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新闻报道要与受众同温同感

2023-03-31 09:14:2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吾道南来

摘要:  近期一些有关疫情的报道和评论受到质疑,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违背新闻整体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局部或细节

  近期一些有关疫情的报道和评论受到质疑,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违背新闻整体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局部或细节不真实、整体不真实,都会受到用户的质疑。如去年某网络视频节目中记者现身说法,拍摄家里冰箱丰富的物资储存,说明上海疫情封控初期市民生活有保障,因与许多市民当时的感受不一致而引发质疑。又如2022年12月7日后,一些地方相继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但公布的新冠疫情数据却下降了,与群众的感受不一致。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李群分析个中主要原因:一是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外,其他人员以“愿检尽检”为主,全国核酸筛查人数总量下降,医疗机构报告感染者数据相应减少;二是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疑似病例,特别是自测抗原阳性人员居家治疗,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相关信息无法纳入医疗机构填报数据中。后来有关部门顺应民意,决定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二是没有把握好报道的时机或力度。如某报2022年年底过早地对三年来的防疫成果进行宣传,没有把握好发布的时机,因为当时疫情发展迅猛,民生短期内受到冲击。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是这样表述的:“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这平实朴实的话语,对疫情防控形势进行了精准客观的判断,与群众的感受就处在同温层。又如,媒体报道某专家的说法“奥密克戎感染90%是无症状”,引起舆论的质疑,主要是因为此说法没有把握好度,如果表述为“奥密克戎感染90%是无症状或轻症”就较符合实际情况。总之,要把握好疫情防控报道的时机、节奏和力度。

  三是脱离群众,没有从受众角度考虑传播效果。北京某媒体记者在感染新冠发烧到38.5℃后,住进小汤山方舱,其拍摄视频分享在方舱中治疗的经历。同时,视频中还提到“病房中的空床位是预留给同事的”。这引起质疑和不满,有网民认为制作发布的视频是公开炫耀特权。

  新闻报道要与受众同温同感,看起来是近期的新提法,实际上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闻实践中的体现,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必然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能上下同心、与民同心,就必然要求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必然要求新闻报道与群众的真实感受一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闻报道与受众同温同感,首要的是要坚持与人民同心。其一,新闻工作者要站稳群众立场,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有与群众共情的能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群众,深入一线,用群众的实践和感受说话,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依据。其三,要有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注重反映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倡导什么、反映什么都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报道什么、提供什么都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注重把群众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报道出来,为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提供鲜活素材和精神养料,使党中央在制定大政方针时能更精准地把握民心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2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吾道南来.新闻报道要与受众同温同感[J].青年记者,2023(02):12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