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硬核新闻场景的慢直播

2023-03-24 08:24:12

来源:   作者:忻勤

摘要:本文结合澎湃新闻的实践案例,梳理“慢直播”的实践与应用,探讨其如何重构主流叙事模式及未来发展方向。

  全媒体时代,用户需求和网络技术升级,催生媒体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国最早一批试水移动直播和慢直播的新闻互联网平台,澎湃新闻始终致力于做原创新闻,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挖掘新闻价值的潜力。从2016年澎湃新闻视频中心开启常态化直播以来,年均原创新闻直播1500多场,平均每天4-6场,涵盖国内、国际所有重大、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慢直播是对新闻现场的实时记录和呈现,是一种接近原生态的播出形态,选题、内容、效果都应以新闻价值为标准。慢直播中,画面信息结合网友评论,互相补充,并有伴随式社交,开拓了新媒体互动的新方式。

  全民参与新闻生产,慢直播题材广泛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动慢视频兴起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央视频通过5G技术对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全过程、24小时不间断的展现,为主流媒体报道公共突发事件提供了新的方式,记者虽不在场,但不影响对信息的传播与掌握。时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孙玉胜认为,慢直播介入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融合传播的全新探索。从武汉疫情慢直播迄今,澎湃新闻在国内、国际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城市、天气、浪漫星空、动植物等多个领域都先后尝试开启慢直播报道,其中包括硬新闻突发题材,“重庆公交车坠江,直击救援打捞”“浙江12头瓜头鲸搁浅,关注生存现状”;国际题材,如《俄乌战争,直击基辅这一刻》,阿富汗战争报道关注喀布尔街头、《喀布尔机场发生爆炸,已致13死15伤》;还有城市类,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慢直播,将镜头对准鸟巢,镜头里能看到烟花升起;上海外滩慢直播《在“世纪阳台” 记录日月星辰,感受百年上海朝气澎湃》,将镜头对准浦江两岸,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欣赏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魔都天际线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二)成为直播栏目常态化运营内容

  在澎湃新闻《上直播》栏目,北外滩慢直播常年固定在栏目置顶推荐位,作为常态化场次。在各大新闻App界面,如,看看新闻直播栏目前3条,分别是《上海这一刻丨陆家嘴》《上海这一刻丨魔都眼》《上海这一刻丨外滩观光平台》;至于四川观察、南方+、九派新闻、湖北新闻等,当地城市地标直播也是在抖音直播间常挂,四川观察的天府小蛮腰慢直播一度突破2000万+点击率。

  当遇到气象、灾害类新闻节点,比如台风天、大降温、大雪天,外滩与东方明珠的城市地标慢直播画面,辅以天气预报、预警等级的文字、图标、滚动新闻资讯,同样的画面便有了不一样的内容增量。

  而遇到突发事件,慢直播的设备载体还能充当现场摄影师。在《黄浦江游轮失火,11名乘客10分钟内获救》报道中,平台软件通过在后方对镜头推拉摇移的调度,可以记录到事发画面。

  (三)紧密贴合内容、服务于内容

  慢直播的画面多来自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用作安防探头,也可以用作慢直播,如何判断其捕捉到的画面是信号还是新闻?笔者认为,慢直播是一种新闻呈现的方式,不同的技术手段都可为之服务。相比于直播行业风风火火的带货,慢直播显得更为低调与隐匿,但它始终和内容紧密贴合、服务于内容。

  此外,也并非慢直播的设备只能是固定机位和摄像头,在《慢直播丨落雪倾城,大寒节气北京迎来2022第一场雪》中,运用的设备就是手机+支架,对准故宫、角楼、中轴线等地,通过不同视角展现北京的暴雪,配上《步步惊心》主题曲,很多网友评价说看到下雪的紫禁城特别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就节气而言,每年金秋梧桐树叶飘下,上海武康路、衡复保护建筑都是上海市民甚至全国游客的打卡地,澎湃新闻推出《想和你漫步上海武康路,落叶缤纷中感受诗意烟火》,采用航拍+固定机位+车载支架,在呈现武康大楼标志性建筑的同时,将手机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尚,车辆沿着街道慢慢行进,移动式的慢直播带大家用另一个视角感受上海的秋意。

  女足夺冠载誉归来的慢直播观看量在2-3小时内冲破百万说明,新闻直播不论快慢,只看内容好坏,内容仍是媒体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播控技术上,采用趣看全时直播导播系统,多信源、多协议的网络流的切播,媒体不仅可以让受众收看到多路画面,还可以决定每一路画面的时长。以“灿都台风”慢直播为例,我们统筹协调了浙江、上海各市、区超过20路信号源,当台风中心在浙江台州的时候,导播会把在当地的信号时长调到较长,把一天后会途经的上海、江苏等地的信号时长调整到相对较短。因此,新闻的呈现一定程度仍取决于内容生产者的专业判断。

