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舆情回应中的“代入感”陷阱

2021-05-28 08:24:3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高金国

摘要:舆情的“情”,既可以指“情况”,更可以指“情绪”。

  今年4月,“特斯拉车主车顶维权”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仔细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你会发现,特斯拉的被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事件的“不恰当回应”引起的。

  4月19日上海车展上,一位女车主站在车顶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最终因为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客观地说,女车主的维权方式确实有不妥的地方;但受众似乎完全无视了这一点,而把目光聚焦于特斯拉“不妥协”“不答应”之类的回应上。

  一开始我以为是特斯拉的回应出了问题,比如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站在了和消费者对立的立场上;后来仔细阅读特斯拉的几个声明,发现并非如此。

  在回应内容上,特斯拉还是比较谨慎的。为什么很多受众还是感到自己被冒犯,认为特斯拉太傲慢?根本原因在于,出现这类事件之后,左右舆情的,不是文字声明,甚至不是事实真相和当事人的态度,而是情绪。

  我一直认为,舆情的“情”,既可以指“情况”,更可以指“情绪”。

  如果把舆情作为一种情绪来应对,当事方就必须正视一个问题:代入感。这意味着,你面对的不是单一的消费者、某个具体的当事人,而是一个模糊的、扩大的群体。

  有人投诉,如果只是私下交流,那是你们双方的事情,不牵扯第三方,不影响其他受众;一旦事情成为舆论热点,形成了舆情,那你面对的就不是单一的、具体的消费者,你说的话就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公众。

  “诉求不合理”“强烈拒绝”“非理性行为”之类的辞藻,在企业看来,针对的是单个的、具体的消费者。但其他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把自己“代入”事件之中。企业指责一个人,等于指责了无数人。

  为什么有人说,“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因为别人会对某种行为产生代入感,从而尴尬。明明两个人吵架,第三方忽然“加入战团”,成了三人对骂,就是因为第三方产生了“代入感”,认为某人不是骂对方,而是指桑骂槐骂自己。

  代入感,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更是一种传播学现象。然而,面对舆情,很多企业对此完全无视。所谓“态度傲慢”,无非就是:“我说的是他,关你何事?”

  关注维权事件的网友,都会有意无意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受众的代入感,绝大多数是作为“消费者”代入。虽然也有一部分受过“过度维权”之苦的企业界人士会把自己作为“被维权企业”代入,但毕竟是少数。

  “代入感”是把“双刃剑”。面对突如其来的舆情,利用好了,它能让当事方获得充分的同情;利用不好,则会引发消费者的反感甚至抵制。仔细想想,很多举起“维权”大旗的消费者,事实上就是利用了“代入感”,让受众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被侵权的是我,会怎样”,从而引发关注。

  无视“代入感”,即便义正词严,甚至有理有据,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在情绪主导的舆情之下,事实真相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态度。

  态度问题,并不意味着一味妥协,毕竟过度维权、非法维权的事情确有发生。企业在处理此类舆情时,首先要诚恳地宣示态度——生命第一,对安全问题怎么强调、如何挑剔都情有可原、可以理解;其次是具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既然你说车主的诉求不合理,那你有哪些“合理”的办法;第三,则是站在全体消费者而非单一消费者的角度,陈述自己的“原则性问题”,做到有理有据,就事论事,不扣帽子。

  受众会天然地把自己作为消费者代入,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企业或者商家,无论是否有理,一旦形成了对“消费者”这一概念的冒犯,基本就冒犯了所有受众,舆情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0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