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如何打造评论员IP

2022-06-01 08:41:3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易鑫 俞水 张树伟

摘要:本文剖析了中国教育报评论员IP的诞生过程、内容及传播效果,并对主流媒体做好网络评论提出了建议。

  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背景下,2021年初,中国教育报紧抓机遇,开启了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纸媒和移动端的一体化发展,打造出有互联网特色的“全天候中国教育报”。为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评论员IP诞生,针对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的、受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相关提案议案进行快速评论。凭借对教育领域问题专业、理性、深度的分析,中国教育报评论员IP在各平台深入人心,共推出稿件103篇,二次生产短视频24个,占中国教育报移动端推送总篇数的11%,总流量近5000万,占中国教育报移动端总流量的15%,很好地传播了教育正能量,在教育领域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体制机制融合,助推评论员“两会快评”诞生

  主流媒体开辟网络评论阵地,已有了长足探索。如人民网推出的“人民时评”、环球时报环球网推出的“环球今日评”、《人民日报海外版》团队运营的“侠客岛”等。这些网络评论阵地,都是主流媒体创新机制倾心打造而成的。中国教育报评论员“两会快评”的诞生也并非偶然,是基于中国教育报评论中心和移动传播中心长达一年的“融媒微评”合作。

  (一)试水“融媒微评”

  和大多数传统媒体一样,中国教育报的评论力量在纸媒,而网络传播力量在新媒体部门。2021年初,在全天候中国教育报的融媒格局下,中国教育报评论部和中国教育报刊社移动传播中心联手打造“融媒微评”。评论中心长期关注教育政策和教育话题,具有专业评论优势,移动传播中心对教育热点话题反应快速,并具有多元渠道与传播优势,两个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将评论资源、话题来源、输出渠道进行了有效整合。

  具体而言,由中国教育报第三方移动端平台如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每天发送热榜话题,移动传播中心和评论中心的评论员一起选择话题,评论员快速向移动端返回短小精悍的短评,移动端在网络平台推送,报纸评论版第二天刊发,栏目取名为“融媒微评”,并配发平台生成的二维码。“融媒微评”很快在2021年的两会中爆火。两会期间,教育部出台作业、睡眠、手机等五项管理相关政策,全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作业不出校门,孩子回家干什么?如何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融媒微评”根据热榜一一回应,阅读量大部分超过10万。

  之后,双方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改被动为主动,将报纸的话题类、新闻类评论根据平台特点进行改造,主动设置议题,回应教育热点话题。

  在融合发展中,中国教育报的评论拓展了发展空间,巩固了主流舆论阵地,在教育领域的发声和表态被广泛关注。传统纸媒的评论员走向移动端,不再只是报纸上耳熟能详的名字,而是更有互动感、专业感,更有个性,代表纸媒形象的鲜活个人,不仅提高了传统媒体在移动端的专业度和活跃度,也增强了传统媒体本身的传播力、影响力。在考核评价上,中国教育报单列融媒作品,跨部门合作生产和传播稿件的可以共同评好稿。

  可以说,从生产、传播到评价,中国教育报“融媒微评”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全链条融合。

  (二)评论员IP的诞生

  IP的英文原文是Intellectual Rroperty,直译过来是知识产权。在新媒体时代,IP运营意味着对内容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态的呈现,例如樊登读书、凯叔讲故事、六神磊磊讲金庸等,其特点包括有辨识度的名字、头像、线上到线下的综合运营等。那么,在容易破界、实现内容资源流动的互联网上,中国教育报“融媒微评”如何打造自身IP呢?

  2022年两会前夕,移动传播中心与评论中心反复沟通,确定在“融媒微评”的基础上推出评论员IP,在两会期间推出评论员“两会快评”,专门针对代表委员的教育类议案提案进行快速评论。随后,两个团队多次研讨,打磨设计评论员视觉形象,经过多次修改,确定了人物形象为:中年男性,稳重,成熟理性,且不失活力,同时设计了封面图,底图为蓝色的延伸空间,有未来感。

