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复旦模式

2022-12-07 08:35:5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常志刚 邓建国

摘要:本文围绕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具体经验展开讨论。就总体思路而言,复旦大学重视多语种语言能力的提升,关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强调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从实践经验来看,复

  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格局,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化培养模式,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与风格,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自198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逐步形成“外语+新闻”的培养模式[1]。2009年,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启了部校共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育人实践。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五所高校率先设立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发展出了“国情教育+融合新闻业务+外语+媒体实习”[2]的培养模式。目前,“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部校共建项目已拓展至8所高校。

  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以下简称“国新项目”)从2009年设置以来,发展历程一波三折,2009年、2010年招收两届学生之后,由于地处上海,不便于到央媒、央企实习等原因,项目暂时停止招生。2019年项目正式恢复,从2022年开始,项目改为三年制学术硕士,招生规模为每年30人,全部通过夏令营推免录取。该项目响应中央“培养高端国际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号召,利用复旦大学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新闻学院的一流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培养内知国情、外知国际,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以及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媒介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复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复旦大学作为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包容和自由的氛围,不拘一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海派特征的新闻传播人才,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大特色。

  (一)重视多语种语言能力的提升

  当今时代,语言不再仅仅是信息传递、文化传承的工具,还承载说服力,体现话语权,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交流与融合、传播与互鉴,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急需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语言能力。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语言工具的应用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对语言背后不同国别的历史文化开展系统性认知。同时,不断丰富语言学习的模式和途径,增加在传统采、写、编、评之外的跨文化综合写作等内容生产的整体实践。复旦大学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特别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定期邀约校内外从事外国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的专业人士做专题讲座,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聘请上海外宣一线的资深从业人员担任业界导师,定期为学生开设经验分享性质的专题讲座,并将课堂作为实战化应用场景,开展模拟新闻发布会、外文新闻评论写作等专项训练。

  (二)关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

  在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媒体人的创意能力,学习并利用新媒介的特质产出优质的媒体产品是重中之重。在垂直化分工的当代,“Z世代”在工作实践中常常会听到“团体合作意识欠缺”等评价。这是由对过分的垂直细分领域的学习所致。不为自己的能力和想象设限,打破规则和框架、勇于尝试新技术、激发新思维是创新的关键。为此,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合作开展融媒体新闻实践等课程,提升学生的操作性技能,增强对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应用场景的熟练程度。[3] 2009年,我们曾提出“互联网上的国际传播战中将出现一个新的战场,即利用社会性媒体实现对目标国年轻网民群体的渗透和争夺,而胜利一定属于精通新媒体本质特征,战略明确和行动迅速的一方”[4]。新时代,在更加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提升下一代国际新闻传播主力军的新媒体素养更加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加强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新闻传播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注重发现人们的信念如何影响对周遭世界的看法,训练阐释信息、表达态度、评论事件、建立信念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重点落在操作层面,需要洞察前提和发现影响,其重点是力求去除信息的含混性,使语言和思想的表达清晰晓畅。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旨在破除简单地运用惯性思维,导致思维敏感度降低的问题。譬如对中国道路的评价在国内国外舆论场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样貌,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人们常常会轻信与自身既有经验不同的观点。在国际舆论场上,找到对方批判的前提假设,尝试对其前提的正当性进行辩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就当前国际新闻传播舆论生态而言,我们并不缺乏具有良好外语基础的人,也不缺乏能讲故事的人,但非常缺乏懂逻辑、善思考、巧辩驳的会讲故事的人。

  复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定位于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高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复旦大学充分利用中央和上海的外宣资源,融合外语、新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采用学界和业界双导师制,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深厚、业务技能精湛和外语水平高超的国际新闻传播优秀人才。

  (一)应势而动:适时调整培养模式

  自2019年本项目恢复开展以来,一直延续两年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运用主体协同、介体协同、环体协同等方式,培养打通政界、学界与业界壁垒的综合性人才[5],但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依然发现两年制的培养模式不太适应当前对高端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就此前所招收的三届国新班学生来看,因本科段所修专业与新闻传播专业的差别较大,加之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不十分突出,这种双向缺失的本领恐慌,造成了学生在第一学年有较长的焦虑期,刚经过一年的调整,又直接进入业界进行实习,这样的培养路径不够理想。从2022级开始,国新班的招生类别改为学术硕士(学制三年)。课程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实务技能和应用导向的理论素养,使学生操作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齐头并进,具备成为高端外宣人才的潜力。

  (二)理实并举:持续开展前沿讲座

  当前国新项目硕士生源构成中,一半左右是具有各语种语言学背景的本科生,另一半是具有新闻传播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新闻传播知识的传授和新闻传播实践技能的提升。为此我们对以往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众多课程中,国际新闻传播前沿讲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2021级国新硕士项目学生为例,本年度国新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翻译系何刚强教授、陶友兰教授以《大变局下中国翻译培养理念更新与人才培养》和《红色翻译在域外的传播》为题,讲述翻译与传播的关系;邀请《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站总编辑冯羽,就《英汉汉英翻译与有效新闻传播与国际话语权》这一主题,分析新形势下国际传播的应对策略;邀请Shanghai Daily主编陈洁,以Shanghai Daily的Twitter账号的海外传播为案例,分析如何利用海外社交媒体讲好中国故事;邀请Six Tone总编辑吴挺,讲述小而美的外宣媒体的内容生产策略和发展思路。同时还邀请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生、现供职于联合国人居署的马雪赛,为大家分享在国际机构供职的体验及申请国际机构正式工作职位的注意事项。与此同时,提倡大家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从做中学,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提升理论的应用水平。

