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人工智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逻辑重构

2023-03-16 08:25:02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陈绚 戴松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媒体核心功能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底层逻辑也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媒体核心功能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其底层逻辑也因技术可供性增强而发生转向与重构,一些传统媒体正在随着技术赋能而向智慧化转型。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的5G智慧电台为例,探析人工智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逻辑重构,为广电智慧媒体的发展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践思考。

  5G智慧电台概况

  5G智慧电台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智慧广电建设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广播节目编排系统。电台利用5G传输技术和AI技术,通过智能抓取、智能播报、智能编排,可一键式自动化生成新闻、资讯、天气、路况、音乐串接等播出内容,是一套无需主持人即可完成播音,无人值守即可自动完成24小时节目编排,达到省级电台播出水准的人工智能广播系统。同时,5G智慧电台采用“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流程,针对受众需求提供“技术+内容+系统”的整体服务,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强化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构建全新的声音产业链,重塑广播价值,推动传统广播向平台型媒体跨越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湖南广电 5G 智慧电台以“智慧媒体”为概念视角,以科大讯飞语言智能技术为原点,以自制内容生产为支撑,形成的“多地多频”的 5G 智慧电台集群,旨在构筑全新的音频内容运营场景与平台,进而形成全业态、垂直化的智慧声音生态体系,使声音生成与创作、智能化内容与服务的易得性、敏捷性大大增强,实现传播的精准化、声音供给与声音需求的高度匹配。

  5G智慧电台内容生产方式的逻辑重构

  5G智慧电台是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的产物,推动了传统媒体向科技方向的创新与转型。与传统的电台生态相比,5G智慧电台在内容生产方面已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率先完善了无人化内容制播的内涵,再造了广播电台生产内容时的流程逻辑,并且重新分配了技术与人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打开了媒体转型研究的想象空间,给予了从业人员与媒体行业更大的可能性。技术赋权下,生态的转向变化已成为趋势,媒体赖以生存的内容生产模式的前提与外延也不断增多、扩大,带来了多重路径的革新。

  (一)蜕变性:从传统采编到智能合成

  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生产流程较为复杂,往往需要记者、编辑提前查询或者撰写好相关文稿,传送至导播间由主持人配音播出,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无法快速精准实现新闻资讯的播报。而现有的5G智慧电台可以覆盖这一部分的人力劳动任务,通过AI、5G、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在电台的技术后台输入所在的城市或县域,即可智能抓取新华社、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实时新闻资源,合成地域性的新闻内容,还可以根据新闻节目定位设定资讯检索范围(新闻源)、编辑原则(时政/民生/区域等),可限定媒体平台或关键领导人等,自动汇总,由声音板块的主持人音源和虚拟主播完成配音。不仅如此,在配音部分,可自由选择虚拟主播,亦可根据实际听感灵活调整语速、音量、垫乐。目前,5G智慧电台已训练8名AI新闻主播投入使用,每年将新增2名虚拟主播可供选择。

  除了新闻节目,电台的主要传输内容还有路况、天气及音乐节目。传统电台在播报路况、天气时也与上述新闻节目一样,需要事先查寻好相关的信息,然后拿到导播间去播报,无法完成自动化播出。相比之下,5G智慧电台的启用,给内容节目的播报带来全新的方式与效率。智慧电台与中国气象网、墨迹天气、百度地图均形成了全方位、全资源的合作,可事先在这两个平台提供的内部资源库里进行智能化的信息收集和抓取,精准输出当地的实时天气和路况,还可以对恶劣天气及拥堵、事故路况进行预警提示,做到全流程无人操作。在播报天气时,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会预设天气播出时间点位,提前10分钟自动抓取墨迹天气数据库、中国气象网中当地的天气信息,自动将天气信息转化为AI主播语音播报内容。添加片头片尾配乐后,自动生成完整的天气节目,即时服务群众生活。

  不仅如此,2021年3月22日世界气象日,作为广播AI气象主播的启新者,5G智慧电台积极探索将互联网内容纳入传统广电生态,联合墨迹天气推出世界气象日特别节目。5G智慧电台AI主播独家专访墨迹天气首席气象专家,发起气象科普、环保宣传,在全国百城百台联动播出,技术服务内容,内容服务受众,并且打破了传统广电的内容生产边界,以头部资源和头部品牌赋能电台内容运营。

