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如何看待舆论场上对媒体的点名

2020-10-15 08:39:3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李云芳

摘要:机构媒体被点名,折射出的是公众的一种焦虑,这种期待焦虑实际上也是媒体自身的焦虑。

  在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机构媒体被点名得愈加频繁。

  每年南方进入汛期遭遇洪涝时,媒体都能听到点名声传来。今年因为汛情严重,媒体被点名得更频。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如下文章或话题,《1122万同胞受灾,媒体为何集体失声?》《为什么现在关于南方洪涝的新闻少得可怜?》 《中国媒体为什么只关心美国 不报道南方水灾?》……

  不仅局限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如今在知乎等问答类社区,也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机构媒体被点名,不是新事,由来已久。譬如在本世纪头十年矿难频发的时代,媒体也经常被点名考问,“媒体为何麻木了”等等。这些点名,折射出的是公众的一种焦虑,这种期待焦虑实际上也是媒体自身的焦虑。比如,有媒体还曾刊文探讨过为何媒体在频发的矿难前会变得“麻木”。

  跳出来看,舆论场上的点名也需要分而视之,特别是因着时代的推移、技术的迭代、传播的变更,如今的信息环境完全不同往日。

  以洪水新闻为例,就像受灾群众总是爱回忆1998年的洪水一样,舆论也总爱对比1998年时的洪水报道,一谈就提及那些经典的消息报道、现场照片。彼时的信息环境是,信息几乎只有传统媒体在提供,且多来自央媒或地方党媒。门户网站还处于萌芽的前夕,都市类媒体的十年黄金期也要在几年后才到来。

  如今就大不同了,传播渠道不再为机构媒体垄断,早已是“人人掌握麦克风”的时代,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资讯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发达,任何一个在现场的人拿一部手机随手拍一张照片,上传到微博、微信甚至抖音,再配几句文字介绍,几乎是瞬间就能完成的事。

  另外,政府的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官网及两微一端等各个平台阵地日臻完善、立体,信息的发布机制更加健全、及时。公共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信息,已经能够做到从政府发布方到公众接受方的直接抵达,无需媒体从中发挥桥梁作用。如汛情期间,一些地方政府几乎每天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各种汛情信息、受灾情况、防汛政策和布置也都在官方账号上不停地滚动发布。因此,在今年鄱阳湖洪水突破历史极值前,灾情并没有大规模获得机构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防汛部门官网上有所有河流的水位及超警情况,有群众的转移安置情况,有防汛政策措施的各种公告,甚至还进行了集成可视化呈现;而开放平台、社交媒体上的现场细节信息更是繁复而庞杂。

  这些已经足以满足甚至超额满足公众对于洪水信息的关注和需求,无需硬要点名媒体来满足需求或彰显重大,更无需借此来考问媒体的良知和操守。

  到后期鄱阳湖、淮河洪水加剧,许多地方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时,政府启动高级别应急响应机制,立体启用各类防汛机制、措施,如准备或启用蓄滞洪区,要求所有单退圩堤开闸清堰,且涉及大量人口的转移安置等问题,全国性的媒体方才大规模介入报道。此时需要的不只是单一的信息,还涉及对政府权力和能力的系统审视、检讨,涉及面对重大洪水时如何应对的历史考验,对应的也涉及数百上千万民众的财产、生命安全问题。

  对媒体的最近一次点名,是转发颇广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兰州3000人感染布鲁氏菌事件,媒体沉默了8个月》。文章称,2019年11月,兰州布病事件爆出之初,包括澎湃新闻、新京报、央视在内的媒体的表现“可以认为是合格的,不断跟踪事态进展,同时记录被牵连的普通人的生活”。但之后,就没有媒体进一步地深挖调查,包括对误操作的细节流程是怎样的、具体排放废气的量是怎样的、当时有没有发现问题及后续处理问题、相隔4个月卫健委是如何查明原因的、临近区域有没有更多人可能感染、如何对事故受害者进行赔偿等问题,“好像没有一家媒体进行这样的调查”。直到8个月后财新周刊推出封面报道“兰州病人”,而这篇报道里关于事故责任人的情况仍“一无所知”。

  这篇文章的点名指责,点中了媒体的软肋穴位。无论是因为形格势禁,还是由于世纪级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断,在这一桩监督新闻的单案上,媒体确实有虎头蛇尾或差点烂尾的问题。

  就这一点,机构媒体确实应该审视自身,从专业角度方面再温习一下“初心”和“使命”。

  (作者为澎湃新闻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