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观察丨互联网与社会议题的脱敏
2020-11-18 09:36:5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常 江
摘要:对于绝大多数社会议题来说,充分的“可见性”和充分的公共讨论是将话语转变为社会变革动力的前提条件。
最近,两位年轻的歌手翻唱崔健的《一块红布》的视频在网络上陡然走红,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批评者认为表演者在对歌曲的内容和意义全无了解和敬畏的情况下,以与之完全相悖的肢体语言进行演绎,甚至进行“情色化”,是对摇滚音乐的文化内涵的破坏。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摇滚乐的反抗性色彩,甚至使之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这本身也是对摇滚乐的一种推广,让摇滚文化走进了日常生活。
有很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去解读这种争议,但这一现象本身其实揭示出互联网甚少被人讨论的一种“可供性”,那就是“脱敏”(desensitization),亦即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生态和话语空间,具有将敏感的社会议题“日常化”的能量。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关注,较早出现在青少年行为研究领域。
比如2004年,四位学者的研究即表明,青少年对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的接触,往往会导致更低的共情(empathy)能力,从而令一些敏感的社会议题(如暴力现象)脱敏。2015年,两位学者也在题为《互联网检索的阴暗面》的文章中,对“强奸文化”(rape culture)如何在网络信息生态下被去敏感化、日常化做出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论通常不止局限于对社会议题本身的话语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更指向了互联网用户的行为领域,也就是:对于敏感社会议题的脱敏,会不会导致偏差性的社会行为,尤其是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
互联网与脱敏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国家更多体现在社会的“失范”或“脱轨”的范畴,引发的是“防范”的思考;而在一些国家则与政治或文化的议题更加相关,带来的是关于“变革”的讨论。
比如,已有大量研究关注互联网对阿拉伯国家女性议题所处的舆论环境的改变: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几乎无法形成讨论的一些妇女权益问题,如今已在相当程度上被网络空间“脱敏”,从而使一些温和的社会变革成为可能。如2018年沙特阿拉伯女性获得了“拥有驾驶执照”的权利这一重大法律突破,就与Twitter上曾经有过的#Women2Drive等话题标签有关。当然,从议题“脱敏”到推动实质的法律、制度环境的改变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而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密切相关的。
“脱敏”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可见性”的政治。由于互联网信息生产与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大量在传统信息生产流程中因种种原因被滤除掉的话题,得以在数字空间中被释放——尽管通常是受到严格约束的释放。对于一些议题来说,“可见”意味着“可讨论”,也就意味着由私人交流领域进入公共议程的可能。而对另一些议题来说,“可见性”的提升反而会带来本来意义被篡改的危险:当任何人都能够在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文化资源的情况下参与讨论甚至再创作,那么这一议题也就有可能失去其最主要的文化价值,比如前文提到的网民关于《一块红布》的争论。
不过,从一个更加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对各种类型的社会议题的脱敏仍然是有着显著的进步意义的,因为透明性的增加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既包括决策过程的透明性,也包括公共讨论的透明性。对于绝大多数社会议题来说,充分的“可见性”和充分的公共讨论是将话语转变为社会变革动力的前提条件,否则我们便无法确信所谓的“变革”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而不仅仅是特定社会群体或阶层的利益。
而互联网的“脱敏”效能也能令我们在规划一种好的数字文化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公共性”的方向。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私人化并不必然意味着整个互联网文化的私人化。如何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的“可供性”在“公共性”维度上的潜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反复研究的问题。
(作者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