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好评论的景深结构

2022-07-04 08:36:5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曹林

摘要:论证和分析层层推进,逻辑链条是纵向的,形成了一种观点景深。

  上篇专栏文章谈到了一篇好评论应有的“张力结构”,在矛盾和对立中形成稳定。这篇文章谈谈好评论的另一种深度结构模式:景深结构。

  什么叫景深结构?对摄影有了解的都知道,拍一个东西需要聚焦,焦点前后范围内所呈现的清晰图像之距离,这一前一后的范围,便叫景深。景深凸显的是一个事物的纵深感,同样,观点也是如此,所谓“观点”,就是观看之点,能在纵向上层层推进,看到远处的、有一定距离的、陌生化的关键本质,这就是评论的景深结构。

  比如写一篇关于“免费”的评论,如果只是停留于对“免费利弊”的分析,在平行层次上展开,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得平衡、综合、总体看待,就是一篇没有认知价值的评论。如果能层层推进,从“免费的往往都是不需要的”“免费往往包含着陷阱”“享受免费却在别处付出更多”“既然免费就不会给你最好”,推到“免费往往是最贵的”,进而得出结论“最稀缺、最贵的其实是时间,免费很多时候是宝贵时间被消费”,这样剔肉见骨、抽丝剥茧地引向焦点,观点就有了景深。评论的深度,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景深感”,就像一张好照片不只是平面上的美,而是有景深结构的。

  “景深结构”的对立面是“平面铺展”,其实也就是常讲的“片面的深刻”与“肤浅的全面”之对比。景深的规律是: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2.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用到观点的阐释上就是,铺的面越广,越面面俱到,评论就越肤浅;角度越专一,就能钻得越深越透。与事物保持距离感,将视野扩展到远方,尝试听见远方的哭声,对远处的风景有好奇感,在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看时,朝相反的方向深情地看一眼,评论才能有“见人之未见”的深度。

  评论的肤浅常常表现在,力图在一个平面上将问题铺开,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传播的、法律的、医学的,每个“点”上说250字,而且几个层面之间是“平行的”,缺乏丝丝入扣的关联,“政治层面的”不是“经济层面”推出的,“传播层面”与“法律角度”没有递进关系,就是简单的罗列。一篇评论,如果每一段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做一篇评论,某一段抽出来后并不影响观点的完整性,这是失败的。这说明每一段对观点的完整性都没有必要,是碎片化的并列和罗列,是摊大饼式的“全面”。

  平面是没有厚度的,也就是没有深度的,散乱的点,凌乱的层面,既肤浅又没有形成认知清晰所需要的“秩序”。与“平面展开”对应的是“纵深推进”,由浅入深,一步步地推向事物之本质。比如,某种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这种经济后果又会如何在政治层面表现出来,最终形成经济、政治、法律层面纠缠的某种社会危机,这种论证和分析就是层层推进的,形成了一种观点景深,逻辑链条是纵向的,后一个判断以前一个判断为基础,前一个判断能推出后一个判断,拿掉哪一段都会形成断裂,后面的结论是前面递进累积的判断。层层推进,才能根据确凿性信息、共识性前提把认知和判断往前面推进,提高判断的“水位”,看到事物较深远的一面。

  景深除了是纵向的,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得有一个焦点,就像钉钉子,锚定一个焦点才能“钻深”。比如批评某些地方“空口辟谣”无人买账,出现公信力、说服力危机,一篇评论写了三个层次,其一,要正视民众关切,弄清楚“谣言”从何而来,到底在担心什么?其二,要有清晰的论据来回应,不能只给结论;其三,不能用瞒、捂、盖的方式,要坦诚和透明。这三个方面对不对?都有道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是三个方面而不是四个、五个?为什么先说其一,能不能把其三放在其一?这三者的关系和逻辑是什么?可以稍微改一下,让这篇评论有一个焦点,比如围绕“政府要有公信,须有与民众对话意识”,“对话”就是观点的焦点抓手:跟公众去对话,弄清“谣言”背后的真实焦虑;跟公众去对话,用论据去说服而不仅是给个“结论”;跟公众去对话,而不是掐断对话,在捂盖中变成自说自话。通过锚定“对话”这个焦点,三个层次间就有了紧密的纵深关联,形成景深效果。

  (作者为知名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曹林.好评论的景深结构[J].青年记者,2022(11):112 .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