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产经新闻“内卷化”现象及采编痛点

2021-10-14 08:58:0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肖郎平

摘要: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是媒体综合实力的标志性体现,而这正是产经新闻的问题所在。改变这一“内卷化”现象,需要解决相关采编痛点并从内外部建立对应的配套机制。

  产经新闻作为经济新闻的子类型,在新闻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度都不是很高,相关研究非常薄弱。就媒体机构来说,似乎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持续提高产经报道水平,导致其文本形态陷入低水平徘徊的陷阱之中,无法承担起对应的媒介公共责任。

  产经新闻“内卷化”的尴尬

  要判断当前产经新闻发展状态,就要先对其产品形态分类,以便作为衡量依据。本文将产经新闻文本形态分为动态资讯、核心亮点、精彩故事、深度分析、全景观察等五类,这五类虽然不是严格的线性演化关系,但呈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区别。

  资讯是产经报道最低级形态(专业资讯服务交易例外)。有相当多的产经新闻只能称为活动简报,有人甚至一键复制就能完成。大部分具备职业素养的记者努力一下即可做到寻找核心新闻亮点,突出某个要素,在资讯基础上实现初次升级。

  在经济新闻故事化方面,华尔街日报是业界翘楚,该报明确指出:“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1]

  从经济新闻史来看,深度分析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性要求。解释性报道产生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不知所措的民众急于寻找答案。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1年中国入世等重大事件,则刺激了中国受众对经济深度分析的需求。

  全景观察是产经/经济新闻难以企及的最高境界,它糅合了故事、深度分析和时代大背景,以小见大,通过某个窗口折射或定格国家发展的历史景象。

  如何评价当前产经新闻报道现状?我们可以把精彩故事当成分界线,在这之下的动态资讯居多,核心亮点也比较常见;居中的精彩故事就比较少了;在其之上的深度分析和全景观察更是凤毛麟角。早在本世纪初,研究者已指出,缺乏深度是经济新闻的一大流弊,对重要题材不是语焉不详便是背景模糊,“有的经济新闻只限于提出问题,无法进行深入分析;有的甚至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只能流于一般化的介绍性直观报道”[2]。

  产经新闻现状和当前流行的“内卷化”概念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格尔茨解释其本意为:“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3]本文借用“内卷化”概念描述产经新闻“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的现状,但不包括“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形。

  产经新闻长期在较低级的形态中徘徊不前,很难向专业水平和写作水平都更高的形态发展。当然,经济新闻总体水平也差不多是这样,但产经新闻更为突出,因为后者比前者更容易掣肘于媒体商业利益而裹足不前。

  “内卷化”背后的采编痛点

  产经新闻“内卷化”原因何在?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在多种因素交叉作用下产生的。本文仅就有关采编痛点作粗略分析。

  1.专业知识的欠缺。产经新闻既有专业性又有行业性,相当于对记者提出了双重知识任务。

  “毋庸置疑,知识的缺乏会影响记者的报道。对经济、商业领域的记者,尤其如此,因为他们采写的领域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诸多知识。自然,记者会倾向于寻找身边可用的材料。遗憾的是,有时记者对了解的情况不进行批判性的报道,也没有意识到报道中存在的偏差。当记者正在报道自己生疏的主题而又临近截稿时,记者很可能会就近取材,将新闻稿稍做加工,抄录了事。”[4]该论断至少包含了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方面,产经新闻肤浅化与记者照搬照套的不实作风有关系;另一方面,记者必须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产经新闻报道。

  当然,专家型记者永远是极少数,掌握专业知识也不等于一定要成为专家型记者。只要有基本的敬业精神,就能做到每次采访不同题材时都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另外,媒体自身研究能力也非常欠缺。目前,除了极个别商业化媒体有内设研究机构外,绝大多数媒介缺乏独家见解,只能人云亦云。反之,发达国家财经类媒体非常重视原创研究,如日本经济新闻报社拥有7个研究机构,共有研究人员2000人,占到报社工作人员的一半。[5]

  2.深耕行业的欠缺。记者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将对产经新闻选题和报道质量产生关键性的影响。简而言之,记者要对整个行业纵向发展历史和横向动态比较都了解乃至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产经新闻思路狭窄往往是因记者对行业深耕程度不够,不能随时调动有效信息。比如说,过去笔者对行业记者要求必须通读工业志,了解行业大事记和风云人物。但是,肯下功夫的记者太罕见。

