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主流媒体联动报道现象解析

2022-06-08 08:27:1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余坦坦 董晓勋

摘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地方主流媒体展开多种形式的跨省市、跨区域媒体联动,联手策划推出多组、重磅、系列报道,聚焦彼此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形成一个又一个跨省市、跨区域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一向是国内各地方主流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对两会从开闭幕甚至前后以及会中的新闻、人物、花絮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报道、分析,也是国内地方各主流媒体每年都要做的“规定动作”。

  以往,在做全国两会报道时,各地的媒体集团往往采取举全集团或全媒体之力的方式,在确保做好全国两会大会报道的前提下,重点抓取本省本市本地区或与本省本市本地区相关的全国两会新闻、人物、花絮进行独家报道,以尽量满足所服务人群、覆盖受众、旗下粉丝对新闻接近性、地方性、独家性的需求。也就是说,尽量站在属地、本土的角度,以满足本地人群、本地受众、本地读者和粉丝对全国两会新闻的“本地需求”,作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信息传输,对新闻进行属地管辖、守土有责式的报道。然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出现了一个与往年这种单打独斗、分而“报”之的报道方式不同的新现象:一些分属不同省市或不同区域的多家媒体集团,甚至是曾经彼此竞争或彼此互不相干的媒体集团,在发挥各自地域特色、展现各自优势的同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跨省市、跨区域的媒体联动、媒体互动,联手策划、推出了多组、重磅、系列报道,聚焦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形成一个又一个跨省市、跨区域的全国两会报道“朋友圈”,并产生出与以往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迥然不同的良好的传播效果,也翻新了国内地方各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模式。

  本文试以四川发布、重庆发布联动发布《川渝群英谱》双城经济圈报道和黑吉辽三省党报同步策划报道擘画保护黑土地为例,解析国内地方主流媒体这种报道新模式的驱动原因及其特点。

  四川发布、重庆发布两地联动,携手双城经济圈,描绘《川渝群英谱》

  四川、重庆原来本属一省,地理相通、历史相通、文化相通、方言相通、饮食相通、血缘相通、情感相通。尽管重庆1997年开始直辖,与四川分域而治,尤其是与四川省会成都形成“双城”格局,但千百年来形成的巴蜀文化以及上述地理、历史、文化、方言、饮食、血缘、情感上的相通,将四川、重庆两个省市,尤其是将成都、重庆两个西部大城及其人民,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融合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甚至链接在一起,“坐蓉望渝”“坐渝望蓉”是川渝两地特别是蓉渝两市剪不断的乡情乡思。两地这种文化上的一脉相承和地理、历史、文化、方言、饮食、血缘、情感上的相通,也注定了两地媒体竞合关系中“合”的成分、“通”的机缘天然地大于“竞”的成分和“争”的契机。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四川发布与重庆发布共同描绘双城经济圈的内在驱动力?

  由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四川省网信办主办的四川发布(www.scpublic.cn),集信息发布、政务服务、舆情引导于一体,可联动四川全省各级各部门既有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新闻和信息发布,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媒体新闻发布网站。

  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人民网承办的重庆发布(cqfb.people.com.cn),是重庆地区官方微信门户,也是重庆市最全面统筹的官微平台,承担着重庆市几千万百姓生活、阅读、办事、咨询的网络需求和服务,堪称重庆市全媒体新闻发布的“大哥大”“No.1”。

  既往,类似于四川发布和重庆发布这样分属于不同省市、隶属于不同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服务于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省级官方新闻发布平台,出于属地的新闻和信息发布原则,甚至出于政策法规、宣传纪律的考量等,在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重大新闻和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中,往往是各司其“知”、各司其“域”、各司其“站”,除非中央有明确的部署要求,鲜有作跨省市、跨地域发布与报道的,有点“各人自‘报’门前雪,休‘报’他人瓦上霜”的味道。

