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国际新闻中关于英国的报道错误剖析

2022-06-28 09:22:2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陈效卫

摘要:国际新闻涉及英国的报道错误包括地名、人名和综合等三大类。

  除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友好期外,英语一直是中国人学习的第一大外语。但对于英语的发源地和世界强国英国,由于主观臆断、张冠李戴和背离客观等诸多因素,报道出现了很多错误,而且有的是一错再错。这些错误主要出现在地名、人名和综合等三大领域。

  “大英”博物馆:你从哪里来?

  2020年某网站《大英博物馆即将对公众开放》一文中的“大英博物馆”属于错译,且是大错特错,当改为“英国博物馆”。值得警惕的是,上述错误不是一家媒体偶尔为之,而是中国所有媒体长期的“大合唱”,而且很多直接体现在标题中。如此严重的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呢?

  地处英国首都伦敦市区、1759年建成并开放的“British Museum”,直译为“不列颠博物馆”或“英国博物馆”。无论其藏品源自多少国家和多么丰富,该博物馆名称都非常中性,自身不挟任何“日不落”帝国之余威。然备受欺凌的清政府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对英国过于仰视而译写出了这个带有屈辱性质的“敬称”。“大英”错译的背后完全是一种妄自菲薄的心态在作怪。

  令人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70年代,我国媒体对此进行了拨乱反正。《人民日报》就有5个标题正确无误地使用了“英国博物馆”,如1957年2月5日《中国科学院向英国博物馆交涉 买回一批敦煌文物卷子的显微影片》、1975年6月17日《柴泽民会见并宴请英国博物馆代表团》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国力日盛、自信心大增的情况下,“大英”反而大行其道,如2003年11月28日某网站《不断有人要求归还文物,大英博物馆遭遇尴尬》、2013年9月11日某网站《观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宝有感:耻辱和自豪矛盾并存》等,后者同样留下了“自信与自卑矛盾并存”的印象。纸媒也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返祖”,如某报1992年《吴冠中画展在大英博物馆开幕》、2020年《大英博物馆——800万件展品和每年600万观众》等。

  也许有人会说,“大英博物馆”自建成并开放以来,已过了两个半世纪,遵循约定俗成原则,没有必要也无法再进行修改。但是,翻译最重要的原则是“信”——忠实于原文。换言之,只要是“硬伤”,且修改成本不高,符合这两个前提的错误就应予以纠正。

  同在英国伦敦的“格伦威治(Greenwich)天文台”更正为“格伦尼治天文台”,就是值得赞许的正面例子。该天文台既是世界时区的起点(格伦尼治平时),也是计算地球上经度的起点(零经度),且1884年即已开始运作,历时不可谓不长。但“格伦威治”中的“威”是其中不发音的字母“w”的赘译,故遵循“信”的标准和“名(音)从主人”的原则,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7年进行了更正。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格林尼治”的音译也不够准确。该英文单词中的“ee”并不读长音“/i:/”而是读“/e/”。相信如有语音考试,“Greenwich”绝对是看似送分而实则“送命”的陷阱题。

  “大英博物馆”属于主观臆造,而很多其他英国地名则犯了赘译错误。如在“cester”结尾的地名中,其中的“ce”两个字母不发音。但有的媒体望文生音,读成了与“姐妹”(sister)一词发音完全相同的/-sist/。如2010年某网站《英格兰球迷围堵德国支持者 足球流氓发威》一文提到:“一名德国队支持者遭遇聚集在伦敦莱切斯特广场(Leicester Square)观战的英格兰球迷的围堵。”但有的媒体就能正确译写,如2020年11月2日国际在线文章《英国计划再度实施“禁足”措施》提到:“11月1日,戴口罩的人们从英国伦敦莱斯特广场的一家电影院外走过。”

  还有的报道,在地名上犯了赘译和漏译的双重错误。如在以“-wick”结尾的英国地名中,“w”不发音,其音标为/-ik/。著名的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就被错译为“华威大学”,如2015年某网站文章《英国华威大学制造工程学院院长获2015年“虹桥奖”》。这在赘译“w”的同时,又漏译了“ck”音。有的媒体就意识到这一点,将其正确无误地译为“沃里克”。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沃芮克”的发音与原文更为接近。

  戴安娜王妃的“哥哥”,实际上是她的弟弟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翻译界习惯于把外国人名译成中国姓氏,这样本为“乔治·伯纳·萧”的英国大文豪就被译写成了“萧伯纳”。这种写法已约定俗成,不便再更改,但很多报道将“萧”错写为“肖”,如某报1983年《“肖伯纳”岛》和1991年《肖的笑声——北京人艺演出〈芭巴拉少校〉观后》等。“萧”“肖”混为一谈,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第二次简化字有关。根据规定,“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字中,所有萧姓也被写为肖姓。在“二简”被正式废除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更改姓氏异常困难,因此很多人保留了肖姓。但“萧伯纳”的“萧”字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且自身音译也没有硬伤,因此媒体应坚守约定俗成原则,使用“萧”字这一正确的译写。

