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时政类新媒体的报道变化与融媒创新

2023-03-09 08:29:0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黄 帅

摘要:  时政新闻是媒体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少媒体都将时政新闻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时政新闻在媒体中呈现的权威性、真实性与时效

  时政新闻是媒体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少媒体都将时政新闻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时政新闻在媒体中呈现的权威性、真实性与时效性。而广大读者也十分关注时政新闻,通过阅读和分析时政话题,能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与社会的发展动向。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虽然传统媒体上的时政新闻给读者权威的感觉,却因为过于严肃而显得生硬,尤其会影响一些年轻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显然无助于时政新闻的传播。为了更好地发掘时政新闻的魅力,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近年来,以中国青年报(以下简称“中青报”)为代表的一些媒体展开了探索与创新,“海运仓内参”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与发展,并很快成为国内知名的时政类新媒体平台。

  融媒趋势下“海运仓内参”时政新闻报道与解读的新变化

  融媒转型是传统媒体面临的大趋势,中青报自然也不例外,“海运仓内参”就是在这一趋势下诞生与发展的新媒体账号。“海运仓内参”得名于中青报社所在的北京海运仓胡同2号,所谓的“内参”,是指其中的内容与过去见诸报端的时政信息不同,账号对重大新闻有更多深入解读,还有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信息增量。过去那种以消息来呈现时政新闻的写作方式,在“海运仓内参”中很少出现,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也渴望看到更多有深度、有特色的时政内容。因此,“海运仓内参”由中青报评论部创办,其中内容也来自评论员与评论编辑之手,这就与过去“复述式”的时政新闻写作有很大不同,自然也更吸引读者。

  时效性进一步增强,是“海运仓内参”呈现的时政新闻报道与解读上的新变之一。每逢重大时政新闻发生,“海运仓内参”都能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内容,或对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发布的快讯进行及时转发,或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反腐消息进行转发与解读。比如,2022年10月8日下午,人民日报客户端最先发布了权威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对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作出逮捕决定”,仅仅数分钟后,“海运仓内参”就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稿件《盛光祖被逮捕》,标题简明扼要,击中舆论热点,也收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与转发。这种迅速的操作,在“海运仓内参”编辑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而且越是重大的时政新闻,发布得越及时,真正做到了时政新闻发布的快捷性与时效性。

  又如,2022年9月29日,四只“老虎”同日被“双开”,可谓纪检部门的“四连发”,再次凸显反腐的强力态势。曹广晶、张本才、王大伟、宋希斌四人都曾经位居高位,但因为涉嫌违纪违法行为,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民众对这类反腐新闻的关注度很高,不断“打虎拍蝇”体现了党组织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精神,因此,有关反腐的话题,是时政新闻中的“长热选题”,也是“海运仓内参”近年参与报道与解读最多的内容。对于四只“老虎”同日被“双开”这一重大选题,“海运仓内参”自然不会错过,便在当天下午6点25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了相关消息,引起了舆论场的高度关注。

  “海运仓内参”呈现的另一个新变化是时政信息增量的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始终有增无减,一大批腐败官员相继被查。为了描述方便与直观,多年来媒体圈与舆论场默认了一些修辞性的说法,将落马的正国级、副国级高官称为“大老虎”,将被查的省部级高官称为“老虎”,而“老虎”落马的消息,基本上都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因此,中纪委一旦“打虎”,舆论就会非常关注,“海运仓内参”等时政类新媒体也会及时进行跟踪报道。但不同于一般媒体对反腐消息的简单转发,“海运仓内参”还一直着力通过信息增量来增加稿件的深度,并由此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体现了更强的原创能力与专业价值。

  这些信息增量一方面来自写作者对相关新闻信息的查找与分析,另一方面也与写作者的时政素养与政治敏锐性有关。寻找“海运仓内参”的选题,并进行时政新闻的解读,需要作者与编辑具备较为深厚的时政知识储备。毕竟,时政新闻报道与解读不同于其他领域,其自身具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会因为表达方式的灵活有趣而丧失,尤其是主流媒体更需要讲究导向正确。以上种种因素,都使得“海运仓内参”的选题与内容虽然很吸引读者、阅读体验十分顺畅,但本质上还是严肃的新闻写作,绝非“花边新闻”或“小道消息”。