  在音乐节目生产上,5G智慧电台系统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电台生产音乐节目时,需要一首一首地下载歌曲,还经常面临着版权问题。但在智慧电台的音乐播放库里,目前有上万首流行音乐,每一首都购得版权,还能够持续补充新歌曲。由此,应用了5G智慧电台系统的频道不需要再经历传统电台“搜寻歌曲→下载歌曲→播出歌曲”的传播流程,而可以直接由AI主播联结库内音乐资源并进行自然化的串词衔接,形成《在晴朗的一天出发》《劲歌金曲》《老友万岁》《闪亮的日子》《星星堆满天》等代表性栏目,部分分担人力的劳动。

  (二)迁移性:从声波现实到音源虚拟

  根据原有的广播内容生产流程,主持人需要提前录制或者现场直播广播节目,通过其他手段输入个人化的音频,在时间安排和节目安排上都缺乏灵活性。另外,我国的县级电台优秀主持人缺乏,比如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只有一名导播,缺乏优秀的主持人和声源。AI和5G 技术的入场,带给5G智慧电台的是可以根据节目内容进行智能编排的知名主播音频,更是全程无人工参与的AI虚拟主播的播报。在音乐节目板块,5G智慧电台会上传主持人提前录制好的歌曲串词,再根据节目属性和前后内容进行智能剪辑合成。

  AI技术会依照歌手姓名及歌曲名这两个关键词进行音频搜索,最后根据不同维度的参数将歌手介绍、歌曲风格、歌词氛围等不同段音频进行智能剪辑与合成,形成前后串词,继而自然流畅地形成音乐节目。在新闻节目板块,也会有专门的主持人音频和虚拟主播来进行自动化播报,可以做到快生成、准播报、零误差。同时,在天气和路况板块,全程由AI主持人小晴和万叔等利用虚拟音源进行播报。从现实场景下的录制、在线播出到技术背景下音源的集合与创造,声音生产方式的内涵被完全改变,传播逻辑也随之产生了变化。2021 年,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5G 智慧电台进行了全新的音频板块的升级。运用 AI 声音合成技术,特别邀请了湖南卫视知名播音员进行全程录制。

  (三)传递性:从个体零散到资源整合

  在原有的传统电台生态内,每个频道的节目类型和质量参差不齐,各级电台的制播水平差距也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县域电台,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内容生产者,导致有媒体无内容的问题。同时,不同平台之间不能够进行资源共享,也面临着缺乏整合系统和实际操作困难等问题。随着5G智慧电台的运用与发展,各个频道也同步了来自芒果、荔枝FM、蜻蜓、阅文集团、财新传媒等多家平台的内容资源,不仅能汇聚各个平台上节目库里的高质量节目音频内容,还可以按照电台情况和受众需求调整节目的播放逻辑。

  在综艺节目资源方面,背靠湖南广电集团的“种子选手”5G 智慧电台也天然存在差异化竞争的内容优势。芒果平台的节目资源库为 5G 智慧电台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独家综艺节目内容,《乘风破浪的姐姐》《歌手:当打之年》《声临其境》《我想和你唱》等王牌综艺上线“传统”广播媒介,用“声音内容” 打造了个性化的传播平台。综上,多家主流媒体的内容加持促进了5G智慧电台广播生态闭环的形成,全方位内容着力打造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优质平台,为广播媒介的内容出圈提供了全新的应用范式,使得5G智慧电台具备优质的内容创作力,更好地推动了智慧广播的升级再造。除了在库的综艺、有声书、人文等现象级IP音频版权池,5G智慧电台中央厨房内容中心还持续研发广播自制节目库,现有三大节目体系,共计45档自制节目,全年更新。2021年,智慧电台的自制节目达到150档,各应用频道选择空间更大,可以使受众常听常新,比如“建党一百周年”专题内容等。总体来看,5G智慧电台现有节目资源121档,主要为语言、人文、综艺等,未来会朝500—600档的方向发展。

  (四)数字性:从身体在线到意识在场

  传统的电台内容生产通常由在线直播或者提前录制两种方式构成,一般来说,路况、天气、音乐、新闻类节目为现场直播,综合类节目如人文、有声书、综艺节目为提前录制,大部分节目是实时在线播出的。但人工智能技术和5G技术入场后,带来了5G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有学者将其归纳为数字在场(digital present),并认为,5G技术将为实时在另一个空间中的行为提供可能性,通过将当下的物理空间进行数字编码和高速度、大容量的传递,一个固定空间中的“我”的存在可以实现在多重空间中的数字在场,带来人的主体延伸[1]。5G智慧电台除了实现上文提到的内容生产,还可以自主在后台资源库系统中上传个性化节目内容,上传之后由各地频道的实际情况决定如何进行智能编排,如此,放弃了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后,智慧化的生产由人的身体、心理的在线操作完成了向身心双重“数字化”在场的转变,人的主体性已通过技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在地理空间上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在场可能,并且在心理空间上也扩展了结合需求生产个性化节目的可能。

