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人机协同”在全国两会现场报道中的实践

2021-05-13 08:39:4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巩晗

摘要:通过技术赋能、采编融合,新闻生产中的“人机协同”非但没有削弱“人”的角色,反而给新闻生产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新闻媒体中的运用已成为现实。在当下应用现状中,人工智能更多以“人机协同”即人和机器的协同式作业进行。在新闻生产的语境下,“人”指的是包括编辑、记者在内的新闻生产者,“机器”则包括“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还有“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设备”。依托技术平台的新媒体报道,很容易感知到智能化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其中,新闻聚合平台、短视频平台、微博的热搜榜等基于算法的智能化推荐机制,对记者在报道新闻现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两会报道中,现场记者是新闻生产中的重要一环,但在智能化报道背景下,现场记者和新闻编辑室的互动还存在进步空间。例如,对两会主要议程的呈现,各家媒体处于同一起跑线,要求现场记者“出新”,即重视首发和原创报道;此外,现场报道采集的内容往往需要后期处理,才能在传播上“出彩”。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国两会等重大报道中,“人机协同”从分发环节扩展到选题、策划、采集、编辑等多个环节。

  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新媒体5G+AI“智能创作机器人”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的实践,归纳“人机协同”的现场报道方式,分析在其影响下采编融合的新闻生产关系,并作出总结思考。

  技术赋能:“人机协同”丰富现场报道方式

  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新媒体报道中,“人机协同”为现场采访、新闻编辑、策划报道等多个环节提供“动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实践。

  1.“人+5G穿戴式设备”:丰富体验式现场报道的可能。传统影像呈现的新闻现场报道,录音、镜头等技术手段就是呈现人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体验。随着技术进步,感官体验的现场报道方式也有了更多可能。近几年,人民日报新媒体在两会报道中先后运用过AR、VR等科技应用,提供了沉浸式现场报道。

  在5G信号已覆盖人民大会堂的情况下,5G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也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亮相。作为“智能创作机器人”重要的外置设备,智能眼镜可实现拍照、摄像、扫一扫等功能,还可以在5G信号的传输下,通过后方“创作大脑”发起直播并实时监测。这种第一视角、第一体验的现场报道,是身临其境的现场报道的一大突破口。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推出的海报《今年两会的9个防疫细节》、Vlog《委员如何进行视频采访》等报道,补充了两会主议程之外的幕后细节,形成了“既有大远景、也有小特写”的全景式现场报道。此外,技术体验本身也可以成为两会现场新闻的一部分。人民日报微信发布的短视频《用智能创作机器人报道两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模拟评测博主的视角,用自拍、解说全景记录两会报道中的技术应用,也是一种体验式现场报道。

  2.“人+AI智能剪辑”:替代部分基础技术操作。新媒体呈现的全国两会等重大仪式报道,存在一组张力:现场直播是伴随现场仪式按照时间线播出的,是“线性报道”;而移动优先的新媒体报道,又需要打破“线性报道”,从中挑出用户关注的重点、生产碎片化内容,开展“非线性报道”。因此,人民日报新媒体探索出“一个直播+多个碎片短视频”的“一线多点”报道方式。

  2021年全国两会现场,AI辅助剪辑在“一线多点”的报道中替代了部分基础性技术操作。例如,AI将现场音频识别成文字,这些文字将作为初步判断新闻价值的原始资料。通过点击所需文字,就自动截取并下载对应的视频片段;在5G信号的支持下,大文件可以迅速回传后方,经审核后发布。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在开幕会、总理记者会等多个直播中,都实时跟进发布用户关注的重点片段,前后方联动,实现了多个全网首发报道。

  这个过程中,“智能创作机器人”代替了原本需要人工结合看、听、写等高强度技术操作。这使得新闻工作者有更多精力去判断新闻价值、采写新闻文稿、核实关键事实、完成发布等,这实际上是强化了新闻“把关人”的角色,通过更好地控制、选择和生产新闻内容,满足对新闻现场“出新”的报道需求。