  透明“凝视”,慢直播并没有削弱现场新闻的紧张感

  有学者说,线性传播、不可跳跃是慢直播的劣势,但真实的“围观”、无时无刻的陪伴反而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性,慢直播展现的画面是未经剪辑、原生态的新闻现场。字面意义虽有“慢”字,但在一些特殊题材,比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云监控的超长在线带来的信息量和紧迫感带给网友前所未有的体验感,而直播间的评论区就像一个小社群,不间断的互动带来社群仪式感和更强的交流感,公众不仅获取信息,一定程度也缓解了焦虑,释放了多元的情绪。

  在疫情报道中,慢直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方舱医院建设,从武汉疫情、吉林疫情到“上海保卫战”,慢直播镜头/机位被应用于十多场方舱医院建设中,看着偌大的体育场、展览中心,从无到有、从0到1,看着工人进场、床铺就位、保障人员入场,慢直播帮助网友了解疫情、关注疫情。可以说,疫情期间,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催生慢直播的应用,“云监工”一度成为热词,多个相关话题占据各大社交平台榜单。

  如果说方舱建设是疫情慢直播1.0,那么升级版就是在“上海保卫战”时期的慢直播《浦江两岸接力战“疫”,看战斗力满格的“上海堡垒”》。我们将镜头布局拓展到更多的生活场景,比如24小时日夜不休的核酸PCR实验室、生鲜电商保供仓、菜场、高架立交、社区等,看到疫情封控期间安静的街头与忙碌的保供场景,齐心抗疫用“摒牢”来等待解封时刻。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慢直播数据和效果显著,观看人数各网端到达1000万+,也迈向了直播时长和观看量的新台阶。慢直播的透明感让受众参与过程、监督进展,最大程度地接近真相,1:1呈现真实。

  当然,慢直播的效果优劣更多来自内容深度、观众对信息的掌握和体验互动的沉浸感。一些重大国际事件的慢直播,如俄乌冲突,澎湃新闻连续近一个月开启《俄乌冲突丨基辅这一刻》《百万乌克兰难民涌入波兰,直击边境这一刻》慢直播,将镜头对准波乌边境梅迪卡口岸,难民排队长达几十公里,当中有很多妇女和儿童,全程记录人流的变化、现场的秩序,给人身临其境般的真实与沉浸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这样的慢直播虽然形式和运镜“慢”,但强化了真实,“围观”的内容充满张力,网友感受到的依然是战局的紧张态势。

  开启大型社交舆论场,构建情感身份认同

  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者和接受者的身份日渐模糊,慢直播伴随着更多的网友评论,也一定程度引发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对沉浸式、体验式、交互性有更高的要求。

  2022年是农历虎年,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动物园推出《云看上海动物园萌萌“小脑斧”》慢直播,为期20天左右,覆盖春节长假。直播初始,动物园20多只华南虎迎来“本命年”,其中还有几只虎娃没有起名,于是直播标题加入征名元素,网友被赋予内容和意义生产的权利,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叫梦梦和萌萌,有的说叫强强和壮壮,最终在一周后园方定名南风、凯风,灵感取自《诗经》。而在春节期间的每一天,园方也为小老虎安排“虎年7天乐”,每天都有新花样、新活动,有猎物、有水果、有动物气味的草,于是,每天固定的机位,每天固定的对象,网友看着小老虎打闹、奔跑,打盹,非常可爱有趣,而利用趣看全时直播机速剪系统,长时间直播录像可以快速选段、精剪短视频内容进行二次生产传播,丰富了报道形式。

  浪漫流星雨慢直播,更是共情场景的汇集,直播间犹如大型许愿现场,凝聚、释放、情感,受众许下对生活、工作、情感最美好真实的愿望,甚至还有地标打卡,网友间互动。曾有学者定义,慢直播是没有旁白、没有解说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慢直播是一种相对固定画面,辅以固定点位的技术形式(注意,固定点位不代表镜头不能转动,仍然可以360度旋转、俯仰),即使加上旁白、解说,也还是慢直播。

  未来,随着5G、VR技术的发展,慢直播不仅是受众接收到的最终画面,也可以走到内容生产链的前端,从过去作为监控摄像头般的存在,到如今深度参与内容生产、话语表达体系重构,慢直播是新闻生产在全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不仅能充分展现新闻的公开性、真实性、接近性等特点,也将在当下的快时代给受众带来对内容的一种沉浸式的透明凝视。

  (作者为澎湃新闻直播部主编)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忻勤.硬核新闻场景的慢直播——澎湃新闻《上直播》栏目的实践探索[J].青年记者,2023(01):43-44.

来源: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