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青记观察丨国家战略传播与国际传播一流学科建设

2021-12-02 08:26:0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 迪

摘要:10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成立国际新闻与传播系。系主任张迪在本刊撰文,结合人大新闻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传统,谈人大新闻学院一直以来如何从国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以下简称“5·31讲话”)。为响应党中央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出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2021年10月成立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定位为:国家战略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国家战略传播科学研究平台;国家战略传播智库建设平台,体现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未来将以国家战略传播为导向探索人大特色的国际传播一流学科建设。

  从国际新闻传播到国家战略传播

  在“5·31”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传播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中,“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是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使用“战略传播”一词,标志着这一概念已经进入了决策层的话语体系中。[1]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2]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广告、政治游说、公共外交等均可承载国家战略传播功能。

  党中央将国际传播视为战略传播对高校开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具有方向性意义。在我国,国际传播传统上将工作重心置于国际新闻传播。为配合国家重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自2009年起承担建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任务,至今已十余年时间,为我国的主流外宣媒体输送了一批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人才。然而,随着国际关系愈发紧张、社交媒体平台兴起,这种以国际新闻传播为主的模式也进入瓶颈,且国际新闻传播仅仅是国际传播策略的一种。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战略传播的概念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下的高校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也需紧跟国家的国际传播顶层设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响应国家战略。

  以国家战略传播为导向的人大国际传播一流学科建设

  基于上述考虑,人大新闻学院结合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传统,一直从国家战略传播高度开展国际传播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国家的国际传播战略和实践。

  (一)面向国家战略传播多元需求,系统化培养不同层次的卓越国际传播人才

  近年来,学院适应国际传播形势和需求变化,在人才培养门类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培养体系,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时代卓越国际传播人才。2009年,学院开办国际新闻硕士项目,为主流外宣媒体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闻传播人才。2010年,学院与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开办“新闻-国际政治”实验班。在此基础上,2018年,加入人大外国语学院力量,开办全英文国际新闻本科项目,在本科层面开展国际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在以上探索的基础上,学院于2021年正式向教育部备案认证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这一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这些项目除了讲授常规的英语新闻采写类课程,还提供“战略传播”“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等战略传播课程,培养学生的战略传播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学院将进一步扩大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语种类型,计划于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正式开办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法语)。学院还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西班牙语国际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将于2022年招生。

  面向留学生,学院于2017年开办“一带一路”全球传播全英文硕士项目,专门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华友华学生,为上述国家培养传播人才。该项目与面向国内学生的人才培养形成一外一内、内外联动的格局。

  为更好培养解决国际传播领域实践问题的高端研究型人才,2021年,学院与国家外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办国际传播博士项目,采用学界和业界双导师制。

  (二)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国际传播科学研究

  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人大新闻学院拥有悠久传统,名家辈出、代有传承。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院之初,张隆栋、林珊等从欧美、苏联留学回来的专家教授,是第一批将“报刊的四种理论”、舆论学、传播学等重要学术观念体系引入中国的学者。改革开放后,学院高度重视国际新闻传播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尤其是最近几年,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际名校引入高等级人才,海外学历背景教师占比达到1/4,包括6名全职/兼职外籍师资,汇聚20多名国际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其中绝大多数拥有海外顶尖名校学历背景),同时发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流学科众多的优势,形成一支国际一流学者领衔、中青年骨干学者为主、主流媒体专家支持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团队,围绕国家战略传播实践需求、以多学科交叉协同推动国际传播的创新研究。

  学院目前设立并运营公共外交研究院、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参与重阳研究院、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智库研究工作。其中,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与具备多语言文本机器实时翻译、数据挖掘的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展国际舆论研究。这些都为未来开展更为系统、高层次的国际传播理论创新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中,通过上述跨学科研究机构和智库机构,学院围绕国际舆论引导、国际传播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持续深耕,共获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项目重大重点项目8项立项,涉及党和政府对外传播、国际贸易舆论战、重大事件国际话语权引导、全球治理、国际智库、北京冬奥传播等。这些研究为有关部门开展国际传播、管理国际舆情提供理论支撑。

  (三)立体化的国际传播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人大新闻学院在教学科研过程中,积极投身国际传播实践最前沿,多渠道持续拓宽国外舆论领袖朋友圈,开展多层次的国际人文交流,以创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和输出中国话语。

  第一,不断扩大、培养知华友华的国外舆论领袖朋友圈。受外交部委托,学院先后举行13期海外媒体精英中短期培训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的139名媒体精英参加。此外,学院于2017年启动“一带一路”全球新闻传播英文硕士项目。这是国内新闻传播院系首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媒体记者开办的全日制硕士项目,增加了与海外舆论领袖的关系强度。2016年,学院与国家侨务部门及中新社等媒体合作,举办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培训班,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97家华文媒体的103位负责人和骨干编辑、记者参加。

  第二,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学术界与国外学术界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多年以来,人大新闻学院致力于构建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平台,与海外十几所世界知名大学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连续举办多届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邀请欧美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参加。作为国家级新闻教育合作组织“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主办中俄新闻教育高等论坛,组织我国学者前往俄罗斯、中亚地区交流访问;实施“一带一路”引智计划,邀请俄罗斯知名新闻传播学者来华授课、交流、开展合作研究。过去三年,全职/兼职引进美国、韩国、罗马尼亚、西班牙籍教学科研人才6名。

  第三,积极投入海外舆论场第一线,讲好中国故事。人大新闻学院利用多年积累的外国媒体记者朋友圈资源,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暑期国情社会实践所采写稿件发布于非洲重要媒体。在常规实习外,2021年4月,学院与国家外文局达成合作,共同探索海外学生自媒体运营。

  结  语

  随着党中央进一步提升对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视程度,预计将有更多高校,开设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或相关课程。在此过程中,承担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高校应避免简单的“外国语+新闻”的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战略传播思维和跨文化沟通素养。

  参考文献:

  [1]史安斌,童桐. 从国际传播到战略传播:新时代的语境适配与路径转型[J]. 新闻与写作,2021(10):14-22.

  [2]田丽. 积极构建国家战略传播体系[N].人民日报, 2015-01-28版.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1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