  比如,2022年4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青海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杰翔被查的消息。尽管这条消息与“老虎”落马有关,舆论场颇为关注此事,但纪检部门并没有给出其他消息,对于其中的反腐“细节”,媒体在未经调查与了解之前,自然是不能臆测的。但是,时政类新媒体可以给出更多信息增量,“海运仓内参”的做法,就是通过梳理李杰翔的从政履历,找到可以做原创报道与解读的信息点,并在当日晚间发布稿件《4名落马官员,都当过这座城市的市委书记》。原来,李杰翔曾任通辽市委书记,而已经有4名曾任这一职务的官员,在近年的强力反腐行动中落马了。这样一来,原本看似没有“亮点”的新闻事件,有了很强的解读空间,还让读者看到了纪检部门的反腐工作是持之以恒的。深挖一些“老虎”的关系网络,不仅是纪检部门“打虎拍蝇”的常见操作,也为媒体反腐类选题提供了更有信息增量的“思路来源”。当然,这也十分考验作者和编辑对时政选题的把握能力,要能够拿捏好尺度,既体现媒体的权威性,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让时政类新媒体在变化迅猛的舆论空间中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

  读者能更好地参与反馈与互动,也是“海运仓内参”对时政新闻报道与解读的一大特色。这显然与它所处的融媒环境与新媒体平台有关,“海运仓内参”稿件发布的主阵地是微信平台,与此同时,它也有头条号、企鹅号,在多个平台上都具有较高的粉丝黏性。而且,从2015年至今,“海运仓内参”始终高度关注反腐话题,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重大的反腐事件,这也让其具备了风格明显的“调性”——关心反腐话题的读者,很容易被“海运仓内参”的稿件吸引,并成为其忠实受众。很多读者会给“海运仓内参”微信公众号留言,有些是对稿件内容的点评,有些是为反腐工作建言献策,绝大多数内容体现了民众对各级纪检部门“打虎拍蝇”的强力支持态度,以及对党组织开展更深刻的自我革命的真诚期许。“海运仓内参”的编辑也会对一些留言进行必要的互动。但由于并非每条留言都符合互联网文明行为规范,那些出言不逊或恶意攻击的言论,自然不可能被“放出来”。在友善交流与平等对话的前提下,“海运仓内参”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与互动交流的空间,而反馈意见也能促进作者与编辑更好地研究选题与编撰稿件,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海运仓内参”对反腐新闻的报道与解读新探索

  反腐新闻是“海运仓内参”重点关注与呈现的领域,如何让反腐新闻变得更具可读性,也是其重点探索的方向。面对反腐新闻,“海运仓内参”十分注重争抢“第一落点”。虽然反腐消息基本上都是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网站发布的,但绝大多数读者并不会时刻盯着这些网站看,而是需要“海运仓内参”这类时政新媒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因此,抢占反腐消息的“第一落点”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海运仓内参”微信公众号每天有5次发布权限,每天至少会发布3次,2次用于转发热点时政新闻,1次用于原创内容发布,还有2次作为“机动发布”——只要有突发的重磅时政新闻,尤其是“老虎”落马或被“双开”等反腐消息,公众号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海运仓内参”发布机制上的较强的即时性与灵活性。

  对反腐新闻的报道与解读,十分考验稿件编撰者的时政敏锐度,而“海运仓内参”对时政消息的把控意识较强:既洞察反腐动向与趋势,又清晰地知晓读者的阅读趣味。因此,从寻找选题到编撰内容,再到设置标题,“海运仓内参”都需要兼顾权威性与可读性。

  比如,2022年3月9日,“海运仓内参”发布文章《对搞政治团伙者毫不手软!》,对读者十分关心的“腐败官员搞团团伙伙”的话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4月21日,《被控受贿4900多万,此地市委原常委受审》一文也得到了不少关注,这显然与丰富的内容,尤其是标题中高额的涉案数字与不点出落马官员名字的“设置”有关,保持适度的神秘感,不仅不会影响稿件的质量,还会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海运仓内参”对高校反腐的话题格外关注,相关内容往往能得到读者的热议。比如,2022年4月26日发布的《落马副校长“高尔腐”细节曝光》一文,就对纪检部门曝光的这一腐败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有助于民众更加关心高校反腐的动态,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也是一种必要的监督。事实上,尽力发挥新闻作品的监督作用,同样是“海运仓内参”的探索方向之一。

  “海运仓内参”在融媒转型中,不仅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相关内容,还在中国青年报App、头条号、企鹅号等多端发布稿件,此前还开设了“内参快评”栏目,尝试将时评与时政解读的内容融为一体,打造全媒体、多方位的内容呈现平台。其中一些内容介于传统时评与时政解读之间的“模糊地带”,实现了文体与内容上的创新。比如,2019年3月6日,“海运仓内参”发布文章《“民营经济离场论”的谬论再次遭到打击!》,对当时舆论场上一度甚嚣尘上的“民营经济离场论”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还有一些稿件也得到了其他官方媒体的转载,比如,“海运仓内参”在2022年4月8日发布的《胡怀邦落马后,国开行多人被查》一文,在次日被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转载,并得到了较大的关注。舆论对“打虎拍蝇”的关注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对时政类新媒体内容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山之石:多家媒体时政报道的启发

