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庭审直播:公众鉴定正义成色的利器

2020-10-16 08:28:4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在“一刀不剪”的实录式庭审视频中,公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了明确、简单的实现渠道。

  有时,走向正义的道路,方向是正确的,但未必是笔直的。而正义也并非永远成色十足。凡事无绝对,正义也不例外。绝对正义在现实司法实践中是不存在的。一些案件在案情披露后,时常给人以不公平的感受,而从法律角度来看却无大的瑕疵,只能说正义成色不足的办案过程本就容易引发误解。现实中,办案程序严格规范与否、质量高低,社会效果好不好,公众对公平正义感受的深浅等,都是鉴定正义成色的标尺。而日渐走入日常的庭审直播,可以说正是鉴定正义成色的好工具,在“一刀不剪”的实录式庭审视频中,公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了明确、简单的实现渠道。

  尽管“舆论不要绑架司法”的原则人尽皆知,但不可否认,原汁原味的庭审过程一经披露定会引发公众的评论,尤其是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案件。只不过风向如何,焦点在哪儿,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操控的。好在近期涉及某明星的一起交通肇事案庭审直播表现出的舆论自我净化过程,令人有些惊喜。

  某明星母亲因该起交通肇事案死亡,鉴于明星效应和良好的口碑形象,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和同情。而这起案件的公开直播也吸引了比普通案件更多的观看人数。而该案庭审时间也近10小时,对比一般交通肇事类案件的审理时间,也属于超长,且未当庭宣判,可见,该案审理之小心谨慎、举证质证之全面,但即便如此,仍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简单来讲,庭审开始之初,不断有案情细节解读和小道消息在网上流传,最开始勾勒出的走向是“关键证据消失”“原告律师被审判长和被告律师打断讲话,地位弱势”“被告人有家世背景恐怕暗中操控审判”等,描绘了一起活脱脱即将成形的冤案,恰好击中公众对于冤假错案的敏感点。此时10小时庭审尚未结束,仅靠这些“解读者”的信息,舆论一时集中在抨击小地方“地头蛇”影响司法上。

  然而,当庭审全部结束,真正有人认真回看这10小时视频时,才发现大部分解读都是谣传而已,没有暗箱操作,只有平淡真实的审理现场;没有暗中勾连故意打压律师,只有维持庭审秩序的正常做法,也有法律专业人士前来解读检方量刑建议的合法合理,当然也有不少人指出公诉人、审判长可以表达更专业的方面。但从案件审理全过程看,只是一场依法定程序审理的普通刑事案件而已。

  舆论反转了,司法机关也一如既往地沉默,看淡了舆论从质疑到支持的转变。对他们来说,立场坚定最为紧要,让舆论想绑架也无从下手,这才是专业的坚持。但也要看到,倘若反驳声来得晚一些、弱一些,可能留给司法机关的压力也是不小的。

  这场反转并非如普通热点事件一样来得容易,法律知识的高门槛,冗长琐碎的控辩过程,容易与朴素正义感背离的法律原则等,都是理智、专业看待案件的拦路虎。这其中,少不了司法机关多年来开展庭审直播提升全民法律素养的努力,让“在线旁听庭审成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新平台”不是一句空话。与其面对公开直播如临大敌,不如做好自己的本分,舆论自有分辨力。

  不过,司法能力完全曝光在公众视野中,其高低也必然为人议论。尤其是县城司法从业人员的水平,极有可能与一线大城市的有较大差距,难免被同行和法律工作者批评建议。但在法律意义上,这不是背离正义轨道,而是让实现正义的道路有些曲折而已。坦然面对司法能力专业化不足的现状,如实向公众展示,诚意接受意见建议,并不会让公众对司法机关恶意解读,反而是另一种真实有效的普法方式。实现理想状态中的庭审程序严格规范、判决结果公正,并不容易,我们要相信公众有容错的心胸和等待进步的耐心。

  从庭审直播中我们看到司法的真实一面,从舆论中我们看到社会的真实一面,反转与否可能不再重要,舆论在纠结什么,公众在什么问题上较真,或许是更值得思考的话题。绝对正义不存在,但以法律和司法为航船通往绝对正义的信仰根植在人们心中。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10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