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转型成功的媒体都是相似的”

2021-04-30 08:17:4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窦锋昌

摘要:在近年来关于媒体融合的文献中,“守正”和“创新”是两个关键词。

  2020年12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会评出了“2020年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这是此项目的第四次评选,在新闻业界和学界引发高度关注,也成为观察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期,研究会秘书处给我发来了十大案例中的两个案例材料,让我写点评意见。两个获奖案例分别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抖音号”和“三联生活周刊原创数字内容产品”。

  “四川观察”的母体是四川广电,“三联生活周刊原创数字内容产品”所依托的是一本纸质杂志。二者转型的路径虽然有很大不同,却也不难发现有很多的相似性。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曾经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把这句话借用到这里,我们可以说:“转型成功的媒体都是相似的,转型不成功的媒体各有各的原因。”

  一方面,转型要想取得成效,一定要积极求变。这是“创新”的一面。

  四川观察总编辑岳学渊在分享经验的时候说,做视频号的核心逻辑是要“和用户玩到一起”,而要“玩到一起”,就要改变原来“多个平台,一键分发”的模式,因为每个平台的粉丝构成、玩法是不同的,如果仍然套用一个内容“模子”,就会导致账号在所有平台上呈现出同一张面孔,收效甚微。

  “多个平台,一键分发”是早几年建设媒体“中央厨房”时提出来的,作为当下新闻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一键分发,忽视了各个不同平台的特点,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在宏观的整体的创新平台基础上,继续在微观的局部的小平台上,继续进行二次创新。

  在传统媒体时期,《三联生活周刊》一期杂志的营收就可以超过1.28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润高达5800万元。但是到了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危急关头,三联推出了“中读”客户端,把生产重心转移到了新的数字平台上,比较好地完成了平台转轨,依靠的也是积极求变的创新精神。

  总之,传统媒体要完成转型,需要在平台搭建、技术运维、生产组织、采编理念、呈现形式、考核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缺了哪一个环节,都可能功亏一篑。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出身的媒体要想转型成功,还必须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这是“守正”的一面。

  岳学渊在多个不同场合谈到四川观察“出圈”的时候,都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出圈的逻辑,其实就是广电的传统栏目逻辑”。比如四川广电一直所具有的新闻优势,是很多自媒体所不具备的,也是传统广电的一个得天独厚的特长。2020年11月,丁真在网上火了,许多自媒体只能跟着做一些边缘话题,但是四川观察第二天就派记者驱车十多个小时前往甘孜州的理塘,完成了对丁真的面对面采访,引发了全网的关注,有力提升了四川观察的影响力。

  这就是出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媒体应该做的事,在网络舆论场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岳学渊还提到,做四川观察的两个主要成员是两个非常资深的新闻人,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亚广联大奖等。在采编流程上,四川观察也是一样的“古朴”,不管时间多紧张,对所有稿件实施“三审三校”。

  抖音是一个以自媒体为主的平台,大量的自媒体不具备新闻采访权,所发布的内容真真假假、泥沙俱下,娱乐消遣有余而公信力不足。但是四川观察不同,正是从传统媒体身上所继承下来的若干做法,让四川观察在抖音平台上具备了独特的竞争力。

  三联转型的相对成功同样也离不开自己的传统媒体基因,它所创办的“中读”客户端,是一个“知识付费”类型的平台。这个平台上的内容“以精品自制”为主,和很多主打聚合的App形成了鲜明差异。这些自制内容和三联周刊时期形成的比较突出的原创能力是分不开的。

  总之,在近年来关于媒体融合的文献中,“守正”和“创新”是两个关键词。理论上,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真正在实践中既做到“守正”又做到“创新”的媒体还是少数,还需要进一步在行动中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