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预防网暴之毒的“口罩”在哪儿

2022-06-30 08:35:1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法律法规不是万能的,在一些角落,总有鞭长莫及之处。

  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惜一切代价消灭病毒。除却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存在着一种更难治愈的疾病。《一场看不见的传染病》是一则反网络暴力公益广告的主题,揭示了网络暴力的核心特质——有毒且传染。

  近期,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知乎、小红书等用户多、流量大的社交媒体平台都上线了IP属地显示功能,国内显示到省份,国外显示到国家,且该功能用户无法自行关闭。不少人认为,这能让匿名躲在幕后的人突然有种走到台前的恐惧感,也可以暴露一些人虚构信息进行造谣、牟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击退“键盘侠”,遏制网络暴力。

  然而从技术层面看,破解IP属地显示并非难事。而且,只要不用于实施违法犯罪,对个人用户来说,寻求技术手段更改属地信息并不违法。更何况,仅显示用户属地根本无法撼动网络暴力源生的根基。运营后台原本就掌握着用户的真实信息,倘若用户真的因为网络施暴涉嫌犯罪,无论显示属地与否,平台都能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所以,IP属地显示功能的更多意义在于心理震慑,而非治本之策。

  同样的期待曾经出现在五六年前,或者说20年前。彼时,因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成本极低却危害极大,人们对网络实名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2000年后媒体平台陆续探索实名制相关举措,2015年和2017年,网信办相继出台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全面落实网络实名制。从此,网上跟帖评论、发布信息都必须“后台实名”。其实后台早已知晓一切,前台的显示又如此宽泛。这么多年未有改善,对网络施暴者难以形成威慑力。

  由此可见,试图从技术层面遏制网暴,似乎捉襟见肘。若想实现真正的震慑,恐怕只有全部显示真人实名。然而,禁止网络匿名,这与网络虚拟空间的特质和发展规律相悖。假如强制实行真人实名,那么网络世界将失去自身魅力。

  所以,无论匿名与否,追踪施暴者都不是难题所在。那么,治理网暴的难点在哪儿?首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叫网络暴力?当我们去治理时,首先要有明确的判断标准,才能对症开方。而目前,一般以结果倒推是否属于网暴及其程度。有些人因网暴失去生命,名誉受损,患上精神类疾病,但经历过程中鲜少有人帮助叫停,而只有被网暴当事人受到巨大伤害时,来自网络上的恶言恶语才有可能被定义为“网络暴力”。当网暴正在进行时,谁有权利将其定义为网暴,并有责任及时开展治理直至将其完全终止?有人说,平台可以。但现实是,平台无力监管海量用户的海量言论,语言的灵活性也导致屏蔽词汇等机器审核方式无力应对,人工审核或许能取得更好效果,但成本高、耗时长,很难跑赢网暴骤然起势的速度。这种治理是滞后的,在危害后果已经造成后予以倒查,很难将网暴扼杀在摇篮里。

  还有人说,法律才是网暴的终结者。现行法律中并没有针对打击网络暴力的专门立法,所以有人提出要进行专门立法,加大对施暴者的惩治力度,对情节严重的还要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种观点意在打破“法不责众”的认知误区,让网暴行为从零成本变为受严打。人们对法律惩治网暴寄予了很高期望,但实际上并非没有专门立法就无法对网暴作出司法处理,只不过要构成犯罪是有条件的。就算结果恶劣,分摊到每个施暴者身上的情节,也很难够得上刑法规定的罪名。这也是反网暴立法呼吁多年而未有实质性进展的原因之一。何况,法律是滞后的,又留下了一些施暴空间,单纯寄希望于立法遏制,过于天真。

  对付新冠病毒,戴上医用口罩就能大概率防止其入侵。而在网络世界行走,又有什么能充当阻止网络暴力思想和行动蔓延的“口罩”呢?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灿灿.预防网暴之毒的“口罩”在哪儿[J].青年记者,2022(11):11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