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灾害类事件新媒体直播报道探究

2021-06-01 08:38:1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朱辛未

摘要:在众多新闻事件中,灾害类事件往往兼具突发性与持续性的特征,这对新闻媒体的报道提出了挑战。

  相较于一般新闻事件,灾害类事件往往兼具突发性与持续性的双重特性,更加吸引受众关注。然而客观情况是,灾害的级别越高,报道的难度往往越大,对新闻媒体与从业者的要求也越严苛。因此,在对灾害类事件尤其是重特大灾害的报道中,中央级媒体(以下简称“央媒”)通常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而直播作为此类事件中常用的报道手段被央媒广泛运用。通过直播,媒体可以尽早发布突发事件现场消息,发挥传递事实、实时播报的作用[1]。而当包含央媒在内的传统媒体将触角延伸至网络空间,直播报道的样态被同样引入央媒新媒体端,网络直播的及时性、便捷性、立体性等优点使其迅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2],成为新媒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我国三大央媒之一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新媒体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为例,以发生在2020年年中的长江流域特大洪灾为观察事件,分析央媒新媒体端在灾害类事件中的直播报道特性与效果分析。

  央视新闻客户端抗洪直播的报道特点

  由于本次长江洪灾主要集中在2020年7月,故笔者选择整个7月作为观察周期,对央视新闻客户端与洪灾相关直播报道进行梳理,以下统计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分析的基础:

  表:内容类型统计表

  通过对央视新闻客户端抗洪相关直播类型及内容的梳理,笔者认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场为“鲜”,现场探访是绝对主流

  分析统计数据可知,在整个观察期内的183场与洪灾相关的直播中,尽管内容类型多元,但现场探访类直播所占比重为81.97%,具有绝对优势。

  相较其他直播形式,现场探访类直播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报道,突出一个“鲜”字:以最快速度,在最近距离,将最新发生事件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由于直播的大主题是抗洪抢险,其本身就具备突发性与不确定性,往往还伴随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现场探访类直播在满足时效性的同时保持了事件临场感,符合主题特性与受众心理期待,成为相关直播中的绝对主流。

  2.多元并举,形式与来源的拓展创新

  多元化,是央视新闻客户端本次抗洪直播报道的另一重要特征,它涉及形式与来源两个层面。

  在形式层面,除现场探访外,如慢直播、航拍、抢险官兵水下作业的第一视角及主观镜头“扫街”等形式都得到了大胆应用。其中,慢直播例如“慢直播:河南小浪底泄洪中,现‘黄龙出库’景象”等,这通常被用作大场面的全景展示,其应用主题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与视觉壮观性。

  此外,特殊视角的使用也使直播报道的感官体验更为丰富独特。如在直播“特殊镜头第一视角,贴身看战士们抗洪”中,记者将摄像头置于抗洪战士身上,从而给予受众“主观视角”体验,进一步深化了抗洪一线的临场感。又如在“独家直播:湖北黄梅降水量破历史极值,城市内涝严重”中,摄像机镜头被安放在冲锋舟上,带领观众随着救援船只的前进走进内涝严重的市区。在此基础上,记者放弃了一般的出镜做法,而是只将自己的声音作为对画面的解释和补充,最大限度地为受众呈现受灾地区的真实场景,直播效果良好。

  而在来源层面,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相关直播也体现了多样化选择的特点。直播的发起者并不局限于总台记者,地方媒体记者甚至靠近现场的普通受众都能够成为直播的发起者,这充分发挥了突发事件第一目击者的作用。除外景类直播外,有关省份的防汛发布会,以及如《新闻1+1》《面对面》等央视新闻频道重点节目的抗洪相关报道都会并机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直播。通过对直播来源的拓展,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抗洪主题的直播中不仅涵盖真实生动的抗洪一线展示,也涉及权威信息的发布以及对民众关注重点的详细解读,真正做到了展细节、安民心。