  然而今年的全国两会前后和期间,四川发布和重庆发布这两家省级官方新闻发布平台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热点话题,于2022年3月6日联手推出2022两会特别策划——《川渝群英谱》政务新媒体大联动。联动报道推出之前,3月4日全国两会开幕之际,四川发布和重庆发布即分别在各自官方微博上首发绘有同版巴山蜀水风光及城市建设场景的《川渝群英谱》主题海报。主题海报甫一发出,迅即得到44个“圈内”城市政务新媒体的响应,来自四川的@成都发布等15个市州政务新媒体群力合唱,@万州发布等29个重庆政务新媒体接力发声。继之于3月6日推出的联动报道则用手绘武侠风长漫新媒体产品,场景式展现国家“命题”下的川渝“答卷”。在这一长卷精心绘制的接力赛式的“答卷”中,不仅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巴山蜀水,也可以看到蒸蒸日上的城市图景,还可以看到穿古越今的地标风貌,可以说让受众既大开眼界又大快朵颐,发出后即被网友称为“川渝版百里长轴”。成都发布、重庆发布领衔主唱,川渝双城44个城市政务新媒体接力发声,这已然形成“大合唱”,学习强国、澎湃新闻、上游新闻等大型媒体平台继之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从而汇聚成“川渝一盘棋,共建第四极”的“世纪回响”。截至2022年3月7日15时,《川渝群英谱》话题在各平台总阅读量突破2000万,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爆款,引发亿万网友热议和追捧。其传播效果既远远优于独家报道,甚至也不限于并远远优于“1+1”的累进效应,更产生了“1+1>2”的溢出效应,传播效果可以说是“上好佳”,从而在全国两会大舞台上迸发出“最强川渝音”。

  纵观《川渝群英谱》,其操作之成功,效果之火爆,传播引流之超预期,正在于“联动”。首先是成都发布、重庆发布这两家川渝双城新闻发布各自的“龙头老大”,基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的也是互惠的目标、愿景与价值诉求,联手策划、合作推出主题海报导引、“群英谱”闪亮登场的系列、创新报道,点燃足以引爆川渝舆论场的导火线。继而,川渝双城44个城市政务新媒体一呼百应,形成全域媒体“大合唱”,唱响《川渝群英谱》主旋律,引起全国关注。最后,学习强国、澎湃新闻这些国家乃至国际媒体平台发力转发传播,将“四川声画”“重庆声画”传向了全国,传向了世界。以描绘双城经济圈为目标的《川渝群英谱》,借助全国两会报道这个契机,以四川发布和重庆发布首创联动、川渝双城44个城市政务新媒体跟进联动、学习强国和澎湃新闻等媒体平台助推联动这种“三级跳”式的联动,将双城经济圈的美好蓝图推向更高、更远、更快的网络世界,令世界通过全国两会这个“舞台”再度瞩目这片神奇的巴蜀胜地,并刮目相看。

  联动报道,既拓展出川渝双城经济圈现场传播的一片辉煌天空,也成就了成都发布、重庆发布全国两会报道的一个新天地,无论是之于地域或城市形象宣传,还是之于媒体,都可谓两全其美,互利双赢。

  黑吉辽三省媒体同步策划报道,“一手”擘画保护黑土地

  近现代以来,只要提及“东北三省”,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三个省,它们又常常被缩略称为“黑吉辽”。这种称谓上的统一性、紧密性,与上文论及的川渝两地一样,反映出三省在地理、历史、文化、方言、饮食、血缘、情感等方面的趋同与共性。这些趋同与共性也使它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既面临同样的机遇,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以至经常是共荣共损、偕进偕退。也正因为如此,三省常常在许多关涉自身,甚至是不关涉自身而关涉其他“二身”的事情上相互支持,或抱团取暖,或同舟共济。这一点,在今年黑吉辽三省媒体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再次得到了印证。

  植根于东北黑土地的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这三家省级党报,多年来,可以说是既明确分工——时时专注于自己脚下的土地,又密切合作——常常仰望着大家头顶的天空,而它们之间的合作,甚至是密切合作,更是如三足鼎立,撑起关东大地新闻事业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来自东北三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东北三省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保护利用好黑土地,提出了许多科学中肯的建议和意见。针对代表、委员的这些建议和意见,黑龙江日报联合两个兄弟省份的省级党报——吉林日报和辽宁日报,共同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于3月7日同步策划推出“保护利用黑土地 携手共筑大粮仓”大型主题报道,包括黑龙江日报的《黑龙江:护好“大熊猫” 筑牢“压舱石”》、吉林日报的《吉林:惜土如金筑粮仓》和辽宁日报的《辽宁:走出一条开发保护并举的黑土地治本之路》等多篇报道。报道没有拘于一省一地,而是将三省视作一个整体来共同描绘,三省媒体同下一盘“保护利用好黑土地”的大棋。报道展示亮点,汇聚观点,共话如何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共同探寻回归“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现实路径,“三报一手”擘画“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东北画卷,力图在保护利用黑土地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三省皆可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且各自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保护利用黑土地 携手共筑大粮仓”大型主题报道在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三家报纸刊出后,还同时在三家报业(报刊)集团旗下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黑龙江新闻网、大吉网、北国网发布,并被国内外媒体广为转载,进一步形成“跨区域合作,聚合大音量”的溢出效应。许多网友点赞,称这种“一花引得百花开”式的“共享式报道”利己为人、香飘万里,“堪为新时代媒体融合的一种新定义、新尝试”,值得大力提倡大力推广。

