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6日 星期一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问号”也是一种建设性语言

2020-12-31 08:49:1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显峰

摘要:“问号”不是咄咄逼人的质问,而是基于理性认知的循循善诱。

  自媒体时代,媒体上不确定的“事实”很多,各种各样的观点也很多。好像都很言之凿凿,却又屡屡被反转。

  问题好像出在“不专业”上。但什么又是专业的呢?这似乎是个老套的话题。不过细思起来,有没有发问的意识、有没有发问的本领,恐怕是专业与不专业的一个分野。

  就拿当下媒体的评论说说。

  如果用一种标点符号来形容评论的感情色彩,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感叹号”。评论嘛,既然有“评”有“论”,大抵立场和倾向是明确的,要么肯定,要么批评,感叹号自然贴切。

  但感叹号包含的语气太直,这样的评论一针见血,甚至让人读得心惊肉跳,如果缺乏判断、看得不透,就容易把受众带入一种情绪的误区。写评论和谈心是一个道理,有的事情、有的人适合直来直往,但换个人、换件事情,这种“直”未必就有效果。

  那么,从感受和疑问说起,引发更多共鸣和思考,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同。受众有共鸣是一篇评论最大的成功。共鸣是情绪建设的基础。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问号”是一种稀缺的建设性语言。

  “问号”不是咄咄逼人的质问,而是基于理性认知的循循善诱。

  我曾经写过一篇评论《专家哪里去了》,获得当年度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评论针对的是一些伪专家屡屡搞出的“科学骗局”。大家都在批评公众的科学素养、政府的监管缺位和媒体无底线的推波助澜,我的第一反应是:伪专家遍地撒欢儿的时候,真专家为啥不站出来?于是,文章的标题跳了出来:“专家哪里去了”。

  当然这个设问是特定情况下的。我在文章一开头说:“如今专家遍地走,企业的产品推介会上,政府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电视荧屏上的养生节目里……满眼都是专家身影,充耳皆是专家声音,怎么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呢?”这个设问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是啊,怎么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呢?接下来评论马上笔锋一转:“但大家不知有没有这种感觉:每遇攸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发生,人们期待专家通过媒体给出权威解读时,专家却好像突然销声匿迹了。”这种基于理性的发问,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共鸣,只要关心这些事件的受众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么,他会期待这篇评论来回答“为什么”。

  评论的力量不在于作者的态度有多强硬,用词有多犀利,而在于语言的渗透力和逻辑的张力。这种渗透力和张力,有时恰恰来自发问的能力和问题的深度。你问得越透,受众代入感越深,作品的引导力就越强。

  在信息泛滥时代,“问号”是评论者当有的表情符号,也是专业媒体应当坚守的一种建设性语言。当媒体人心中有了问号,才可能把受众心中的问号拉直。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新媒体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下;原文标题为:“问号”是一种稀缺的建设性语言】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