  3.写作能力的欠缺。为什么很多产业报道堆满了枯燥乏味的术语?就因为记者并未搞懂该怎么解释。另一个常见的弊端是数字太多。“优秀的作者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里运用过多的数据,这将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一堵困难重重的障碍墙。……优秀的作者会彻底改造他的数据,让这些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6]

  产业新闻在写作上除了要化解烦人的专业术语和数字之外,还要搞清楚什么才是故事。“我们记者总是把自己的报刊文章称作‘故事’。……实际上比起真实的故事来,它们更像是各个办公室之间的备忘录,因为它们缺乏一个故事所需的主要特质:悬念、组织、腔调、情绪、观点。”[7]

  4.分析能力的欠缺。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不是媒体需要分析,而是读者需要分析。受众阅读需求倒逼媒体报道升级。如前所述,如果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分析能力就更谈不上了。美联社内部指南明确指出,如今的信息量之大难以想象。因此,“对所报道的内容给出‘解释、判断、背景材料’已成为新闻记者的职责。……时代要求我们去帮助读者处理这些信息,因为凭借个人的能力任何人都是无法应对的”[8]。

  5.政经大视野的欠缺。为什么包括产业在内的经济记者必须有全球化视野?“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古语中蕴含的智慧在全球化时代尤为彰显。目前中国产经新闻报道最大的短板就在于难以适应全球化的大背景,无论大众化还是专业媒体鲜有引领读者乃至决策者的能力。

  2014年,央视产经组报道国内成品油价格十一连降,层层剥茧,深挖出油价下跌真实原因——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石油供应供过于求,条分缕析石油与政治、与资本的密切联系,让观众明白了世界全景局势。[9]

  “当你开始理解市场动因、交易室中的密谋及一项经济政策的社会后果时,你会更好地理解生活自身是如何运转的。这会使你将本以为不属于商业体系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政治、教育、罪与法以及其他能够体现幸福或苦难的事物。”[10]

  6.独立精神的欠缺。独立精神的丧失,不仅体现在记者的身上,更多地体现在媒体机构的身上。产经新闻尤其是涉楼、车、酒等终端消费品的新闻,很容易和广告利益联系在一起,导致产经新闻往往沦为广告的附庸。主流做法是不加甄别直接发布对方提供的新闻通稿,专业性和公正性自然就成为媒体的牺牲品,本来是公共新闻产品的报道异化为给客户提供附加服务的副产品。

  “大多数信源、新闻报道是偏颇、不全面、扭曲的。一个记者应该认识到,那些花钱提供信息的人常另有‘目的’,记者的职责是尽力了解信息中的偏向,鉴别那些人的目的何在,让读者了解所可能有的歪曲,并帮助读者拨开不同解释之间的雾障。”[11]

  华尔街日报提倡“健康的怀疑态度”。“这种立场在报道商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时,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一位记者在报道这些大机构时过于老实,他很可能会被对象的重要性所威慑。”[12]

  结  语

  包括产经新闻在内的经济新闻形态升级有多方面的需要。首先,从微观层面来说,这是提高媒体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受众需求的需要;其次,从中观层面来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求,媒体需要承担起对应的使命;最后,这也是国际竞争的大背景决定的,媒体应当在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方面具备良好的话语权。

  遗憾的是,目前大众媒体的产经新闻表现欠佳,对重大产业问题尤其是前瞻性问题缺乏诊断能力和预警能力。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是媒体综合实力的标志性体现,而这正是产经新闻的问题所在。改变这一“内卷化”现象,需要解决相关采编痛点并从内外部建立对应的配套机制。

  参考文献:

  [1][6][12]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徐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引言,49,161.

  [2][5]裴毅然主编.经济新闻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5,26.

  [3]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05).

  [4][10][11]安雅·谢芙琳、埃默·贝赛特.全球化视界:财经传媒报道[M].李良荣,审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362,7.

  [7]罗伯特·弗尔福德.叙事的胜利:在大众文化时代讲故事[M].李磊,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15.

  [8]施瓦茨.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M].曹俊,王蕊,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33.

  [9]王琰.央视产经新闻报道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5(13).

  (作者为贵州日报报刊社主任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17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