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国际新闻女性报道用词误区剖析

2021-03-23 08:24:3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陈效卫

摘要:由于男权社会、习惯势力、不求甚解以及“硬译”“死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新闻中女性报道用词长期以来存在着相互交叉的三个误区。

  在国际新闻涉及女性的报道中,用词错误时常出现。有的貌似尊重,实则充满了歧视;有的刻意强调,反而画蛇添足;有的望文生义、臆造杂糅,导致老幼不分、雌雄难辨。媒体应避免习焉不察,积非成是。

  “美女总理”,与颜值、性别没有任何关系的媚俗表述

  对女性的歧视,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有很多体现。其中,“遗孀”是最常见的一例,如网上2020年3月24日和2006年10月18日所刊《美国一老人服用磷酸氯喹死亡 遗孀称别信特朗普》和《巨额赔款再毁“9·11”遇难者遗孀们的生活》等。

  汉语中死去了丈夫的妻子,叫“孀”“孀妇”或“遗孀”。“遗孀”与“寡妇”同义,通常是在地位较高的人或者名人死后而对其妻子的称呼。这种貌似尊重的表述,实际上充满了歧视。“遗”字表达了占有的属性。一个人去世后,留下的物品叫“遗物”,留下的财产叫“遗产”。“遗孀”,在一定程度上是男权社会的产物,自身没有独立的人格,否则,缘何只有“鳏夫”而没有对应的“遗鳏”?

  与“遗孀”相比,“携夫人”这一歧视表述在近年来的国际新闻报道中数量激增,如某网站2020年12月7日所刊《川普携夫人演讲:我们没有输,决不妥协》等。

  “偕”表达的是“一起、共同”之意,“偕夫人”强调彼此之间的融洽,属书面语中的正式、庄重表达。而“携”含有主人、长辈带着家眷、晚辈幼小之意。“夫人”本是尊称,体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平等观念,而“携夫人”则让这一尊称与俗语错位混搭,带有主从不平等意味,且在正式场合强调“携”一动作也纯属多余。在社会文明进化到女士优先的今天,杂糅的“携夫人”就如同“偕老婆”“偕妻子”一样不伦不类,是语言文字的一种倒退。

  与其他很多文字错误相比,“携夫人”的发展趋势属标准的“正不压邪”。2018年公理力在其博客《再谈误用“携夫人”历史数据揭秘来历》一文中统计表明,“携夫人”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首次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987年7月19日和1984年5月16日。换言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两家权威媒体都没有这个错误的表述。

  “携夫人”之所以“后来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媒体对此不够审慎,甚至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如某网站2017年9月3日《特朗普携夫人再抵得州飓风避难中心》,正文使用了与标题不一致的“特朗普偕同夫人”;该网站2017年9月15日《特朗普携妻子赴佛州视察飓风灾情 向民众发放食物》,标题中不伦不类的“携妻子”与正文的“携夫人”更是大相径庭。事实上,一些媒体在拿捏不准时,不是从词源和文化角度追溯和探究,而是采用“从众”心态,以网上数量多少作为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遗憾的是,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时有“邪压正”的情况出现。其次,“偕”字尽管笔画较少,但不为大众所熟知。而“扶老携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再次,非权威媒体或文学艺术作品将“偕”错写成了“携”,并自造了这个表述后,其他作者不求甚解、照抄照搬,导致以讹传讹、将错就错。最后是输入法的误导。

  与“遗孀”和“携夫人”类似,“美女+职业”的表述本质上也是一种歧视。2012年至2020年,三家央媒分别刊发了关于三位不同职务女性的文章:《泰国美女总理英拉上任一年三次改组内阁》《阿联酋改组内阁 多位“美女部长”齐亮相》和《俄美女发言人:快记下来 别又是俄罗斯的锅》。这些标题中的“美女”,可以说与正文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与受报道者是否为女性都毫无关联:身为总理、部长和发言人,她们的职责是做好分内工作,而不是靠颜值去竞选环球小姐或担纲偶像剧女一号。

  很多记者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滥用“美女”二字,甚至不惜降低身架使用露骨语言、媚俗文风,无非是以感官刺激吸引阅读期待。如此虽赚足了眼球,却背离了国际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和中性原则。

  “女警花”,世上难道还有“男警花”不成

  汉语中有些词汇自身已含女性特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作者犹嫌不够,再加上刻意强调女性的字眼,就出现了“杜鹃谢豹子规啼”式赘余。

  某央媒网站2011年10月12日《全球女警花魅力大PK》和2014年8月7日《青奥警方安保推出宣传海报 女警花成吸睛亮点》两个标题中,“女警花”都犯了叠床架屋的毛病。每年三八节期间的报道,“女警花”更是满天飞。“警花”是对女警察尤其是年轻女警察的美称,“女警花”就成了结巴式表述“女女警察”,于理不通。

