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读书无捷径,必须靠身体死磕

2021-03-19 08:24:4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 林

摘要:有了“身体卷入”的劳动,才能将知识和思想内化,成为自己思想内涵的一部分。

  前几天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的微博,他谈到的读书方法我特别认同,他说:“尝试了‘千万种’阅读方法,最后发现高声朗读和逐字手抄经典著作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法。唯有身体卷入才是彻底和终极的记录和传输。”我转发时说:“读书方法,没有捷径,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只是不读书人编出来的读书神话。”

  邓教授所说的“身体卷入”,我的理解就是:别耍什么小聪明,别太相信脑子多么灵光,要下笨功夫,慢下来,全身心投入去读书,眼、手、嘴、脑、心、耳都要参与其中。身体卷入式的参与、沉浸带来的“自失感”,才能调动起读书所需要的高专注度,在身体联动中形成有效记忆。另一个读书的朋友说:不要指望知识平台的所谓“拆书”能帮你迅速轻松地掌握经典著作,唯一能掌握经典著作的就是和经典正面死磕,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读不懂就去看注释,再看不懂就进行延伸阅读。对,就是慢下来“死磕”,先慢后快,先涩后畅。

  一些知识平台迎合现代人的浮躁,教人如何“快速”读书,可是有效、有价值的读书,本来就是需要“耗时间”的,并且是不舒服的。舒服的读书,用充满诱惑的视听景观,让你“听得”很兴奋,“看得”很舒服,用他者的全媒体讲授(形象的图频声光)和技术装置(友好、便携、易懂、人性化),解放了你为读书本应有的身体投入,带来一种读书幻觉。没有应有的“身体卷入”,没有默读的孤独性和理性思考,无法慢下来细琢、细磨、细切、细磋,往往不能沉淀到身体中成为自己的知识积淀的一部分,仅仅是会迅速遗忘的“碎片灵光”。

  用哲学教授张一兵的话来说,所有真正杰出的思想家的观念,都是以特定的精神内居于生命对世界的意会体知之中。他们的言说和文本无不是生命对象化的结果,我们听他们的演讲和阅读他们的文本,只有像他们一样,以特定的方式内居于世界和生命的交融中,才可能真正意会式地“入境”于他们的精神世界。很多书一开始读不懂,很正常,别人毕生的积累,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你一读就明白,也太没有学术和思想含量了。做了充分的准备,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的问题意识、在思想谱系中的方位,有“身体卷入”的痛苦过程,才可能有所收获。

  “身体卷入”的另一个层面是“思想劳动”,读别人的书,不只是在复制中汲取别人的思想,而是要有自己的“劳动”。洛克把原初财产权定位于“通过劳动渗入占有自然存在的物品”,劳动很重要,附加了劳动,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读书也是如此,有了“身体卷入”的劳动,才能将知识和思想内化,成为自己思想内涵的一部分,而不是很快遗忘、外在的、工具化的“知识点”。

  前段时间看过关于“学习吸收率金字塔”的一张图,很有意思。被动学习,吸收率非常低,光听讲只有5%;光阅读10%;光听与看,吸收20%;示范与展示,30%。而主动学习才有高吸收率,主动包括:小组讨论,吸收50%;实作演练,70%;转教别人或立刻应用,90%的高吸收率。“主动学习”的内涵可以看作高度的身体卷入,通过身体的参与和劳动让思想涵化进入身体记忆之中。所以,我读完一本书,一般都会就此写一篇书评,或者融入课件中,用自己的话把那些经典的思想叙述出来,转教给学生。身体充分参与了“劳动”,而不只是看书时画线标重点,才能物质性地沉淀入身体。

  所以,我平常讲课时会特别跟学生强调,光听课没有太大用,即使当时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有很多收获,不去运用,也会很快遗忘。一定要去写,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并在写作之后用课堂所讲去反观自己所写,并与其他人的定作进行对比,才能有高吸收率。写作过程,就是充分的身体卷入和具象“劳动”。

  说实话,写作和读书都是挺“苦”的事儿,这世上从来没有单纯的快乐,没有不经过“苦”的兴趣和欢乐。不坐冷板凳,没有真正的思想和身体劳动,不自己去品去翻越晦涩难懂的大山,靠花钱让别人替你读、然后喂养给你,既没营养,更不会融入你的身体滋养你的思想。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