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智能传播时代重大会议新闻生产的人本面向

2023-03-16 08:22:4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许向东 吴洁

摘要:  新闻对社会发展具有建构性作用。人本主义导向的新闻致力于强调人的本体性,通过提升报道策划者解码编码的共情力、凸显新闻生产者的行为

  新闻对社会发展具有建构性作用。人本主义导向的新闻致力于强调“人”的本体性,通过提升报道策划者解码编码的共情力、凸显新闻生产者的行为能动性、重视新闻接受者的阅听参与度,明确引导新闻业于新闻生产中突破专业主义藩篱,从人本视角重新审视新闻生产的实践常规与价值理念。这种突破既立足当下,维护“人”的本体价值,也面向未来,映射可感知的新闻业前景。从实践情况来看,不论是对智能传播技术演进的关注与反思,还是对重大议程的宣传报道,近年来国内主流媒体均做了诸多积极尝试。

  本文以2020-2022年两会(以下统称“重大会议”)期间主流媒体的系列新闻生产实践和相关内容呈现,结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和《宁夏日报》四家涵盖中央、地方两级媒体“视听+文字”的党媒内容矩阵,通过深度访谈结合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智能传播时代重大会议新闻生产的人本面向进行解读与阐释。研究发现:在新传播技术加持下,无论是对关注对象的“人文存眷”、对职业新闻记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还是对新闻接受者阅听参与感及体验感的考量,相较于纯粹技术导向,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愈发强调“人”的因素;这一过程中的“人-技”关系具体表现为新传播技术在选题策划、采集生产与内容呈现等不同阶段的差异化嵌入,由此形成“人-技”之间相对背离、联动协作与有效耦合的多元关系模式,为智能传播语境下新闻人本主义的复归提供了现实可能。

  选题策划:技术干预相对缺席,重视情感价值共振

  一个好的新闻选题,是新闻报道引起人们阅听兴趣与社会反响的前提,这既反映新闻媒体的性质与特质,也映射新闻媒体的工作理念与组织策划能力。[1]不难理解,权威性是新闻媒体社会公信力的直接体现,而影响力则是新闻媒体社会整合能力的直观反映。因此,要使新闻报道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引发普遍共鸣,于主流媒体而言,主题宏大但落脚细微、强调情感价值共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实策略。智能传播时代,由于我国主流媒体对传统媒体时代人文情怀的承继,在选题策划阶段,新传播技术与新闻策划者之间保持着相对区隔的实践情境,即技术要素较难直接影响选题策划的具体面向,这主要表现为职业新闻人对技术言说的缺席和边缘化。

  具体来看,2020-2022年重大会议期间,不论是宏观层面的政策解读,还是微观层面的成果报道,主流媒体在切入点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普通民众和日常微事。相较于借助技术筛选高热度话题进而确定选题方向,主流媒体多直接采用情感化叙事方式,立足民生视角,从多领域着手,以小见大、以微知著,借“小事”讲“大事”。通过构建多维微观视图,生动勾勒了新闻接受者可感可知的宏观现实,从选题策划阶段便体现出了新闻生产关注民生、尊重个体、保护人文的文本与实践特征。在回忆2022年两会选题策划方案讨论过程时,《人民日报》记者H谈道:

  “不用大数据,反正我们不用,那么多好选题呢。……大格局谁不会,难的是怎么把大格局用小事情讲出来,见微知著嘛。只讲宏观的东西和念文件条例没区别,大家不爱看的。想要大家爱看,就要把意思传达到位,还得跟之前不一样,要有所创新,就不是件容易事。”

  不言而喻,作为个体的职业新闻记者,其实践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这便要求新闻媒体内部及时开展思想交流与思维碰撞,尽可能兼顾新闻报道选题的开放性与典型性,提升报道形式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此外,选题立意与群众利益的关切度是新闻温度的首要感知器。经记者集思广益、多次打磨而得出的选题与策划方案通常具备较高的人文价值,使新闻报道从最初就怀有尊重人、保护人,甚或发展人、成就人的美好希冀。

  《宁夏日报》记者D表示,“第一思维否定法”是其确定选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就是你看到一个事件之后,你觉得媒体最有可能从哪个角度报道,这个报道角度就是第一思维,第一思维否定法就是否定这个思维,要不然大家的角度、切口都一样,那不就千篇一律了?”

