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善用“思维转折字”驾驭评论写作

2021-05-19 08:39:2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林

摘要:怎么把思维往前推进?怎么打破惯性?需要“转折字”帮忙。

  给学生讲批判性思维课程,我会讲到“思维转折字”的批判性对话效果。思考问题时,我们常常容易被人带节奏,被鸡汤封闭思维,被自己的惯性框架左右,跳不出来,找不好新角度。而批判性思维需要一种“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跳出惯性框架去质疑”的能力。怎么把思维往前推进?怎么打破惯性?需要“转折字”帮忙。

  “思维转折字”包括:等等,我不知道,我得查一下。前提是什么?来源是什么?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事实还是“说辞”?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句话的背景和语境是什么?然后呢?用同样的论据能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些“转折字”能起到一种陌生化的间离效果,是阻止自己思维滑向惯性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停下来,用事实和逻辑去审视一下,避免接受一种“无思的答案”。当我们使用这些“思维转折字”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

  掌握“思维转折字”,也能很好地驾驭评论写作的结构。在文章段落中,“转折字”就是连接段与段之间、体现段落关系的关键词。比如,“然而”这个词,一个段落的开头出现了“然而”,我就知道了,这一段与上一段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这种“转折字”非常重要,就像一个路标,清楚地告诉读者自己的论证思路,论点之间的关系,怎样一步步地得出结论的。

  这种“转折字”最大的好处是让文章的逻辑非常清晰,段与段之间联结得非常紧凑,有节奏感,不会让读者走神或者产生阅读“短路”和障碍。替读者节省时间,不需要费力去猜你的逻辑关系。新媒体时代,读者是比较难侍候的,他们有太多的选择,读得不顺,他就会放弃阅读。读者阅读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回头阅读”“不看第二遍”,你必须保证你的写作让读者读得很流畅,一遍就很顺畅地读下去,把时间花在品味你的观点上,而不是耗在理解你段与段关系的结构迷宫中。

  加这个“转折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担心思维会飞出你的掌控,一切都在你的掌心,“转折字”转来转去,总会转回来的。读者会顺着这个路标,找到你的逻辑,最后找到回家的路。

  鲁迅的评论,一个特点就是善于使用“转折字”。有人这样评论鲁迅的文章:他的笔常是扩张又收缩了,仿佛放风筝,线松开了,却又猛然一提,仿佛开水流,却又预先在“下”流来一个闸,一张一弛,使人的精神有一种愉快。读者的思想,先是随着驰骋,却终于兜回原地,也是鲁迅所指定之所。

  鲁迅是用什么方法取得这种效果的呢?评论家李长之认为,秘诀就是鲁迅对“转折字”的妙用。他用什么扩张人的精神呢?就是这些词:虽然,自然,然而,但是,倘若,如果,却,究竟,不过,譬如,而且。这些“转折字”用一个,就引人到一个处所,多用几个,就不啻多绕了几个弯子,这便是风筝的松线。可是在一度扩张之后,他收缩了,那时他所用的,就是“总之”。你看,一下子就收回来了,借用“转折字”,收放自如。

  “转折字”其实就是你文章结构的框架,一方面,另一方面,然而,总之,这就是框架。你在搭框架的时候,就是构建层次和关系,怎么体现关系呢?就是这些“转折字”。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转折关系,有了“转折字”,文章不会写废话,也不会出现逻辑上的断裂,因为逻辑一断裂,你就不知道一段开头那个“转折字”写什么了。开头那个“转折字”,就是提醒你要想想跟前面的关系。

  “转折字”也可以提醒你,写文章不能太绕弯子,就像风筝的线不能放太长,放太长了,容易绕着,容易断了,容易收不回来。一篇文章,用两个“然而”,说明你文章绕了两个弯子,可能就让人费解了,回路太多,读者的理解就跟不上了。我建议,一篇评论最好就用一个“然而”转折一下,不要超过两个“然而”,超过两个,读者就觉得太绕了,步子跨得太多,想得太远,扯着了。

  用“转折字”,逻辑尽可能简单直接,不要有太多的回路。一篇文章如果需要借助太多的“转折字”,说明逻辑不太顺,需要化繁为简,在结构层次上做减法。“转折字”就像写作者的一个拐杖,可以很好地帮你理顺逻辑,如果你的逻辑很清楚,是可以不用这个拐杖的。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5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