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评论可视化:观点的建构与消解

2022-11-09 08:53:4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泰来 穆静

摘要: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各主流媒体不断丰富评论的可视化表达方式,让评论更加直观可感,更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全媒体”的表达方式

  评论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进行思考。[1]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进行评论的“融媒”尝试,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可视化符号进行可视化表达。如光明网评论栏目“网评新视界”采用漫评、图评、图解、视频、H5等多样化评论表现方式;新华网多棱镜栏目将配有新闻图片、短视频、漫画等可视化元素的评论集纳其中;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抖音号人民网评以短视频形式评论热点,等等。可视化评论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论证元素,呈现“全媒体”特点。论证元素的极大丰富,使论证维度立体化、论证过程具象化,观点产品的生命力也呈几何倍数释放。[2]

  具体来看,主流媒体评论可视化元素主要有:漫画、海报、新闻图片、长图、短视频、H5。漫画元素,即在新闻评论中加入漫画,与文字共同支撑论点。海报元素,即将评论相关主题设计成海报,并以新闻图片、字体设计等元素组合,来凸显论点。新闻图片元素,即在评论中配以新闻图片,起到再现新闻事实、活跃评论内容的作用。长图元素,即将漫画、新闻图片、设计图等几种元素相互配合,形成长图,在长图中展现事实、表达观点。短视频元素,即用短视频形式对观点进行表达、对思想进行宣传。H5元素,即将评论做成H5,集合图、文、视频等多种元素,互动性较强。可视化评论将以上一种或多种可视化方式相结合进行表达。其中,短视频、新闻图片是主要的可视化手段。新闻图片由于更加易得性,更多地被“短平快”的时评采用。长图、H5等由于制作技术要求高、耗时长,采用数量相对较低。

  “全方位”可视化特点

  可视化元素“全方位”参与到观点构建的过程中,评论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均可进行可视化表达,使观点、思维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显示出来。可视化元素不只是点缀和辅助工具,而成为评论主体。

  (一)论点可视化。论点是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它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3]论点可视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开门见山”,将带有新闻图片和观点性文字的海报放置在评论开头,通过可视化元素直接点明论点。二是“图文互文”,即图片元素与文字互文,使论点具体化。三是“同心协力”,即将各分论点分别进行可视化表达,共同阐明主论点。

  (二)论据可视化。论据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4]在可视化评论中,可视化元素发挥的最普遍的作用就是提供直观的论据。一是事实性论据的“眼见为实”。事实性论据即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在新京报网中,常应用大量采用新闻截图类论据,有权威文件、官宣、涉事方聊天记录等,参与到观点的印证过程中。二是理论性论据的“一图读懂”。理论性论据即用来源于实践、并且已经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在可视化评论中,将科学理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做成漫画、长图、海报形式,使得原本复杂深奥的信息更加清晰条理,降低了理论理解的难度,提升说理效果。

  (三)论证过程可视化。论证过程是指在给出论据后,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5]一般情况下,列举论据后还要进行论证,才能更好地使材料为中心论点服务。论证过程可视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论证文字嵌入图片,使得论证过程成为可视化元素的一部分,达到强调论证文字、给论证“美颜”的作用。二是通过图片的分割,使得论证的文字资料更加突出、通过图片带来的思维转换使得论证的文字更加有效。

  可视化规制下评论的倾向性

  在媒介的发展历程中,技术的使用多次对媒介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6]新媒体的发展及伴随而来的新的表达手段的采用,也“规制”着评论的生产过程和表达的偏向性,使评论呈现以下三种趋势。

  (一)评论的多兵团作战。以往评论为单兵作战,由单独的评论员就可以完成。现在越来越出现多兵团作战的情况。同一媒体不同部门分工合作紧密,可视化评论由评论员、文案人员、漫画设计师、动画设计师等跨部门人员共同完成。跨媒体之间合作日益紧密,即可视化评论由多个媒体合作完成。比如光明网2020年4月发布的《清明寄追思》长图,将中国江西网、荔枝新闻、南方网等不同媒体评论员的精彩评论集纳到一幅长图中。还有些评论是媒体和读者合作完成,将读者对某一现象的留言进行集纳整合,用可视化方式呈现在评论中。

