读者那里时,效果会因读者的“诠释”能力不同而有所折扣。

  因此我们说,一篇好的作品,不仅应该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而且应该让读者读懂并理解相关报道的含义和意图。

  “看得懂”需与“看得到”共同发力

  5G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喻国明教授曾以内容服务为例指出新闻媒体在5G时代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看到”,其次是“看下去”,然后是“看懂”,最后是“既看懂又能用”。

  实际上,通过树立、强化让读者“看得懂”的理念,实现让读者看得懂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在媒体内容生产标准和流程上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带动媒体自身建设、解决媒体融合难题、发挥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用。

  (一)在实现“看得懂”的过程中,媒体采编队伍的结构、素养将进一步优化。新闻报道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跨越学科、地域、年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具有让读者看得懂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各家媒体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意识的缺乏会让看不懂的受众放弃关注,而能力不足产生的错漏会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让媒体的可信度受到即时性打击。

  因此,媒体就要在已有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新进人员的知识背景方面有意识地调整,从而解决编辑部在传播的“编码”过程中对受众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能力素养等考虑不足或判断失误,避免受众在“解码”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

  所幸的是,媒体的从业人员选拔已经在这方面出现了一些调整。近年来,传统媒体机构在大量吸纳金融、经济、法律、社会学、外语等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从事新闻信息的综合、分析、解读等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证明,当前的环境下,媒体在报道中不仅仅是要完成一个“呈现”的工作,更是希望所“呈现”的内容被受众看懂。

  (二)在实现“看得懂”的过程中,媒体发展中的互联网思维将得到强化。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用户、技术、互动意识。⑤随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受众”概念逐渐被“用户”所替代,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优化传播内容来服务、吸引用户,增强用户黏性。

  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转变媒体采编人员单向度的惯性传播思维,从“我怎么写你怎么看”“我写什么你看什么”转变为深度研究如何才能让用户看懂、明白、接受、理解。在此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媒体工作者凭自己的经验在大脑中进行对象性思考、“自我互动”,更需要在现实的工作中通过引入用户参与、进行问卷调查、吸纳用户反馈、及时改进报道等现实、真实的“互动”来调整报道方式,打破旧有认知和固守“传统”。

  在这个让用户“看得懂”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传统媒体自身拥有的手段,而应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不断优化传播技术、活化传播模式、强化语言语调,从而让互动交流、产生黏性成为可能。

  (三)在实现“看得懂”的过程中,媒体抢占舆论高地的重任将得到进一步落实。进入互联网时代,经常是一些报道推出后,各种声音齐发,其中,不乏一些“特、怪、异”的声音。这类声音中,有的价值观扭曲,有的贩卖焦虑,有的把主次矛盾颠倒,有的为了特殊利益“带节奏”,还有的只是为了宣泄情绪但言语极具传染性。这些“特、怪、异”声音的出现不可避免,但作为主流媒体,除了主动发声进行正本清源外,还应该在源头上即把稿件写清楚写明白,让读者看得懂。

  新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交流,实现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用48个字对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进行了鲜明概括,其中“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沟通世界”等要求都是在受众能够看到、看懂并理解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因此,主流媒体的任务绝不仅仅是把真实的事实和盘托出,任由受众自己去理解,而是要从事实内在的逻辑出发对其进行解读,从受众能够读懂的角度进行呈现,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发挥最大的效用。

  “看得懂”的常用形式及注意问题

  实际上,当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通过多种方式,让读者不仅“看得到”更能“看得懂”。总体来看,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体裁融合。传统的新闻写作中,“消息”是提供信息为主,“评论”是提供观点为主,在具体操作中两种文体有着比较明确的界限。但是,为了让一些重大报道中所含有的目的、意图清楚传达出来,人民日报经常对传统泾渭分明的体裁进行融合,在报纸报道相关新闻后,对于一些重要新闻还会利用其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小组”发布同一新闻的“批注版”,或者在转发过程中,在稿子的最前端以“敲黑板”“划重点”的方式对相关新闻进行引导、解读。通过将报道呈现的信息本身与“批注”“敲黑板”的评论融合,将报道中的相关细节进一步解读出来,帮助读者读懂。

  (二)场景构建。除了用文字、图片直接表达外,电视媒体还常用场景构建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比如央视《新闻联播》在社交媒体上开办的“主播说联播”,运用主播拉家常的姿态、网络上的流行语和热门音乐,构建起一个与读者对话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媒体工作者用人们熟悉的元素来报道新闻,从而让用户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框架,快速、高效地读懂新闻的内在意义。

  (三)UGC的利用。与专业主播的不同,还有一种由官方决定发表与否但是内容来自民间的评论,亦起到了新闻解读让受众看懂的作用。比如,在微信推送的新闻中,无论是对网友发表的散乱评论整理后刊发,还是对网络留言进行筛选后的显示,都在借网友之口发表解读,进一步凸显出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让新闻真实性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对一些明显错误、极端偏见的反驳,能够在真理和谬误公开的较量中让真实性的影响力得以进一步发挥。

  让读者“看得懂”固然能够使得报道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但在帮助读者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能失去真实性这个根本。读者要看懂的是“新闻”,而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线。一切理念、方法都要从真实出发,不可为了“希望”“理想”失去了这个真实的根本。

  第二,不能越俎代庖,不留空间。要给读者留有思考的空间,不可以说教的口吻跟读者对话,大摆自己就是真理持有者的姿态,不允许读者有其他想法。另外,也要给自己留有空间,不可把话说绝对,要秉持“有机真实”的理念,在动态变化中掌握真实性,为进一步挖掘事实可能产生的变化留有余地。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研究”(编号:GJB131911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双万’背景下一流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SJGY2019052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40页

  ②郑亚楠:《中外新闻作品选》[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40页

  ③④韩松:《记录钱钟书先生的最后瞬间》,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73860/

  ⑤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M],新华出版社,2018年1月版,第234页

  ⑥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版,第191页

  (作者为工人日报驻黑龙江记者站站长)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9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