  近年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新媒体不仅有“海运仓内参”,还有新京报“政事儿”、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澎湃新闻“打虎记”,等等。它们各有特色,分析其时政新闻报道与解读的方法,可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启发我们进一步探索时政新闻的呈现方式。

  新京报“政事儿”稿件有较高的时效性,能做到及时、高效地发布时政新闻动态,不少稿件都收获了10万+的超高阅读量,获得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与支持。

  “政事儿”对反腐新闻的选题敏感性很高,而且几乎能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内容,赢得了读者的关注与认可。与其他时政类新媒体不同,“政事儿”对一些地方上的反腐动态与人事消息,也能有较为敏锐的观察,这也让其发布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比如,2022年9月22日17点24分,“政事儿”同时发布5条内容《中央决定:邱勇任上交所党委书记》《张新亮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黄剑雄拟任市委书记》《杨耀威,被“双开”》《宋太平,受审!》,不仅内容涉及人事、反腐等多方面,标题还十分有冲击力,虽然简短,却点出了最关键的内容,很适合在新媒体场域中传播。

  “长安街知事”是北京日报旗下的时政类新媒体,在舆论场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同样十分关注反腐话题,但也很关注国际时政新闻。“长安街知事”主编郭涛在谈及其影响力来源的时候,首先就提到要兼顾“速度与深度”[1],这也确实是时政类新媒体能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而且,“长安街知事”在B站上也有账号,以视频的形式传播时政新闻,其探索经验十分宝贵。B站上的年轻网民众多,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权威媒体发布的时政新闻对其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长安街知事”的内容还需注意导向性和趣味性,从其播放量最高的几个视频来看,确实都是“好玩又靠谱”的新闻。截至2022年10月,“长安街知事”在B站上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是2021年6月15日发布的《普京怼美媒:你说中国将有4艘航母,美国有多少?我为什么要担心中国?》,播放量高达903.2万次。这说明年轻人还是热衷阅读时政新闻的,关键是看作者和编辑如何将严肃内容进行通俗表达,如何将权威报道转化为年轻人爱看的文章或视频。

  澎湃新闻“打虎记”栏目的特色在于紧跟反腐动向,并进行适度的盘点分析。与前文提到的几个时政类账号不同,它并不立足于微信平台,而是植根于澎湃新闻的网站页面与App。澎湃新闻的浏览量与关注度很高,“打虎记”栏目也颇受读者欢迎,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反腐新闻发布平台之一,早有研究者称赞其“发稿总量多,报道速度快”[2]。

  “打虎记”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其他地方纪委监委网站消息的及时转发,还有一类就是原创内容,对反腐新闻进行盘点与解读。而且,由于不受发布次数与条数的限制,“打虎记”随时可以发布内容,操作方式非常灵活:有最新消息,就及时发布,如果没什么新闻,便不发布内容。可以说,“打虎记”对纪检监察网站消息的跟踪是最紧密的,也是最具“同步同频”特质的。

  比如,2022年8月19日,“打虎记”发布了4篇稿件,其中3篇都是转发纪检监察网站的消息,而《从反贪勇士到落马贪官:我就是侦查专家,没人会轻易动我》这篇为原创内容。根据“廉洁四川”《忏悔实录》栏目中讲述的宜宾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杨忏悔的故事,“打虎记”进行了合理的信息综述与解读,并在标题中体现出稿件的权威性、故事性与可读性,让读者既看到一个干部滑向腐败泥潭的经历,也会从生动的讲述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并感受到当前的反腐工作确实是不留死角的、是会持续进行的。

  近年来,坚持时政新闻尤其是反腐新闻解读的主流媒体融媒账号并不多,但“海运仓内参”等账号和专栏仍在这一领域继续深耕。这不仅是媒体立场与情怀的体现,也是对广大读者关心的时政热点的回应。主流媒体需要有一批坚持时政内容原创的作者与编辑,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时政类新媒体的融媒探索工作都需不懈坚持、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涛.从“长安街知事”谈党报新媒体变身“时政网红”四秘诀[J].中国地市报人,2021(3):1.

  [2]姚璇.全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转型研究——以澎湃新闻“打虎记”为例[J].记者观察,2022(27):24.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编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黄帅.时政类新媒体的报道变化与融媒创新——以“海运仓内参”为例[J].青年记者,2022(23):33-3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