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新闻真实有赖于程序真实

2022-08-18 08:22:4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窦锋昌

摘要:报道事实准确和采访程序正当且准确,两者缺一不可。

  《今日美国》6月16日发表声明称,经内部核查,确认该报记者加布丽埃拉·米兰达存在严重的新闻造假行为。《今日美国》称,该报在收到外部举报后对米兰达的报道进行了核查,发现存在伪造当事者身份、编造受访者引语、虚构受访者等造假行为。该报已移除该报网站上23篇相关报道,而在此之前,米兰达已从该报辞职。

  记者捏造假新闻的事件在美国并不鲜见,比如,《今日美国》2004年也曾发生新闻造假丑闻。当时,曾入围普利策奖的该报记者凯利因造假公开道歉并辞职,凯利是该报的国际新闻记者,曾报道海湾战争等重大国际新闻。2003年,《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被查出在大量独家新闻中捏造新闻事实,这一事件甚至导致《纽约时报》高层被迫辞职。

  《今日美国》是一份面向全美发行的报纸,该报虽然不是美国传统的“大报”,但是因为发行量比较大,在美国各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次事件引起了比较多的关注。

  在互联网时代,假新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外概莫能外。最近发生的“华为与陈春花”事件也是一例,华为发表声明,说是在互联网上有一万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解读、评论的文章和视频,基本为“不实信息”。据初步查证,这些文章和视频大都是对陈春花教授所写的关于华为的一篇文章的“发挥”和“演绎”。一生十,十生百,百生万,当下的虚假新闻就是这么迅速蔓延开来的。

  回到《今日美国》这个案例,我在这里想强调的并不是造假这个结果,而是造假的过程和方式,这才是这起事件的最大警示意义。

  《今日美国》的声明说:“(米兰达报道中)引述的一些对象并非报道所称机构的人员,有杜撰之嫌。某些引述的消息人士甚至无法确认是否存在,此外,一些报道中引述的对象则是张冠李戴。”

  大家注意,这个声明说的是记者的报道来源存在问题,有些是张冠李戴的、有些是杜撰的。一般来说,来源有问题和报道虚假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比如,大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记者报道这起事故时杜撰了一名目击者“市民甲”,“市民甲”是虚假的,但交通事故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按照《今日美国》的说法,即使交通事故客观存在,但因为在报道中引用了虚假的信息来源,这篇“结果真实”的新闻也要被认定为“虚假新闻”,因为采访过程存在造假行为,记者没有采访“市民甲”,却在报道中杜撰了“市民甲”,“程序虚假”导致“新闻虚假”。

  这样的一种观念来源于更广泛的“程序正义”理念,所谓“毒树结毒果”,如果程序有瑕疵甚至违法,哪怕结果再合乎人们的预期,也会被认为不正当。从新闻采写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对新闻真实的一种更高要求,新闻真实不仅意味着所报道的事实准确,同时也要求采访的程序正当而且准确,两者缺一不可。

  但在现实的采访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记者更看重“结果真实”,对于采访的过程真实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足不出户,不去新闻现场,不见采访对象,通过网络和电话就可以很容易地完成采访,稿子里经常出现“某某区的张先生”“某某公司的李小姐”等“虚拟”采访对象。通过这样的采访写出来的稿子,结果或许是真实的,但采访过程是有瑕疵的甚至是虚假的,按照严格的新闻真实标准去判断,这样的稿子都可以被归为虚假新闻一类。

  其实,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慎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是各家媒体对记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总是会出现问题。《今日美国》的这名记者就是没有在自己的稿件中遵守这些要求而导致了假新闻事件,这再次提醒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

  专业新闻工作者不同于自媒体写手的一大特点,就是“专业”。这就要求对自己的采访和写作秉持更高更严格的标准,写出更加值得人们信赖的稿件。不仅结果真实,而且有可靠的可验证的采访程序做保证,否则,一个专业新闻记者和互联网上的“喷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4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窦锋昌.新闻真实有赖于程序真实[J].青年记者,2022(14):12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