  为了适应两会期间紧张的工作节奏,两个团队协商形成了较为畅通和成熟的“选题—组稿—审稿—传播”生产机制和“三审三校”的内容保障机制。

  根据“选题—组稿—审稿—传播”的生产机制,首先,移动传播中心和评论中心成立选题群和组稿群,所有人即时推送选题,评论员在群里选取选题,成稿后评论中心负责人完成一审,在群里推送给移动传播中心负责人;其次,移动传播中心和值班编委成立审稿群,移动传播中心负责人完成二审,值班编委完成三审;最后,移动传播中心成立传播群,编辑将完成三审的稿件在中国教育报新华号、百家号、人民号、搜狐号、头条号等多个平台推送,同时,移动传播中心和各个社会化平台成立传播群,对好的稿件进行传播推荐。有了这样的机制保障,两会前夕,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经媒体报道后,评论员“两会快评”就开始了顺利运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再创新,生产评论员短视频

  任何产品形式都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观点类的新闻产品也不例外。近年来,视频尤其是短视频用户在迅猛增长,受众已经不能满足于从文字中获得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上,观点类的短视频IP不少,比较典型的如papi酱,用独特的看法、清奇的角度、有辨识度的表达和人物形象,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来吸引流量。然而,主流媒体的观点类短视频IP却不多见。

  因此,中国教育报移动传播中心尝试对评论员IP进行视频化生产。具体流程上,由移动传播中心负责人选择“两会快评”中针对热搜热榜话题、社会关注话题所作的评论,请该评论作者选取200字以内的核心观点,移动传播中心视频制作团队用AI声音表述出来,配上封面图,制作成1分钟以内的观点短视频,在视频平台上进行二次传播。这些视频生产流程高效、制作周期短、核心观点突出,依托稳定的文字内容生产,每天都能保证高频的内容输出,很快就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

  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评论中心和移动传播中心团队紧密融合,策划、创作并传播评论员“两会快评”稿件上百篇,其中,《为教师减负是全社会的责任》《精准规划研究生招生规模》等短评,单篇流量超过百万。两会结束后,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图文《嗨,我是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把评论员人格化IP形象更加明确地展现给用户。整组策划大大提升了中国教育报评论的影响力,进一步占领了教育舆论的高地。

  中国教育报评论内容及传播效果分析

  无论是名字还是头像、配乐,归根到底都只是形式。一个观点类IP要立住,并在受众中产生影响,最终还是要靠内容,靠专业、理性、深度的分析,以及一以贯之的用户思维。

  (一)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教育一直是民生热点,也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如何确定评论主题、如何把脉用户关切?

  两会前夕,围绕用户关注的教育话题,中国教育报移动传播中心提前作了调查,发现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教师待遇、教师“减负”、“双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投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学生就业、招考制度改革、师德师风建设以及乡村教育振兴。

  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数据中心每天做舆情分析,制作代表委员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排行榜。同时,移动传播中心每天都在“两会快评”组稿群中发送微博热搜、今日头条热榜。

  有了这些参照,评论中心能够精准找到当天最受关注的代表委员教育类议案提案,快速进行评论,回应舆论热点。统计显示,在103篇“两会快评”中,有“双减”相关评论9篇,如《谨防音体美教育应试倾向》《避免“双减”空出来的时间被网游占据》等;教师“减负”相关评论8篇,如《为中小学营造从容的教学空间》《办教育要“远见”不要“短视”》等;学生身心健康相关评论12篇,如《让课间十分钟“沸腾”起来》《预防脊柱侧弯 做一个“正直”少年》等;大学生就业相关评论7篇,如《净化大学生实习就业市场》《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就业歧视》等。从标题可以看出,这些评论选题切入点小,如“学生脊柱侧弯”“课间十分钟”,还有“大学生婚恋教育”“就业歧视”等,切中家长、教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实际问题,想用户之所想,平等对话,可亲可感。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两会快评”的特点,第一是迅速及时。传统媒体的评论受限于出版流程,往往滞后于新闻事件,而网络评论几乎能实现和新闻事件同步。以“两会快评”为例,往往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刚出,经研判有评论价值,评论员即开始写作,完成“三审三校”流程后即可传播。第二是短小精悍。言极简,意极明,一事一议,每篇都在400字左右,属于“微评论”范畴,短小精悍,从代表委员议案提案切入,分析现象,提出建议,可读性强。

  (二)立意明确,引导正确舆论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价值和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即引导、监督、表态,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新闻评论而言,因为影响巨大,立意尤为重要,贵在“准”“新”“深”。

