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湘江评论》与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思想

2022-10-10 08:22:5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熊 沁

摘要:《湘江评论》的创办是时代的需要,也在时代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思想也从此次报刊实践转化为现实,为构建毛泽东编辑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首次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正式刊物,于1919年7月14日创刊,每周发行一期,总共发行4期正刊和1期临时增刊。虽然《湘江评论》存世仅一月余,但影响深远,受到了李大钊、胡适等人的高度评价。《湘江评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思想著称,为底层民众普及了政治知识,也号召了一大批能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同时,它以自身独特的编辑特色从众多革命刊物中脱颖而出,在此过程中,作为创刊人和主编的毛泽东,其创新而符合实际的报刊编辑思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湘江评论》创刊溯源

  毛泽东少年时期阅读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受《日报》篇的启蒙,对新闻报刊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在维新派、革命派报刊实践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版物影响下,毛泽东受到深刻启发。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工作期间,毛泽东加入了新闻学研究会组织,对新闻报刊编辑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邵飘萍、徐宝璜等新闻报刊专家对他的新闻报刊理念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他日后创办和主编《湘江评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919年正值“一战”结束,战争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唤起了民众的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是促进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一时间,中国革命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迅速传播。与此同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导火索,全国掀起了爱国运动的高潮。为宣传报道各地的爱国运动,冲破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束缚,1919年5月28日,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为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湖南学联决定创办一本革命刊物《湘江评论》,由当时年仅27岁的毛泽东担任主编。

  《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发行创刊号,21日发行第二号和临时增刊第一号,28日和8月4日出版第三、四号①,将要发行第五号时被张敬尧以宣传“过激主义”的名义查封。虽存世短暂,但《湘江评论》在内容上报道和评论国内外新思潮和新形势,在思想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启发民智,在编辑风格上富有特色,独树一帜,在中国报刊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湘江评论》的编辑特色

  《湘江评论》自出版以来就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它在继承发展其他刊物编辑优势的同时,发展出了自己的编辑特色。在编辑理念上,它采取了白话文、新式标点符号的编辑语言和宣传新思想的编辑理念,在编排形式上,则为4开4版、每版4栏的编排版式,同时开辟了许多带有地方色彩和符合刊物主旨的专栏。

  第一,宗旨明确,即“宣传最新思潮,唤起民众觉醒”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②而如何承受、传播、研究和实行这一思潮,是湘江儿女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③,在《〈湘江评论〉启事》一文中更是直接点出“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④。可见,对新思潮的种种研究和宣传,即是《湘江评论》创刊的根源,是《湘江评论》的立足之本。《湘江评论》宣传最新思潮包括国内外的革命思潮、政治事件、教育思想等,在传播新思潮的同时力求唤起民众的觉醒。如《民众的大联合》这一系列文章对民众大联合的原因、结果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女子革命军》提出女子只有自身革命才能摆脱被男子束缚的困境,《不信科学便死》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向民众灌输各方面的知识,启发民智。

  第二,以评论为主,根据主旨设置栏目、进行组稿

  《湘江评论》所刊登的文章以评论为主,主要栏目有“西方大事述评”“东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世界杂评”“湘江杂评”等。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加以作者自己的评论,能更清楚地向民众传达观点,启发思想。如《德意志人沉痛的签约》一文中,毛泽东在详细阐述了德国签约之前以及签约之际的种种表现之后,表达了自己对德国签约的思考,注重了德国国民精神所感痛苦的一点。普通民众对于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国际事件不甚了解,在阐述了事件本身之后加以评论,能够进一步加深民众的理解和认识,达到“唤起民众觉醒”的目的。另外,《湘江评论》还设置“放言”和“答读者问”等栏目,前者中的文章短小精悍,感情丰富,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后者能为读者答疑解惑,在交流中启发民智。