  通过与编辑部和周围同事及时有效的“否定式”沟通,参与重大会议等主题事件报道的记者得以确定出异于别家的“最佳选题”。在人本主义理念与实践的牵引下,记者通过讲述宏大主题中的微小故事,以小见大,有效抓住受者阅读兴趣,从而拉近新闻生产者与新闻接受者的传受距离,一改政务类新闻“照本宣科”的刻板印象,从阅读体验层面关注人、尊重人。

  整体而言,2020-2022年重大会议新闻生产实践中,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从选题策划阶段便开始有所体现。且相较于固有认知中的技术干预和渗透,选题策划阶段的选题决策与技术要素之间体现为一种相对背离。一方面,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在选题策划时较少借用新传播技术为实践助力;另一方面,其更多强调作为组织策划与生产者的真人记者的共情力,以及作为接受者的阅听人的情感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此前提下,不论是“第一思维否定法”指导下的切入视角商讨过程,还是立足高远而着眼当下的新闻报道实践路径,主流媒体在2022年两会报道工作的开展上,普遍立足民生琐事、反映群众关切,以“充满人情味儿”的选题策划和恰到好处的立意分寸,充分关注群众主体性、尊重群众个体贡献、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既避免了就事论事、人云亦云,又在确保新闻宣传报道客观真实的前提下,从新闻生产源头阶段即有力强调人文话语的存续,明确彰显了新闻人本主义的导向端倪。

  新闻采集:“人-技”联动协作,着力缓解“价值-工具”理性冲突

  新传播语境下,新闻生产的逻辑由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向多元共生的主体间性转变,新闻生产的方式也逐渐从最初的“暗箱”,经“互动”,发展到了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合作”[2]。这里的合作,除了人与技术的合作,还包括人与人、技术与技术的互补和强强联合。由此可见,在人本主义的理念与实践中,提升新闻宣传报道效果的关键或在于,在“人”本位的基础上,于联动协作中适时调适“人-技”博弈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与人、人与技术、技术与技术的多重合作优势,进而缓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在新闻采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过往重大会议报道中,省级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数采取“组建团队、统一行动、集团旗下各媒体内容共享”的工作策略,近几年这种集约化联动的趋势愈加明显、力度愈发强化,范围也愈发广泛,2022年甚至出现了甘肃日报社等12家党报及新媒体联动合作报道的盛况,生动地演绎了智能传播时代新闻生产者与新兴技术之间的联动协作。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各类新传播技术的可供性为新闻生产跨区域、多条块的通力合作提供了实践可能;另一方面,集约化的联动报道过程也使新闻生产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不同报业集团间的人力资源共享与报道优势互补。

  根据访谈得知,重大会议召开前夕,各大主流媒体多倾向在以往成功经验基础上,借力新技术、围绕新主题,向周边省区主流媒体发出联动合作采访、共享报道成果的邀请。从传播效果来看,各省主流媒体在保证准确解读会议报告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展现当地特色,于合作共建中彰显个性,既为异地读者带来新闻该有的新鲜感,也力求拉近与本地读者的距离,强化新闻报道的个体参与感和真实感,体现宣传报道的人本导向。此外,反溯新闻采集生产过程,2020-2022年各省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在重大会议报道期间,坚持记者进田野、面对面沟通获取情感信息的媒体传统,亦彰显了新闻媒体对“人”之本位的深切坚守与传承。

  当下,新闻生产的主体正经历着由“人”到“技术”,再到“联动协作的人与技术”的演变。相较于程式化的技术、机器为主导,“人”的主体性作用再次得到强调,“人-技”博弈走向动态平衡。从2020-2022年重大会议报道实践来看,于联动合作中强调真人记者行为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引发新闻与受者情感共鸣为效果导向等一系列现实举措的推出,共同体现了重大会议新闻采集生产中“技术加持人工”的“人-技”联动协作模式。与选题策划阶段人与技术的相对背离相比,新传播技术在新闻采集生产环节发挥了更为明显的辅助作用,这也体现了技术在新闻生产各环节嵌入程度的差异化存在。

  好新闻是用脑、用心、用力、用情做出来的。相对于机器采编、云端传输和AI写稿,真人记者深入实地,通过与采访对象开展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进而获取报道素材并制作发布的新闻采集生产范式,是新闻保持温度的重要前提。毫无疑问,源于生活、源于时代的情感最容易打动人[3],这也正是新闻变革进程中感性新闻转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智能传播时代新闻的展现形式频繁创新,但“更加重视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情感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这一共同特征无法被忽视。[4]?2020-2022年重大会议报道中,主流媒体愈发强调真人新闻生产者在采编、生产过程的重要地位,也愈发重视记者、采访对象及新闻接受者等多元行为主体间的情感碰撞,以充分发挥职业新闻记者能动性的方式,着力缓解人本主义的价值理性与新传播技术的工具理性间的矛盾冲突,由此对新闻生产流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复归发出了有力呼唤。