  “女巾帼”也犯了重复的毛病。2011年10月27日某报所刊《进步报刊抗日杀敌不含糊》一文,提到双枪女英雄冯淑艳时就使用了“女巾帼”这一不当的表述。“巾”是我国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帼”是其头发上配戴的饰品,如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等。后来就用这些妇女用的头饰和发饰来代指妇女,如“巾帼不让须眉”。

  与上述错误一致,网上还有很多“巾帼女”,如2010年9月20日和2020年4月12日分别刊载的《奥地利世界健美大赛 勇猛巾帼女将绝对震撼眼球》《巾帼美女这么强,世界拳王不堪一击》等。至于“巾帼警花”“巾帼玫瑰”等,犯的是同样错误。这些作者似乎把“巾帼”当成了“女性世界。”

  叠床架屋最为明显的是“女富婆”,如网上2017年5月19日和2002年1月21日分别刊载的《已经是女富婆了!美国这位女歌手坐拥5.8亿美元》和《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女富婆共坠爱河》等。

  在标题中出现的女性全称如“希拉里·克林顿”等,实际上也是一种赘余。希拉里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和卸任后,中文报道的很多标题一直都在使用“希拉里·克林顿”,如两家央媒2009年6月29日和2012年7月13日分别刊载的《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右肘骨折取消官方活动》和《杨洁篪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上述二例中,截取“克林顿”姓氏即可。

  西方人通常名在先、姓在后,标题为简洁故,省略名而保留姓。在视简洁为灵魂的标题中,使用全称显得特别另类。其他几乎所有外国领导人,在外事场合都使用姓氏,如普京、特朗普等。这一似乎是为读者着想的“善举”,徒然增添了标题的长度。追本溯源,原因只有一个:中文媒体编辑担心只使用姓氏,会与其曾出任两届美国总统(1993年-2001年)的丈夫比尔·克林顿撞脸。实际上,这种担心纯属杞人忧天。在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从未担任过国务卿的丈夫克林顿已是明日黄花。即使克林顿担任过这一职务,新闻有具体时间限定,也不会混为一谈。担心希拉里被其丈夫遮住了光环,说到底就是一种大丈夫心态在作怪,本质上也是一种性别歧视。唯一正确的选项是“国务卿克林顿”。

  年轻女“翁”,误将“海棠”当“梨花”

  涉及女性报道,还会出现诸多自相矛盾之处,诸如不分老幼、不辨雌雄、夫冠妻戴等。

  2019年3月8日某网站所载《史上最年轻亿万富翁出炉:美国女模特,年仅21岁》和2015年5月29日某报所刊《全球最年轻女亿万富翁成美国女首富》,都有关键词“年轻”“女”“富翁”。短短5个字,即暴露了两处矛盾:年龄上不分老幼,性别上不辨雌雄。

  汉语的“翁”指老年男性。上述错误是“硬译”和“死译”英文“billionaire”的后果。这类巨富(最初多是百万富翁“millionaire”)大都是白手起家的男性,且财富积累需要时间,因此“亿万富翁”“大富翁”等传统译法无可厚非。但-aire作为从法语借来的后缀,只表示“人”,并未明确性别,因此其外延可不断拓宽,涵盖拥有巨额财富的两种性别。在英汉词典更新周期较长的情况下,新闻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译为“亿万富豪”。这未必属上乘之译,但至少避免了“没大没小”“不男不女”的尴尬。2015年1月17日某网站所刊《全球女性亿万富翁286位 65%女富豪财产来自家族》,后部分“女富豪”进行了修正,但前部分仍沿袭传统错误,导致标题内一词两译。

  与“女富豪”的错误类似,“女王不是国王”的臆断同样是误译所致。2013年5月1日某报所刊《女王退位,荷兰迎来百年首位国王》一文,不仅标题自相矛盾、令人费解,正文也难自圆其说:75岁的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即位33年后,将王位传给其46岁的长子威廉·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国王由此成为荷兰自1890年以来经历三位女王之后的首位国王”。难道女王不是国王?答案绝对是肯定的。

  英语表达国王时有性别之分,即King为男性国王、Queen为女性国王(女王),这是英国女王长期执政的丰富实践在语言上的沉淀。英语表述“荷兰百年经历了三位Queen之后迎来了首位King”,含义清晰无误。此时,若将King补译为“男性国王(男国王)”,即可避免标题中前有“女王”后无“王”的矛盾。有些媒体注意到这一点,采用了增补,如《华商报》2013年1月30日《荷兰将诞生百年来首位男国王》、中国日报网2013年5月1日《荷兰新国王登基 为123年来首位男性君主》等。当然,King与Queen单独出现时,汉语表述都不曾出现问题。如英联邦国家的国歌,根据在位国王的性别分别译成《天佑吾王》和《天佑国王》。

  (作者为人民日报澳大利亚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