  3.灵活随机,更快速度与更多细节的提升

  在本次央视新闻客户端对抗洪的相关直播中,新媒体灵活随机的特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较总台的传统播出端——频道(大屏),新媒体端(小屏)在直播编排上更为灵活。一方面,从直播预告登录相关页面到直播开始最快只需十余分钟,为直播提高时效性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对比大屏的“线性叙事”,小屏拥有“多线叙事”甚至“非线性叙事”的优势,可在同一时间上线多场直播。这严密契合了抗洪一线灾区范围广、灾情易多发等特点,并将选择权交给了受众。

  此外,新媒体端的灵活性还表现在直播时长上。由于大屏线性节目编排的限制,直播报道的时长一般固定且时长较短,通常只能在某一固定的空间点位进行几分钟的总结性介绍,受众只能接受较为简短的信息。而在新媒体端,直播时长则较为灵活,普遍在半小时以上,且直播时长可随现场情况进行弹性控制。由于网友评论可实时反馈,直播中记者甚至可以根据受众关心的问题及现场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直播内容与时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展示更多现场细节提供了可能。

  央媒新媒体端在灾害类事件中的直播效果比较及原因分析

  在上文中,笔者对央视新闻客户端本次抗洪报道直播的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此为基础,下文将分析现阶段央媒新媒体端在灾害类事件中的直播报道效果,并探讨其原因。

  1.纵向简化、公信力平移,央媒声量指数级扩大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央媒声量的指数级扩大是央媒新媒体直播所带来的最突出效果,究其根本,可总结为“纵向简化”与“公信力平移”两方面原因。

  纵向简化可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媒体内部的审查流程简化。前文提到,央媒新媒体端突破了传统大屏端的线性节目编排逻辑,更宽容的节目编排与更灵活的时间弹性,为新媒体直播的审查流程简化提供了便利,而这种内部流程的简化使得新媒体直播“随时都可开,随时都能开”成为可能。

  纵向简化的第二个层面是信息提供者与受众之间信息传递过程的简化。一方面,网络空间的传播特性倒逼央媒“说人话”,更接地气的直播语言范式拉近了出镜记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直播发起者的多样化使“观众”与“记者”的身份区别更加模糊,心理区别的淡化无形中增加了传递方与接受方的亲近感,传播路径进一步简化。

  如将“纵向简化”视作央媒新媒体端发声传播快的保证,那么“公信力平移”则是声量大的前提。由传统大屏端到网络新媒体端,央媒将自身的权威公信力进行了平移。尽管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使网络信源变得多样,但良莠不齐的信息提供者本质上增强了受众对于权威信源的渴求。以此为契机,央媒自身具有的公信力被成功平移至线上空间,在网络扩散性传播的加持下,最终实现央媒声量的指数级扩大。

  2.内容稀释反哺乏力,央媒新媒体直播传播力的圈层困境

  在央媒声量指数级扩大的同时,央媒新媒体端直播也呈现出内容稀释、反哺乏力的传播圈层困境。

  传播圈层的困境是多重的。一方面,在媒体内部,作为新兴事物,尽管新媒体端能够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但大屏对新媒体端内容的选择依旧相对保守,许多优秀新媒体直播素材难以实现“破圈”,造成“反哺”乏力。另一方面,在媒体外部,受移动端普及率不均衡、媒体接受偏好不同等因素影响,新媒体直播的受众相对固定,要洞穿非新媒体受众群体的圈层,难度极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媒体直播处于“孤芳自赏”的境地。与此同时,更长的直播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直播内容的信息密集度,因此网络直播难出精品。于是,大小屏之间、受众与非受众之间,内容资源的自由流动难以形成,圈层困境更加明显。

  结  语

  在本文中,笔者以央视新闻客户端的2020年洪灾直播报道为切入口,总结现场探访为主流、形式信源多元化以及灵活随机的三大央媒新媒体直播报道特征,并进一步将其传播效果总结为央媒声量指数级扩大及处于圈层困境这两大方面。本文为观察央媒新媒体端的报道行为提供了一个窗口,也为未来针对央媒的其他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蔡萍.突发事件中新媒体直播如何发力[J].视听纵横,2019(6):78-80.

  [2]梁嘉诚.论突发新闻事件中的网络直播报道[J].传播力研究,2020(5):186,188.

  (作者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9期;原标题为:灾害类事件新媒体直播报道探究——以央视新闻客户端抗洪报道为例】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