  3.“人+AI智能工具箱”:提升新闻再生产效率。新媒体的新闻再生产,就是在原有新闻的基础上,结合声音、画面或文本等表现手段,通过组合、解读、配乐、艺术化创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的再升级。这个过程需要发挥人的策划、导演思维,同时需要有技术支撑。2021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智能创作机器人”内置的AI添加水印、AI识别字幕、AI添加片头片尾、横屏转竖屏等智能工具被频繁使用。借力这些智能工具,短视频《3分钟回看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话很暖心》迅速从直播中处理原声字幕,在现场直播结束后3个小时内完成并分发。主题短视频《听!两会声音微纪录》在今年最后一场“委员通道”直播过程中同步采集画面,穿插穿戴式设备拍摄画面,通过AI智能工具箱完成字幕添加、产品包装,在直播结束后1小时内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布,成为人民日报新媒体今年两会现场感最强、智能生产环节占比最高的主题短视频。

  人和智能工具的互动,降低了技术操作的门槛,减少了新闻产品前置准备工作的时间,直接让新闻生产者集中精力去制作一批精细化、风格化的新闻产品,让新闻产品有更多“出彩”的可能。

  采编融合:“人机协同”重塑新闻生产关系

  “人机协同”不仅影响新闻内容生产,也影响新闻采编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机器”的介入模糊了现场记者和后方编辑的分工边界。

  1.改变了现场记者的单一报道角色。在全媒体时代,现场记者不仅需要采集信息、调查事实、传播内容,还同时担任摄像、摄影、剪辑、编辑、出镜记者等多重角色。借力“智能创作机器人”可以丰富现场记者报道方式,强化“现场”的优势,此外还为现场记者赋能,例如做海报、初步剪辑、加字幕等操作也可以由记者完成,从而让记者的优势更强,也补上“弱于编辑”的短板,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

  2.实现编辑触及新闻现场的可能。以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虽然后方编辑不在新闻现场,但借助“智能创作机器人”对现场直播信号的碎片化剪辑,能在不依赖记者的情况下完成现场新闻的远程报道,弥合了前后方在物理空间上的差异导致的报道“时、度、效”差异。这实际上是后方角色的延伸,让编辑也可以承担部分“现场记者”的功能。

  “人机协同”让记者和编辑的职能分工有了更多可能性,智能化新闻生产呼唤全面发展的全媒体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内容处理的简单操作,而是用更多精力去捕捉现场的亮点,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挖掘现场报道的深度、广度,从而从“人”的层面真正实现“采编融合”。

  启  示

  在新闻生产流程中,“人机协同”非但没有削弱“人”的角色,反而给新闻生产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采编过程中运用策划和导演思维、当好新闻把关人。透过本次“人机协同”报道实践,得出四点面向未来的启示。

  1.“人机协同”报道有更多场景应用潜力。以5G+AI“智能创作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生产工具,除了运用在人民日报新媒体的日常报道中,还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证明“人机协同”报道可以走出新闻编辑室服务现场报道,为现场新闻报道提供新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提升现场记者的报道效率、增加新闻产出。

  2.“人机协同”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团队。无论是现场报道还是后期制作,都需要技术运营为智能化新闻报道保驾护航。还需要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更新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适应不断变化的报道场景。此外,要充分利用好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红利,利用和开发可穿戴设备,扩展智能设备新的形态。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传统新闻报道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例如照相机、摄像机数据的实时传输等。

  3.“人机协同”呼唤新闻工作者的观念变革。媒体智能化发展的未来,要依靠“人”与“机器”的共同进步。从新闻从业者角度来说,“人机协同”报道的关键还在“人”。当“人机协同”成为一种常态工作模式时,人的想象力、创造力被空前解放。技术赋能,内容为本。一方面要重视智能化技术,学会因势利导,寻找技术和内容报道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智能化技术“节约”出来的精力,更主动发挥人的创造性。

  4.让人工智能贯穿新闻采编全过程,助力“信息流通”和“价值共鸣”。“人机协同”的新闻生产运用的方向,不仅是一次新闻编辑部内部生产方式的优化,更是一次提升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未来的“人机协同”报道,在“人”的层面,要更加重视智能生产下新闻内容面向用户传播的价值观;在“技术”层面,要打通新闻生产全流程全要素,实现从“人机协同”向“人机融合”的发展转变,让信息要素流通更通畅、价值共鸣更响亮。

  参考文献:

  [1]彭兰.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2]黄旦.“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J].国际新闻界,1996(4).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4月下;原标题为:“人机协同”在全国两会现场报道中的实践——以人民日报新媒体5G+AI报道为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