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新闻采写作业中出现的毛病

2023-04-13 08:44:3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庄永志

摘要:  学生第一次交新闻采写作业,一些缺陷显而易见:没有新闻点、缺乏第一手信源、把知识当新闻、边报道边议论、过分依赖信源口述、时效感模

  学生第一次交新闻采写作业,一些缺陷显而易见:没有新闻点、缺乏第一手信源、把知识当新闻、边报道边议论、过分依赖信源口述、时效感模糊……这些毛病是哪来的呢?

  为了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充分展开采访,我往往在开学前才让他们交上来本应上学期期末提交的作业,我则抓紧开学前的时间集中批改。总评成绩是根据平时的采写作业和期末的报道作业综合打分。寒来暑往,每一届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平时作业,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的毛病,挑最严重的说说:

  第一,没有新闻点。很多学生眼中,只有题材和现象而没有独特的人与事,比如不少学生说“我要写抗疫”,结果下笔就是“2022年12月7日‘新十条’推出以来……”看完全文,找不到具体写的什么地方怎样落实哪一条。以题材、立场代替具体的事实与看点,这个毛病不少学生染上了,而且“人传人”。抗疫三年了,什么才算新闻?!我反复提醒。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同样写抗疫,期末作业中有了学生蹲守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观察“新十条”之后疫情如何“过峰”而采写的报道。

  第二,缺乏第一手信源。学生想写各种各样的热点,当然要鼓励,但有的学生没有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动辄就从国务院、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部署入手,除了极少数的学生想尽办法采访到国家部委或家乡的政府部门之类的权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相当多的学生只能依靠二手甚至三手信源——摘引官网信息或其他媒体的报道,原创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期末的作业中,大多数学生的作业都尽量采用自己经过努力可以面对面观察和访谈的信源,即使采访官员,也多是基层干部,所有信源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都在作业中标明,我会打电话抽查。

  第三,把知识当新闻。有的学生大概是基于对“新闻生产也是一种知识生产”的偏狭理解和对一些网文的机械模仿,在报道中以记者身份铺陈背景信息和实用信息,还说是践行我提醒的“记者要有服务意识”。比如,一个追究HPV九价疫苗供应问题的学生,两千多字的报道中用四五百字的篇幅介绍宫颈癌的病理和危害,且没有交代出处。期末作业中,这个学生进行了修改,只保留了一些最新研究动态,而且是通过医学专家之口简略交代,具体的疫苗预约信息和病理信息则以专家推荐的链接和二维码呈现。

  第四,“夹叙夹议”。摘一段原文吧——“无数个希望和温暖汇聚成疫情期间的耀眼光芒,这个中秋有大爱……希望疫情防控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不怀疑这段话发自作者的内心,访谈对象可能也心怀同样的希望,但作者本可通过访谈对象来表达,可惜,期末作业中没改。

  第五,过分依赖信源口述。我最受刺激的是一个学生写得了某某病的一个重症患者,停药练瑜伽痊愈,还开瑜伽馆帮助其他病患,这个学生引用患者的话:“因为淋过雨,所以要给别人送伞!”我言辞激烈地提醒这种单纯依靠信源口述而不做查证的写法,如果是专业记者,哪怕没收红包、哪怕信源善良如天使,也可能误人健康夺人性命。这个学生当场落泪,我有些不忍。好在,期末重写一篇,完全合格!

  第六,时效感模糊。有的作业,开篇就是“近日”,这至少表明这个学生对具体时间缺乏敏感甚至没有记录、没有考证。即使是报道涉及两个月以来的情况,开头也应从最近的事情写起;随意的开头,可能还暴露了作者缺乏由头意识,认为只要主题正确、事情重要,什么时候写都一样。

  也许,有同行或学生会指责我刻舟求剑——都什么时代了,还在苛求刻板的新闻。不好说上面的毛病在一些所谓的权威媒体和网红自媒体中仍然积习难改,不敢说我和学生一起训练的才是“纯正的新闻”,只可说:练书法,法帖要选好;学新闻,不能只靠实习、只上网文训练营!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焦点访谈》前主编)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4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庄永志.新闻采写作业中出现的毛病[J].青年记者,2023(04):12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