  第三,编辑语言平实,善于调动读者情感

  《湘江评论》的编辑语言是白话文,且刊物中的文章大量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口语、俗语,用通俗的语言向民众介绍国内外的新思潮,简明扼要地传播深刻的道理。《我们饿极了》中“我们关在洞庭湖大门里的青年……我们的脑筋尤饿”⑤,三两句话就描述出当时湖南青年思想食粮匮乏的局面,《难道走路是男子专有的》一文中“这个女学校的学生独深闭固拒,一步也不出外,好像走路是男子专有似的”⑥,则用平实的语言表明女子被束缚的现状。《湘江评论》采用白话文作为刊物的编辑语言符合刊物的定位,《湘江评论》的宗旨是“宣传最新思潮”,这就注定这一刊物的内容是介绍新事物、传播新思想的。形式与内容往往相辅相成,介绍新思想需要用新语言,因此采用白话文这一新语言形式可以更好地表达刊物的内容,也符合刊物的定位。采用白话文也易于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传播更广。传播新思潮的文章往往会出现一些“新名词”和“新事物”,运用白话文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些新现象。另外,报纸的一个特点是“通俗性”,运用白话文进行编辑可以使报纸广为流传,达到宣传的效果,民众可以自行学习,提高认识。《湘江评论》的编辑语言还善于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主编毛泽东所撰写的文章中得到清晰的印证。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所撰写的文章虽通俗易懂,但极富有语言上的魅力,尤其是他善用比喻、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文风辛辣幽默,使文字更能震撼人心。《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将思潮同江水类比,不仅在艺术上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思想上还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民众的大联合》中“国家也坏到了极点……社会也黑暗到了极点”⑦,运用一系列“极点”的排比句描绘了民众惨痛的现状,阐明民众联合的缘由,寥寥数语,却有调动读者情绪的魔力,也进一步拓宽了民众革命的基础。

  《湘江评论》中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思想

  编辑思想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编辑活动的灵魂,是编辑思维活动的结果,是编辑出版客观存在于编辑意识中的反映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⑧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思想即其青年时期在报刊编辑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编辑意识和观念,《湘江评论》作为毛泽东青年时期从事编辑工作的起点,其中蕴含的编辑思想可见一斑。

  首先,政治性强

  政治性是毛泽东编辑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申明》中曾道:“本报丝毫不涉及实际政治。”⑨但据易礼容回忆,这句话是为了应付当时的政治压力。《湘江评论》的政治性极为强烈,即使在重重压力之下,也保持着政治性的特点。毛泽东在此刊撰写的大多数文章,都是介绍国内外政治事件或由政治事件引发的评论,如《割地赔款不两全》《德意志人沉痛的签约》《政治家》等。可以说,《湘江评论》是当时毛泽东将报刊联系政治,发表议论、关注时局的平台,青年毛泽东此时的编辑思想是刊物要关注、了解和服务政治,后来这一思想逐渐发展为“政治家办报”“党性原则”的编辑理论,也成为其党报编辑的核心。

  其次,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

  《湘江评论》是根据实际需要,为提高群众思想水平,巩固大家革命热情,推动全国爱国运动而创办的刊物,也就是说,这一刊物的诞生就是为实际情况服务的。另外,《湘江评论》所报道的事件都忠于事实,无论是报道国内百姓的惨状还是外国列强的暴行,都是基于事实。在报道事件的同时,毛泽东常常引录各种材料作为证据,如《不许实业专制》中美国工党首领戈泊斯的演说,《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各方的信件公文,《各国没有明伦堂》中康有为的电话内容等,都是报道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最真实的部分。毛泽东后来在指导别的报刊活动时也曾提到:“要根据事实说话,切不可专谈空洞乏味的大道理”,可见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一直是毛泽东报刊编辑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在报刊编辑方面的体现。

  最后,重视评论,联系读者

  《湘江评论》共83篇文稿,毛泽东一人独占40篇,而这其中评论性的文章又是大多数,评论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时事政治、重大事件及迫切的社会问题。通过评论,不仅能报道事件本身,还可以向民众传达他关于此事件的思考,这比单一报道新闻本身更具意义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民众。同时,毛泽东的评论依托于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而不是离开事件空发议论,他所追求的是评论与事实相统一,也和“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的编辑思想相对应。而《湘江评论》设置的“答读者问”栏目,更是为联系读者、了解读者、引导读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促进了读者与编者的交流互动,使报刊从单向的信息输送转向双向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另外,在文章的内容题材选择上,毛泽东也尽量选择贴近读者生活或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社会重大事件,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湘江评论》的创办是时代的需要,也在时代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思想也从此次报刊实践转化为现实,为构建毛泽东编辑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研究其中蕴含的思想,不仅能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也能为现代报刊事业指明方向,提供前行的动力。

  注  释:

  ①吴平 李文邦:《青年毛泽东与〈湘江评论〉》[J],《出版科学》,2014年第2期

  ②③《〈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湘江评论》创刊号,1919年7月14日

  ④《〈湘江评论〉启事》,《湘江评论》创刊号,1919年7月14日

  ⑤《我们饿极了》,《湘江评论》创刊号,1919年7月14日

  ⑥《难道走路是男子专有的》,《湘江评论》创刊号,1919年7月14日

  ⑦《民众的大联合》,《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⑧杨宇勃 汪全莉:《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出版科学》,2016年第5期

  ⑨《〈湘江评论〉申明》,《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0年第14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熊沁.《湘江评论》与青年毛泽东的报刊编辑思想[J].青年记者,2020(14):109-11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