  (三)融贯西东:重视国情调研实践

  在国情调研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传播中国、融贯西东”的口号。其中“西”,同时指世界的西方和中国的西部,在中国就是指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东”同时指世界的东方和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的东部。因此“融贯西东”即,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复旦大学一方面向世界传播中国,融贯世界的“西”和“东”;另一方面则是面向中国的中西部,融贯中国的“西”和“东”。

  2021年和2022年的两次国情调研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在带队老师指导下,深入田间地头,采访拍摄,完成了多部实践作品,并在CGTN电视端、网络端,新华社客户端,澎湃新闻,Six Tone,“国小新”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国情调研团的行程也先后被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吕梁电视台、吕梁日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内蒙古日报及上述媒体的客户端进行深度报道。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切实体会到身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了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这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央媒体记者、地方媒体记者、东西部高校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了解中国、传播中国的多赢局面。

  复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培养内知国情、外知国际的新闻传播人才,是在日益复杂的世界舆论格局中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使命,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从一开始就应立意高远,脚踏实地,要有足够的战略眼光,方能使这一项目行稳致远。在完成学制和课程改革后,复旦国际新闻传播项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学制更趋合理,课程设计进一步优化

  2022年9月开始,项目学制从两年专硕改为三年学硕;招生通过夏令营的方式实行“全部推免”。实施的新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的“学位专业课”包括四个模块:一是主流意识形态模块。包含1门课程,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是复旦新闻学院的精品课程,具有老中青结合、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教研队伍。二是国际新闻实务模块,包含“英语新闻报道与写作”和“英语评论写作”两门课程。三是国际传播理论模块。包括“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和“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两门课程。四是数字传播能力模块。设置“数据挖掘与分析”1门课程。另外,还包括“跨国企业传播”“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全球传播:历史与理论”等“专业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较为多样且相对集中,有利于培养国新项目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闻生产能力和多媒体应用技能进一步提升

  复旦国新项目注重提升学生“采写编评+多媒体技能”的复合新闻生产能力,尤其是网络融媒体的实际操作技能,力争实现培养“心红、眼亮、手巧、腿勤”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初衷和目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实现语言能力、新闻生产能力、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的多维度复合[6]。为此,复旦大学长期与上海电视台、Shanghai Daily、Six Tone、环球时报(英文版)、澎湃新闻等媒体合作,将业界导师请进课堂进行实战化新闻采编、评论能力的培养,同时适时带领国新项目学生参与地方政府主办的对外推广和交流活动。譬如,2021年12月,国新班与中共青浦区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人民网上海频道合作举办主题为“行走青浦 品味江南”的活动。国新项目学生与留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出较高质量的多语种对外传播融媒体报道产品,在相关媒体平台发布,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区域国别研究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进一步夯实

  国际传播一方面需要关注国家文化精神的传播,另一方面需要满足海外受众的习惯和偏好。目前,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对深入研究外国受众的习惯、偏好等问题的能力培养还相对缺乏。国新项目硕士培养阶段,应当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提升学生针对国际传播对象国的文化习俗、民众媒介接触习惯等的研究与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人群所应采取的不同的国际传播策略的探讨。为此,学院将众多的海归教师纳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师资队伍中;同时也引进了包括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和外文学院的校内外院系的智力资源;邀请国际新闻传播业界资深从业者担纲核心课程主讲人,如获得2021年范敬宜新闻“良友奖”的《上海日报》特聘首席评论员王勇,Sixth Tone总编辑吴挺等;邀请在沪资深外国记者,如在路透社和财新任职20多年、精通中英文的美国人Doug Yang加盟学院。

  除了大力引进具有多元知识背景、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师资人才之外,复旦还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2022年2月4日至21日的北京冬奥会期间,国新班全体学生在项目主任的指导下撰写了四份《冬奥会国际传播舆情监测与效果评估专报》,这是一次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学生们在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语言优势,将国别研究和舆情研究有效结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思维和团队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对国际新闻传播的敏感性和对重大国际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结  语

  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刻的国情认知、高超的外语应用水平、敏锐的国际舆论嗅觉、熟练的媒体技术使用技能。只有建基于稳定而坚实的中国立场,对地方经验有切身领悟,全球视野方能有所遵循,对外传播方能行稳致远。

  培养具有人文情怀与跨学科理论知识,掌握全媒体理念与技能的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既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习,也需要对世界形势有全面的认知和正确的研判,要对国际舆论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具备熟练运用新媒介技术生产内容产品的综合能力。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要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研究”(批准号:20&ZD3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龙.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与作为[J].现代出版,2019(3):13-15.

  [2]史安斌.论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短板”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新闻界,2012(14):13-16.

  [3]周葆华.从新媒体专硕探索看新媒体传播教育[J].青年记者,2020(19):63-64.

  [4]邓建国.融合与渗透: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特征和我们的机遇,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C].//“全国第一届国际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论文选[M].姜加林、于运全主编.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310-318.

  [5]朱秀凌.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青年记者,2022(16):111-114.

  [6]钟新,崔灿,蒋贤成.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与进阶式培养: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J].国际新闻界,2020(12):147-168.

  (常志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吕梁学院中文系新闻学专业讲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主任助理;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9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常志刚,邓建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复旦模式[J].青年记者,2022(19):80-8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