  (二)论证逻辑的故事化倾向。可视化评论中,许多观点和深奥的道理并不是通过文字讲述出来的,而是通过可视化事实和视频中的被采访者说出来的。通过关注个体的叙述、形象,产生故事化的效果,让读者在体验某种情感氛围中接受行文中的事实和观点。这营造客观性和现场感,加上全篇夹叙夹议的设置、冲击力强的可视化元素,让可视化评论直抵人心,这种体验和感受往往比灌输式的说教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情感的正向化倾向。通过主题分析发现,可视化评论表现出如下特点:地域上侧重于国内;主题上侧重于正能量的弘扬,对英雄的致敬、对伟大精神的传播,注重对文化的积极引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和弘扬;紧跟热点,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疫情的关注、对安全的关注。总体来看,其情感倾向呈正向化趋势,偏向于进行正面引导的鼓舞型评论和解释型评论,而非批评型评论。这一特点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采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精良的可视化评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可视化的悖论:观点的“建构”与“消解”

  (一)意义表达的“直观化”与“隐蔽化”。可视化带来意义的“直观化”,发挥“有图有真相”的证实作用,以及“吸引注意力”的凸显作用,让视觉元素承载的信息更加容易被关注和认同。在可视化元素中,意义有时隐藏在图片、视频中,需要耗费精力去“读图”、去观看视频,增加了一道信息接受的程序,加深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多种元素之间存在着争夺并分散注意力的风险。[7]

  (二)意义挖掘的“深层化”与“表面化”。可视化让一些深奥抽象的论点“平易近人”,有助于拓展有深度的评论的传播广度。但如果片面强调可视化手段,可能会降低评论选题、立论的深度和锐度。不少可视化评论在主题选取上,就尽量避开了深度揭示性评论的选题。这样就存在对一件事情的浅层、普及性的认识,而不是深层的、规律揭示性的认识。此外,在进行信息接收过程中,视觉信息往往在吸引注意力上更加有效,但是引发的思考多是浅层次的和表面化的,缺乏引发深入思考的机制。

  (三)意义解读的“单意性”与“多元化”。评论贵在观点犀利、论证鞭辟入里。恰到好处的可视化元素,有凸显论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效果。但可视化元素特别是包含象征性符号的可视化元素,往往带来多样化的解读。受众的不同背景、已有的观点倾向,会影响到对可视化元素的“解码”。从这个意义上,评论的可视化,有冲淡论点的潜在风险。

  结  语

  评论可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可视化技巧还不成熟,图文搭配还略显生硬。可视化评论可在“信达雅”方面下功夫。“信”,即可视化元素在表现主题和重点上与评论的立论协调、准确。可视化是手段而非目的,应避免可视化元素偏离主题,或对理解主题造成干扰。“达”,即可视化元素之间、可视化元素和文字之间要衔接顺畅。可视化元素要适量,不增加无关信息量;图片选择应恰到好处,与文字产生互文效果,在互文中提升说服力和记忆效果。“雅”,即可视化评论从整体给人以美的感受,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应在图文搭配、色彩搭配上,整体协调,与评论的情感倾向协调,产生整体性和协调感。

  随着技术发展,评论可视化在未来将有更大发展空间。为适应这种趋势,媒体机构可建立可视化素材库,并优化跨部门合作机制,既要满足时评对速度的要求,也要满足重大主题评论对深度和精度的要求。评论员要提升技术素养和视觉素养,成为兼具设计、艺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荣翌.可视化“融评”产品  给评论更多创新空间——人民日报评论可视化产品浅析[J].传媒评论,2019(04):13-15.

  [3][4][5]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111,113,117.

  [6]陈沛芹.媒介即讯息?——论技术的使用之于媒介内容的影响[J].新闻界,2010(02):35-38.

  [7]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73.

  (张泰来:齐鲁晚报评论员;穆静:山东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观点的建构与消解——主流媒体评论可视化探析[J].青年记者,2022(19):68-6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