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谐音式新闻标题不能因“疫”成病

2020-11-20 08:40:4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曾佰龙

摘要:谐音式新闻标题利用汉字音同字不同的特点,在切合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转换,达到增强新闻标题抒情色彩,赋予其深刻内涵的目的。但是,如果谐音式新闻标题运用不好,也会出现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闻战线全力投入报道,传播抗疫正能量,大量与疫情相关的新闻信息见诸网络,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抗疫”关键词,信息资讯达到259万条之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抗疫”、战“疫”成了网络热词,各种各样与“疫“字相关的谐音式新闻标题层出不穷,乱象丛生。

  谐音式新闻标题利用汉字音同字不同的特点,在切合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转换,达到增强新闻标题抒情色彩,赋予其深刻内涵的目的。《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去年评选出了10个好标题,获一等奖的标题是《废水少,才能少费水》,就巧妙采用谐音式新闻标题,获得很高评价。但是,如果谐音式新闻标题运用不好,也会出现问题。

  谐音成语,本义新意“两张皮”

  通过梳理200多个与“疫”字有关的谐音式新闻标题,笔者发现利用谐音成语制作的新闻标题较多。如谐音式新闻标题《“疫”马当先共克时艰》《“疫”马当先铸防线》等,这两个新闻标题原本就属于平淡如水、眼大无神的标题,采用成语“一马当先”的谐音后,看起来像是有新意,但词性变了,词意也变了,字面意思更是让人费解。

  在抗疫报道中,谐音成语制作新闻标题呈“流行”趋势,一家媒体出现《“疫”诺千金》,别的媒体就纷纷出现《“疫”举成名》《不堪“疫”击》《背水“疫”战》,等等。由于粗制滥造,多数谐音式新闻标题显得“涩、花、空、俗”。或牵强别扭,或浮夸不实,或空话套话,或俗气逼人。之所以这类谐音式新闻标题乱象多,是因为乱用的门槛低,网上搜索与“疫”字谐音的成语,会出现上百个词条,方便选取套用,以致乱用现象随处可见。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背负很深的文化背景,在借用成语时应怀有敬畏之心,谨慎取用。

  谐音成语用得好,能使新闻标题更有新意。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成语的用法主要有直接引题,如《业精于勤》《解铃还须系铃人》等;有组合运用,如《信守承诺的农民兄弟》等;有正话反说,如《近水楼台不得月》等;有谐音套用,如《爱才(财)如命》《一“室”(石)激起千层浪》,等等。在运用成语制作谐音式新闻标题时,要让人一看就懂,既要做到和成语的本义相融合,说得过去,又要出新意,圆得回来。

  生造硬套,故弄玄虚“客里空”

  谐音式新闻标题的生造硬套现象,在自媒体上比较普遍,如新闻标题《“疫”心“疫”意战“疫”情》,正文报道的是某单位几名党员帮助社区防疫的事情。新闻题材小,标题显得大而空,该标题一连用了三处谐音,也没能传达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避免生造硬套,采用谐音式标题时,要遵循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首先,谐音式新闻标题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浓缩,不能为了标题而标题;其次,它对新闻事实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窥见新闻价值所在。违反上述两个原则,生造硬套出的谐音式新闻标题即为“客里空”。

  避免新闻标题“客里空”,要力求“先准确,再生动”。新闻和文学不同,新闻将真实性放在第一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也是新闻标题的生命。新闻标题要准确传递真实的新闻信息,而不能哗众取宠,沦为“标题党”。制作谐音式新闻标题着眼点应在一个“实”字上,简言之,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如新闻标题《我在战“疫”一线“疫”境前行》,就是典型的“客里空”标题。在融媒时代,移动阅读优先,受众的选择多,如果标题不交代出有价值的信息,就很难博得“眼球”。

  避免标题“客里空”,必须忠实于新闻事实,不能虚构事实、歪曲事实,而要“合理”拔高。如谐音式新闻标题《战“疫”》,采用了“战役”的谐音,在抗疫报道中最为常见。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新闻标题中将防疫、抗疫称为战“疫”,生动形象,简明扼要。此外,还有许多既忠于事实,又有味道的谐音式新闻标题,如《“疫”瞬间》《记“疫”》,通常用在新闻摄影作品或新闻摄影专栏上,展现了新闻摄影转瞬即逝和留存记忆的特性,用词较实。标题是新闻的缩影,是事实的投影,谐音式新闻标题也不例外。

  多则生乱,病题都是“老面孔”

  与“疫”有关的谐音式新闻标题,除了上述两大“病症”外,还有许多是我们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老面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在《新闻标题制作技巧百家谈》一书中,总结出了新闻病题最常见的30种病题“老面孔”,如费解、歧义、自相矛盾等。

  现就结合与“疫”字相关的谐音式新闻标题进行举证:

  1.常识性错误。如标题《“疫”去春来》,针对这次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新冠病毒将长期存在,且现在国外防疫形势仍然严峻,因此疫情并没有遁去,或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逻辑性错误。如标题《“疫”去花开》,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疫病的去否与花开没有因果逻辑关系。

  3.用词不当。如标题《“疫”起过六一》,“疫”起是“一起”的谐音,用在此处不妥当,让人产生歧义。

  4.错误提法。如标题《这18个字,“疫”生难忘》《疫“镜”相鉴,××规划如何作为?》,“疫”生、疫“镜”都是错误提法。

  5.自相矛盾。如新闻标题《“疫”起同行,薪火相传》,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大敌,正运用一切办法来防御它,消灭它,怎可薪火相传?

  6.粗糙草率。如新闻标题《战“疫”邮我》,“战‘疫’有我”勉强通顺,而改成“战‘疫’邮我”则让人一头雾水。像这样因“疫”成病的病题时常见诸媒体。

  总之,要避免谐音式新闻标题因“疫”成病,就要反复修改,仔细推敲。“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好的新闻标题是改出来的,编辑记者要敢于对病题“动刀子”。毛泽东同志就曾亲自改写新闻标题,如有一篇材料题目是《大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变成绿树成荫、花果满山?》,毛泽东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前后对比,优劣自分。

  参考文献:

  ①刘保全:《新闻标题制作技巧百家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②左克:《标题鉴赏录》,新华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③彭朝丞:《新闻标题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4月第2版

  (作者单位:湖南日报社湘潭分社)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11月中】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