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谁消解了媒体的深度

2021-04-06 08:36:3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高金国

摘要:我们努力去弥补传统媒体的短板,求快,求鲜活,却丧失了自己深度、高度的基因。

  曾经被传统媒体奉为利器的深度报道淡出人们的视野,似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媒体人更多地关注“深度报道记者凋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便深度记者依然为数不少,“深度报道”也未必会更多、更出彩。它的消退,似乎就是为了成为新媒体时代“离去的背影”。

  深度报道曾经是传统媒体的不二法宝,是扩大影响力的利器。这个利器没有了,传统媒体还有其他更好的武器吗?武器一定还有,“更好”就难说了。快,不是利器,新媒体更快;活,新媒体更鲜活。新媒体除了很难“深”,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深度报道被消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采访环节上的“深度”首先被架空了。这种深度,可以称为“采”的深度。构成深度报道,前提是深入采访。在传统媒体时代,深度采访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新闻当事人和公众之间隔着一层一层的篱笆,难以直接沟通;公众想听、当事人想说,都需要借助媒体,才能实现“面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新闻当事人的深度采访,成了稀缺资源。

  新媒体的普及,粉碎了这种稀缺性。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可以迅速通过新媒体发声,不再把“记者的深度采访”作为唯一的传播中介了。比如“错换人生28年案”的当事人,在热点出现之后,都能通过微博、百度、抖音等渠道迅速发声。

  单方面发声,容易以偏概全,甚至颠倒黑白,毕竟当事人都会从自己的立场、角度出发,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记者采访,一般至少会保证“两方(正方、反方)见面”,并对当事人的说辞进行核实。这似乎是“深度采访”可以继续存在的重要理由——遗憾的是,这很难成立。主要原因,在于众多“吃瓜群众”的存在。这在中国留学生江歌被害案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手机、新媒体的普及,利益冲突的相关当事人可以同时发声,展开辩论,甚至互相攻击。很难说“真理愈辩愈明”,但有一点——大量存在的“吃瓜群众”,对事件真相的层层揭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吃瓜群众”有时的确不太理性,一边倒,偏听偏信。但众多的“反转事件”也表明,大部分网友是“善”的,不是“恶”的。他们可能比较单纯,听到某事后义愤填膺,指责当事人;一旦事情真相大白,发现当事人受了冤屈,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当事人。

  “吃瓜群众”还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前期猛烈批评当事人的网友,和后面支持当事人的网友,未必是一批人;但舆论的转换,让前者偃旗息鼓,后者则义愤填膺,开始发声。

  要说网络复杂,这是重要原因。它的偶然性太强了,跟天气一样难以琢磨。

  当事人发声,加上部分网友的分析,一定程度上成了深度报道的替代品。对读者而言,深度报道的意义在哪里?在于了解真相,看了“解渴”。当事人发声之后的网络舆论,即便无助于了解真相,对读者而言,“解渴”的功能也是存在的。何况,网友的分析,并非完全以“吃瓜”为目的;在“知乎”等网站上,一些专业人士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解读,甚至超越了媒体记者。

  从这个角度而言,被消解的不是深度报道,它只是换了“马甲”,在网络上以“当事人和吃瓜群众共同进行云报道”的方式出现了。

  对媒体而言,这显然不是好事。更大的问题在于,随着媒体融合的加速,记者的采访越来越“博”,也越来越“薄”了。“云报道”消解的只是“采”的深度;媒体转型中的失误,则存在连“思”的深度都被消解的可能。

  深度报道有两种,一种是采写有深度,一种是思考有深度、视野有高度。后者可以简略地称之为“思”的深度。

  “采”的深度被消解,“思”的深度就成了记者唯一可用的利器,也就是稿件要体现高度,要有宏观视野。但在部分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这一点恰恰被忽视了。我们努力去弥补传统媒体的短板,求快,求鲜活,却丧失了自己深度、高度的基因。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3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