  内容呈现:受者与技术有效耦合,构建参与式新闻阅听体验

  智能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助力记者创新传播形式、丰富报道手段的同时,也有效强化了新闻接受者的阅听体验。然而,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当下,优质内容才是新闻宣传制胜的关键法宝。与华丽技术支撑下的单一内容相比,用户更加青睐形式简单、新颖且内容优质、有深度的报道。具体到重大会议活动,在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同质内容的背景下,恰切化技术应用基础上的简约化内容呈现适应了短视频、浅阅读背景下的新闻接受惯习,由此而形成的受众阅听体验与多元技术呈现方式的有效耦合,助推了主流媒体在重大时政议程宣传报道过程中人本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复归。

  值得注意的是,与早年图文、视频、H5、AI播报等多形态、井喷式集中呈现新闻内容不同,近年来,主流媒体在重大会议报道上开始出现“轻量化”“柔性化”等新特征,Vlog等形式的短视频出现频率陡增,这尤其表现于2022年。通过精确报道主题、凝练报道内容,主流媒体以“超轻体量”的宣传报道从根源上保证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其凭借“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加持创新新闻推送方式,以百秒速览等创意手段打造了新颖活泼、弱知沟化的新闻触达方式,构建了全新的传播场景,既强化了新闻接受者的新闻参与感和体验感,也发展了新闻接受者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主观意识和行为能动性,彰显了新闻生产“多技术、轻体量”的内容呈现风格,生动演绎了“人-技”之间的有机耦合。

  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交互性成为新闻传播的新特征。由此,新闻不再仅仅是阅读、收听和观看层次上的认知,也囊括了参与和体验的有效感知。作为新闻的三大特征之一,真实性在智能传播时代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除内容真实以外,由新传播技术驱动、与互联网用户感知有效耦合的“技术真实”和人机交互的“体验真实”也应被囊括入内,成为考量新闻报道优质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前几年单一的AI新闻写作、AI语视频播报,2020-2022年重大会议新闻生产在人机交互实践方面取得了全新突破,2022年更是实现了新闻主播“真人+虚拟人”的同框互动实时直播与全天候在线回复网友评论的人机互动,有效提升了新闻报道实践中技术与人工的协作契合度,强化了人工智能新闻的用户可感知性和体验真实性,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主”和“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在坚守新闻最初本质的前提下,完成了宣传报道中科技元素的深度融入。

  “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5]就当前智能传播语境下技术与受者的耦合连接而言,类似Vlog、VR、AI等技术媒介所塑造的信息环境或许比现实情景更具影响力,新闻接受者嵌入其中,进而开启了“人-技”融合场景下新闻阅听的新体验。综观2020-2022年主流媒体重大会议的新闻生产实践,其在内容呈现方面体现了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技术主导思维,整体始终与智能传播时代的情感交往方式相契合,立足人之本位,在技术助力下,突出强调新闻传播的场景代入感和传受交流感,由此进一步演绎了新闻实践内容呈现阶段人本复归的现实可能。

  结  语

  强调人本精神、彰显人性魅力是新闻人本主义的目标所在,也是对传统新闻自由、客观真实理念的承继与升华。智能传播时代,人的价值与精神理应同技术一样被重视,理想的人机关系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状态。在以AI、AR、算法、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逐渐成为新闻生产与分发之主力的如今,面对“缺失之人”的回归,主流媒体更应“扛起人本理念的引导旗”,于选题策划、采集生产、内容呈现等新闻生产各环节贯穿人本精神,呼唤人本复归。

  【本文为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课题(课题号:MXG2022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家兴.让读者在阅读快感中咀嚼理性——评论的选题、角度、立意与表达[J].新闻记者,2016(05):7-10.

  [2]王莹.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新传播语境下新闻生产的变革逻辑[J].编辑之友,2021(01):76-80.

  [3]钱怡.地方党媒的“传播调适”:宏大主题报道中的情感、情境和拟剧[J].传媒观察,2019(12):95-99.

  [4]彭增军.新闻的情商:数码时代新闻的情感转向[J].新闻记者,2019(04):38-42.

  [5]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3.

  [许向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洁(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许向东,吴洁. 智能传播时代重大会议新闻生产的人本面向[J].青年记者,2022(23):50-5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