  这次由黑龙江日报“主动出击”、在东北三省媒体“朋友圈”发起的联动报道,“把自己的事当成大家的事、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次共生共享理念的坚定宣示与有效传播,利于三省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筑牢“共同体”意识,继续走共荣共损、偕进偕退的共同发展道路。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考量,这次联动报道又赋予了当下如火如荼展开的媒体融合以一种新的含义和任务:媒体融合既是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这些渠道方面的融合,同时也应该是媒体与媒体之间合作、联动、配合、互动这些外部环节的融合,二者本应与时俱进,缺一不可,否则媒体融合发展将出现“跛足”;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媒体之间的融合由于地域、隶属、性质、竞争等因素的隔阂甚至干扰而步履维艰乃至裹足不前,迄今未能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因此,亟须媒体与媒体之间就此展开讨论,达成共识,以期在这个方面尽快进入实践阶段。这也是黑吉辽三省媒体同步策划报道、“一手”擘画保护黑土地给我们的很重要的启示。

  媒体分与合,媒体界未来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其实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除了川渝两地和黑吉辽三省的主流媒体开展了成功的联动报道外,还有不少地方的主流媒体也纷纷开展联动报道,其效果同样也可圈可点: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联合北京千龙网、长城新媒体集团策划推出《云瞰京津冀》系列访谈节目,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围绕着“牛鼻子”问题,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主要承载地的功能定位、建设情况、发展路径等维度进行深度探讨。节目策划新颖、技术超前,创新采用5G+MR+AR技术,打造“协同号”虚拟空间站,让三地演播室能够在同一空间云端连线,视觉传播效果良好。节目从策划、采录、制作到刊播,均由三地媒体密切合作而成。节目同步推出长视频、短视频、二维码海报等多种新闻产品,形成了多媒体的深度融合。

  3月6日、7日,安徽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邀请沪苏浙皖四地代表委员,在报、端、微平台全媒体推出联动报道《一体化“加速跑” 高质量“立标杆”》《党报联动,共话如何答好1+3>4这道题》,围绕如何携手共谋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沪苏浙皖“四报联动”,共同聚焦加快推进国家战略新步伐,合力唱响两会“主旋律”,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综观以上各地开展主流媒体联动报道的现象,可以发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联动双方或多方地理、历史、文化、方言、饮食、血缘、情感等方面接近或趋同,有共同的也是互惠的目标、愿景与价值诉求,因而彼此“谈话投机”,一“联”即“动”。

  二是由于双方或多方有着上述共同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诉求,所以容易产生并形成共同话题、共同语言,用通俗的表述就是彼此“有话可说”,并形成共识、相向而行。

  三是开展联动报道的主流媒体都是各地真正的“主流”,具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它们聚焦、联动的话题,也是各自长期以来就关注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焦点难题甚至敏感话题,政府和百姓关注度都很高,因而一旦“老话重提”就会“一触即发”,迅速形成网络热议,带来海量的点击和流量,最终引发轰动效应。

  总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地方主流媒体开展“朋友圈”式的联动报道,是一次新时代语境下新闻和信息宣传、报道、传播的有益的也是成功的尝试,是地方主流媒体的一次集体再出发,其在翻新国内地方各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模式的同时,再一次地提示我们新闻事业同样也会遵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演进规律。媒体之分与合,孰利而孰弊?如何动态地整合媒体之分与合?这些,恐怕都是媒体界、媒体人未来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余坦坦: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董晓勋: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余坦坦,董晓勋.变独家取胜为联动共赢——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主流媒体联动报道现象解析[J].青年记者,2022(09):66-6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