  “准”是指评论观点的正确,即能正确地引导舆论。如《打破职校生求学“天花板”》一文,即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胡卫提出的“破除体制障碍,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并使之成为职业本科、职业专科招生的主渠道”,肯定了胡卫委员的观点,指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打通职校生升学渠道的重要意义。这是教育专业媒体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表态,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新”是指角度、观点新颖。如阅读量超百万的评论《中高考改革应与“双减”同向而行》一文,即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所提建议,将“双减”与“学生能否很好地应对中高考挑战”结合起来,切中了家长的痛点。

  “深”是指将观点说透。400字的微评论虽然短小,但因为议题小,如果说到点上,也能做到“深”。如《直播打赏设三天冷静期很有必要》一文,针对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的建议而发,有理有据,引人深思。

  (三)善用网络语言,和受众共鸣

  和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网络用户更注重平等、沟通,以及对话感。首先,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有了一个具体的可感知形象,拉近了传统媒体和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次,“两会快评”的标题和语言多用生动的网络用语,如《相信“躺平”你就上当》《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舌尖上的安全”》等。但是,多用网络语言不等于标新立异,不等于“标题党”,“两会快评”往往从标题就可以明确看出评论的态度,用户能够一目了然。

  尤其是二次生产的短视频,使用核心观点,人物形象和封面有辨识度,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用户的碎片化阅读特点。

  对主流媒体做网络评论的思考和建议

  新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可以依靠网络设备发声。主流媒体做网络评论,有利于引导公众在讨论交流中统一观点,也有利于推动包含微博、论坛、留言等各种形式在内的网友评论质量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体网络空间的风朗气清。中国教育报评论员评论的操作和舆论影响,仍有思考和提升的空间。

  (一)提升互动性

  施拉姆认为,“最典型和最频繁的传播模式是一种长时段的双向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有建立完善的反馈渠道,才能促进传播过程的良性循环。网络平台的交互性改变了以往新闻评论的单向传播模式。在中国教育报评论员评论的传播平台上,用户均可进行评论、留言,表达意见。但评论员很少回复用户的留言。因为评论由评论中心评论员撰写,而平台传播由移动传播中心负责,移动传播中心的编辑无法贸然回复评论。即使由评论中心的评论员回复,如何回复,有无尺度,是否需要审核,都将是另一件需要重建流程的工作。所以,如何加强反馈,增强互动,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二)维护IP长久运行

  所有互联网IP要想产生持续效果,都需要长期稳定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投入政策保障,两个部门倾力支撑内容和传播,生产了上百篇高质量的评论员“两会快评”。虽然两会之后评论员持续生产评论,但相比两会期间每天10篇以上,频次大大减少。

  事实上,中国教育报评论中心每天都推出评论版,如果能把这些高质量的、涉及教育核心话题的评论改造成适合在新媒体上阅读的评论,这将是评论员IP的重要内容来源。然而,报纸评论大多在千字以上,强调选题重大和内容深度;在新媒体平台,可读性至上,对标题和语言文字的活泼性要求较高。所以,什么评论适合改造、如何改造,需要思考,也需要全新的生产流程进行保障。

  (三)把握好批评性评论的尺度

  在日常评论中,尤其是微博热搜和头条热榜中,有不少教育类话题都是负面事件。如“湖北女幼师被指教唆全班围攻女生”话题,一开始网友评论基本是指责女幼师,甚至有极端言论,但此时调查结果并未出来。所以当时评论员发文《任何可能存在的校园伤害都应该被彻查》,指明此阶段应是各方尽职尽责,尽早还原真相,同时弥补幼儿园管理漏洞。

  主流媒体做网络评论尤其是批评性评论一定要坚持专业性和理性,追求事实本身的是非曲直,防止被网络舆情和噪声污染的新闻事件误导,过早或者错误地做出判断。主流媒体做网络评论的初衷是维护社会舆论场的健康,坚持新闻报道的人民立场,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为受众提供专业的评论。批评不是冲动的激情,我们要用评论的力量去培养舆论场的理性,凝聚读者和民众的共识,寻找关于教育问题、争论背后的最大公约数,共同培养关于民族和未来的信仰。

  总之,在主力军占领主战场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报主动打造网络评论IP,在新的阵地上,牢牢掌握教育话语权,为教育鼓与呼,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易鑫:中国教育报融媒体移动传播中心副主任;俞水:中国教育报融媒体移动传播中心主任;张树伟:中国教育报编委、融媒体评论中心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易鑫,俞水,张树伟.打造评论员IP的探索——以中国教育报两会期间的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22(09):39-4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