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1日 星期日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如何培养新闻传播本科人才

2021-09-22 14:44:2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李彪

摘要:本文以第四轮学科评估B以上的24所新闻传播院校的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习实践、人才培养特区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目前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当今社会,新媒介技术风起云涌,新文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概念不断冲击新闻传播教育话语体系;同时,新闻职业认同和职业召唤力对新闻传播学子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另外,国际舆论场中话语权西强东弱的格局并没得到根本改变……鉴于国际、国内新形势以及传媒业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等因素,急需“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1]。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需要在观念、机制、路径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与教育改革成果的直接体现,通过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可以俯瞰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总体设计,对了解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情况,掌握脉络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将第四轮学科评估B以上的24所新闻传播院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材料主要为2019级或2020级新闻传播院校各主要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国内主要新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

  整体看各主要新闻院校的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融合”成为基本的教育理念。从培养目标来看,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视应用,注重实践,培养“能说、能写、能做”复合型“全媒体”新闻传播及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2];从课程体系与设置来看,随着新文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化新闻传播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成为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基于学生个性与兴趣,因材施教,通过课程模块及课程包的设置,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选择权,以此建立更为完善和个性化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从教育改革方面来看,各主要新闻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跨学科、跨语种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成为主要改革和实验方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系统化、体系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培养目标:技能-素养-价值观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培养目标作为学校定位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产物,是各新闻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和方向,主要包括思想素养、技术能力、学术综合水平三部分。在思想素养方面,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坚持职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具有全球视野和国家、社会责任感是各主要新闻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在技术能力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重点,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必要素质;在学术综合水平方面,拥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同时,构建更为完善和开阔的“新文科”知识体系,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总体来看,培养有觉悟、有能力、有技术的新时代新闻学人才[3],成为各主要新闻院校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二)专业设置:细化及跨学科合作

  在专业设置方面,目前国内各主要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培养开设的专业主要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主持、编辑出版、网络与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等多个方向,专业设置从传统媒体领域逐渐向媒介融合领域探索发展,且专业细分趋势明显。具体来看,新闻学、广告学及广播电视学三种传统新闻传播专业仍占据专业设置的主流地位,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近年来专业规模快速扩张,发展潜力较大。同时为适应新文科建设及现实需求,专业细分,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等,及与相邻学科如艺术、法律、经济等跨学科合作,成为专业设置改革的重点。

  (三)课程建设:不同院校与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较大,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各主要新闻院校四年总学分多数介于140—180分之间,专业课程学分占比过半。1883个非实习实践课程样本中,新闻传播主体理论及技能课程仍为各新闻院校课程设置的主体,分别占到总课程样本的33.51%(631个)及34.84%(656个)。具体到不同学校及不同专业存在一定差异,从学校来看,如华中科技大学较为注重业务技能培养(39.65%),浙江大学则较为注重理论知识培养(44.24%),而中国人民大学的课程设置则体现了该院“兴趣—专长”的教学导向,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课程可选择范围较大;从专业来看,传播学专业与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四个专业相比更注重理论课程,这既与专业本身性质相关,也与传播学专业设立历史相对较短,专业边界较为模糊,与业界沟通交流时间较短有关。

  就新闻传播理论课程而言,作为中国新闻学科知识体系基础的概论类及史论类课程为主要理论课程,除此类课程外,理论课程的学科壁垒被打破,跨学科知识融合趋势明显,社会学、法学、艺术学及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逐渐被吸纳进新闻传播课程体系中,构建起多学科间彼此增益的课程知识体系;就新闻传播业务课程而言,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像为业务课程的前五位,由此可见传统的“采写编评摄”技能仍是新闻传播教育中业务教学的重点。同时,为了顺应媒体融合及大数据信息发展,一方面,大数据分析、移动新媒体软件开发、全媒体整合传播、信息管理、跨媒体实验教学等新兴媒体技能课程开始涌现;另一方面,多数学院开设了细分领域的新闻报道课程,如财经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报道、数据新闻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与业界的融合对接,回应和满足现实需求。

  (四)实习实践:固定时间与专门学分,解决教育与业界脱节现象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实习实践也成为各主要新闻院校课程设置的重点。这类课程主要包括社会调研、专业实习、校内工作坊、专业比赛及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其中,专业实习为各主要新闻院校这类课程设置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专业实习时间多安排在学生掌握技能较为全面的第七学期或相对应的暑假及小学期,一般为4周到12周不等。通过进入业界进行实践,学生熟悉所学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业界动态及需求,为将来就业和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课程的设立一方面代表了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创新——面临知识更新和技术挑战,做中学、学中做[4];另一方面构建了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业界之间的良好互动沟通机制,为解决教育与业界脱节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手段。

  (五)人才培养特区建设:跨学科与跨国两种模式

  在各主要新闻院校特色改革方面,特色人才培养项目设置成为重要一环。项目设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法学双学士班等,一类为响应“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中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的要求所设立的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项目,如暨南大学的国际新闻全英班等。相关项目多采用学生自愿参与选拔的机制,在给予学生充分选择自由权利的同时,也通过选拔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最大限度利用学院内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全能型传媒人才。