  (五)异质性:从单一模式到独家定制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基于技术发展的背景,对机械复制产生的现代艺术表现出的效果感到震惊。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他对于工业技术给艺术与社会带来的重大改变是认可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技术”成为艺术生产中难以逾越的话题,而且它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同理,5G智慧电台生产出的内容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作品”,也应当被给予相当的技术关怀及人文关注,应当被视作添加了技术性和物质性的“光晕”的产物。以往,各地电台节目有自己的固定播出模式,时间段与节目性质固定匹配,虽然降低了播出成本,但灵活度较低。特别是在我国的县域级电台,节目播出内容单一,并且由于资源的缺乏而不断循环已有的播出内容,无法做到针对受众需求实时更新。5G智慧电台的应用极大地发挥了技术优势,能够在技术后台设置地域关键词,从而5分钟自动生产出全套节目,既符合本土化的传播规律,又根据电台和受众的不同需求生产出了个性化的节目。

  (六)共存性:从人工单行到人机双轨

  传统电台的节目生产几乎都由人力劳动来完成,而5G智慧电台的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自动化生产框架,可以自由设置由人工智能技术完成的节目类型、数量以及百分比。比如,各地频道假设期望由人工和智能双重属性的劳动来完成内容生产,即可设置半自动化框架,合理分配人力和技术生产在流程中的地位和功能。不仅如此,在人工智能生产的节目中,在线主持人可以随时上线加入,完成与听众的认知互动、情感互通交流,人工智能也可以在休息时间、突发紧急状况的情况下完全代替人工劳力,生产所需节目。

  结  语

  智慧广电虽然与传统媒体不同,但其本质依然为“内容生产者”,所以,在内容生产方面,智慧电台必须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进行内容资源库的扩展与原创内容的创造,并且添加政务及生活服务信息板块。不仅如此,智慧广播的相关从业人员要形成广播化思维,形成“多元为一”的观念,将报纸、电视、新媒体的优质内容转化为“广播化”资源,将渠道的特性变成生产内容的考量因素之一。同时,5G智慧电台未来也需要结合车载大屏的发展趋势,关注图片、视频的插入运用。在内容传播方面,5G智慧电台需要关注新媒体矩阵的建立,发展关联App及网站,并且开发个性化传播频道,促进一车一频、一人一频态势的形成。同时,随着传播场景的发展,5G智慧电台需要联动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不同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打造人工智能传播的新模式。

  卢迪等认为,家庭、交通车载、个人媒体是5G时代三个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5G时代信息传播的入口。[2]5G智慧电台的应用与发展,全方位诠释了技术化媒体的应用场景特点,从家庭广播、车载频道入手,打造出了新业态下的智慧媒体的代表,不仅是技术加持下的产物,而且是一场系统性的技术革命,完成了从接收端到传输端再到生产端的智能化重构。智慧电台及其他智慧媒体从表面上看改变了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管理分发等环节的底层逻辑,实质上也正在重新定义媒体从业人员的内涵,甚至重构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未来的5G时代是万物有声的时代,智慧广播、5G智慧电台将通过不断丰富新闻节目类型,优化语音合成效果,打造融合广泛用户场景的、合作的、共赢的生态圈,多领域联动提升正能量传播声量,激发广播新活力。

  技术发展背景下,随着传媒行业内容生产和资源聚合能力、分发能力、效率和智能度的大幅提升,新的传媒业态已经出现或即将更新,而随着市场规模的被挖掘和扩大,在5G+技术加持下的媒体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机遇,传媒业的边界也将大大扩展。在全国范围内,5G 智慧电台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有的发展网络地图,正在全面下沉和铺开。未来 3—10 年,智慧电台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挖掘可实现的行业价值,打造一个完整化的智慧媒体版图、一个规模化的集群性产业。

  参考文献:

  [1]蓝江.5G、数字在场与万物互联——通信技术变革的哲学效应[J].探索与争鸣,2019(09):37-40.

  [2]卢迪,邱子欣.5G新媒体三大应用场景的入口构建与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7):7-12.

  (陈绚: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戴松: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2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陈绚,戴松. 人工智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逻辑重构——以湖南广电 5G 智慧电台为例[J].青年记者,2022(23):73-7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