  而围绕戴安娜王妃兄弟的报道,则是两错并犯,既有人名错误,也有称谓错误。2020年某网站《戴安娜王妃的哥哥查尔斯·斯潘塞在她的忌日分享感人的贡品》一文提道:“周一,查尔斯·斯潘塞在他妹妹戴安娜王妃逝世23周年之际向她表示敬意,分享了他的家人纪念这一悲痛日子的方式之一。”此后,这位“哥哥”还说了很多话。了解戴妃家庭成员的读者,看到这段话难免不寒而栗。戴妃唯一的哥哥约翰·斯宾塞1960年出生当天即夭折,如何在60年后向戴妃“表示敬意”?!出现这样的错误,也许是英文中哥哥、弟弟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同一个词所致。西方宗族血亲远没有中国传统社会复杂,故英语一个词可对应汉语的多种亲戚,如brother既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aunt可以是姑、婶、姨、妗(舅母);而cousin的“亲戚”就更多,可以对应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和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在这种情况下,英文所指的究竟是谁,不能想当然,而要根据上下文判断。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aunt波莉,译成“姑姑”和“舅妈”都属错误。根据波莉曾说过是她姐姐要她照顾汤姆,当应译成“姨妈”。

  在上文中,戴妃四姐弟中只有一个弟弟,英文表述自然不会刻意标明“弟弟”(younger brother)。但如果用心的话,仍可正确无误地译成“弟弟”而不是“哥哥”。网上可查清戴妃的家庭情况:1961年出生的戴妃是父母的第四个孩子,上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约翰·斯宾塞,哥哥1960年1月出生10小时后即夭折。这也是戴安娜的出生令其父亲异常失望的原因:他迫切地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爵位、财产,否则死后只能把遗产留给他最亲的男性亲人。幸运的是1964年戴安娜的弟弟查尔斯·爱德华·马乌利斯·斯宾塞出生,其家族爵位终于有了第九代传人。根据文中出现的人名“查尔斯”来判断,这也是弟弟无疑。另外,文章自身所配的查尔斯的照片,也提供了有力佐证。

  围绕戴妃的弟弟,错误还不止如此。2019年某网站《戴妃去世时弟弟深情悼念,如今悼词副本竟被弟弟卖:每份30英镑》一文,提到在英国王妃戴安娜车祸去世22周年之际,“戴妃的弟弟厄尔·查尔斯·斯宾塞,正在售他在戴妃葬礼上悼词的副本”。这里的“厄尔”是爵位“伯爵”(Earl)的音译,被错当成名。戴妃弟弟的正确名称应是“查尔斯·斯宾塞伯爵”。

  戴妃虽被一些媒体塑造成“平民王妃”,但她确实是出身贵族。作为其家族斯宾塞伯爵的第九代传人,戴妃的弟弟名字之前常加上爵位。简称书写时爵位与姓氏结合,因此被一些媒体误解为“名+姓”的结构而错译为“厄尔·斯宾塞”。“厄尔”在英语国家虽可用作名,但并不常见,排名尚进不到前100,但“查尔斯”是特别常用的教名而不是中间名。在“厄尔”“查尔斯”与“斯宾塞”连写时,应该能考虑到“厄尔”是家族的爵位。

  英国可以脱离欧盟,但不可能脱离欧洲

  除了地名、人名外,有关英国的报道还存在着历史、法律、政治等领域的错误。

  1994年某网站文章《五月花号抵达普利茅斯 英国开始建设第一个北美殖民地》中的“第一个”,定位有误。早在1607年英国即在今天的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北美第一个海外殖民地,比普利茅斯早13年。而“五月花”号正是驶向詹姆斯敦途中偏离了方向才漂到了北部的普利茅斯。报道之所以产生这一认知错误,主要是普利茅斯知名度高、影响深远:殖民者在这里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五月花”号公约》,立誓要创立一个不同于欧洲的自治社会。

  有的报道不仅弄错时间,而且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2001年某报《新词语让我难过》一文指出:“上个世纪英国利用枪炮,使印度、菲律宾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官方改用英文。”英国统治印度、非洲的时间不是上世纪(即20世纪),而是19世纪。菲律宾使用英语与英国无关,而是美国一手造成的。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取代了其对菲律宾的长期统治,菲律宾国语也由此改为英语。

  报道常犯的另一个涉及法律和政治的错误与香港回归有关。2011年某报文章《香港处于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中心》称:“香港的繁华是在1997年英国将它移交给中国后开始的。”这里的“移交”,当改为“归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不能称为“主权移交”,而应表述为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作为经济政治概念的欧盟与作为自然地理概念的欧洲,也有被媒体混为一谈的情况,如2016年某网站文章《为什么英国总想脱离欧洲?》。英国身处欧洲,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脱离的,英国真正能脱离的是欧洲联盟即欧盟。

  (作者为人民日报澳大利亚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陈效卫.国际新闻中关于英国的报道错误剖析[J].青年记者,2022(11):45-4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