  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定位困境:他学科与本学科、学界与业界的关系定位不清

  新文科作为新时期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讨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5]。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学科的多元交叉地带,其学科主体地位可能为外学科的近邻所冲击[6],但学科内在核心价值被隐秘侵蚀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作为以专业教育为培养重点之一的学科,新技术和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传播教育进一步面临如何在学界与业界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评价:评价模糊、缺乏符合新闻传播教育特性的统一标准

  从学科主体地位建构和学科建设来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经历了早期借鉴美苏的新闻教育模式到如今立足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主流价值,坚持自身道路选择和历史使命的过程。具体来看,一方面在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上在不断调整,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项客观标准,以及“社会服务贡献与学术声誉”这一主观指标;另一方面,各校从培养理念、培养方法、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各种探索与尝试,在专业调整、教材编写和培养方案设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仍存在定位模糊、学习型改革较少、课程间衔接不佳等问题。

  (三)合作机制:院系之间各自为战,与业界也沟通较少

  与新闻传播教育相对应的,新闻机构和新闻生产都正在进入“液态”阶段,与传统新闻从业者相比,当前新闻人才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非新闻机构的新闻人才需求量增大,且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专业新闻机构对新闻人才的各方面素养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这一情况下,各高校开展了对实践教育方面的探索,例如引进实践能力强的媒体人才,开设实验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媒体实践活动等,但是,各校探索仍存在考核和管理制度大多流于形式,现有实践教学设备老化且使用率低下,媒体与院系合作缺乏制度设计,主要靠人脉关系随意组合等问题[7]。为应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国家层面主要提出三个制度性安排,即“部校共建”办学模式,教育部与中宣部联合下发“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教学内容[8]。而落实到人才培养层面,必须打破既有新闻传播教育的桎梏,在多元框架下聚集不同院校、专业、行业和国别的力量,构建跨学院、跨专业、跨行业、跨国界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驱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优化提升的三个路径

  (一)强化新闻传播人才顶层设计和操作路线图

  结合以上的调研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还停留在“小步快跑”的阶段,改革的频度和时间间隔明显比大众传播教育时代要快、要频,但多是细枝末节上的改动,缺乏一个统合的人才培养战略设计,虽然在国家层面对新闻舆论人才进行了顶层规划,但相对比较粗化,只是原则上的要求,而教育界并未形成有效的共识,各家闭门造车,没有可以直接执行的操作路线图;二是这几年业界变动剧烈,新的技术和业态都在变化,而新闻教育试图根据业界的变化,实时响应业界的人才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节奏,个别院校一会儿培养主播人才,一会儿培养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媒体人才,很容易被带偏了人才培养的大方向,造成课程设置过于细化和碎片化。

  (二)加强教育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完善

  为更好地回应实践界的关切和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界一直在不断探索,一些院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初步回应了新闻教育“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但对“培养什么人”莫衷一是,这恰恰是人才培养的评价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人才培养学科内部重构的方向和标准何在?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外部拓展与学科自身合法性问题?如何处理新文科与旧知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平衡关系?这些改革困境和疑惑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评价问题。

  工业化时代新闻传播毕业生主要流向报社、电视台等媒介组织,目前毕业生流向多元化,反推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也多元化,需要面向未来进行统合化的人才培养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完成生态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后,需要自身进行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更需要在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将共识和模式具化为更清楚的指标,通过全球性调研及与国际一流学科对标,启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和开发,着力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基本理念是:坚持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舆论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理念和原则,涵盖职业信念与理想、伦理与精神、理论与知识、实务技能、外语水平、交流能力、领导力等多级指标,这一体系的建立为全媒体人才培养提供基本标准和行动指南(周勇)。

  (三)固本清源:保持人才培养的定力,兼顾学科的敞开性和间性

  人才培养必须回到初心,这个初心是学科的初心也是教育的初心。当前无论是新闻业还是整个世界都处在急剧的变动之中,大时代要保持真定力。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熟谙新闻传播规律、服务党的新闻舆论事业的专业传播人才。基于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固本”,这个“本”就是新闻传播学科的独特性与其他学科的间性,在人才培养上就要保持基本的定力,映射到课程设置上就必须注重新闻史论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历来重视新闻史论的教育,一直有“史论立院”的基本科研共识和人才培养理念共识,在人才培养上也是秉承“固本”优先,推出“新闻传播核心课程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基础课(主要是史论课程),强化基础史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教案的提升。当然,固本并不是排斥创新,这几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一些人工智能新闻方向的新课程课包,构建人才培养的定力与敞开性平衡的新模式。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编号:20&ZD31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8.

  [2]李麟学,李凌燕.主流融合、特色交叉——全媒体视野的新闻传播学教育[J].青年记者,2021(03).

  [3]王润泽,徐诚.守正创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变革方向[J].出版广角,2021(07).

  [4]陶建杰,林晶珂.技能、知识与素养:中国新闻传播本科人才的培养现状与现实回应[J].新闻与写作,2020(07).

  [5]蔡斐.学科赋能、跨界驱动与人的回归——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中国编辑,2021(04).

  [6]胡百精.大学现代化、生态型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2).

  [7]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05).

  [8]邓绍根,李兴博.百年回望: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6).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7期;原文标题为: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路径】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