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以“废”交友:“废话文学”的社会表征与理性审视

2023-04-14 08:43:1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许高勇 孙志杰 等

摘要:  随着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内爆程度的加深,网络现象在一定程度成为现实生活症候的映射,废话文学就是其中一种表征。网友们通过对影视中台

  随着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内爆程度的加深,网络现象在一定程度成为现实生活症候的映射,“废话文学”就是其中一种表征。网友们通过对影视中台词的截取和文学文本的改编,以“废话”的形式,在网络中表达自我、寻找存在和认同。相较于“废话文学”带来的娱乐效应,其背后展现出来的社会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探究“废话文学”的展现形式和社会成因,对“废话文学”进行理性省思,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狂欢式的重复生产:“废话文学”的网络展演与流行议题

  相较于我们的日常表达,“废话文学”主要指那些在网络上出现的带有搞笑意味,看似说了话但是又没有任何有用信息的言论。[1]“废话文学”作为亚文化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在互联网平台中不断展现并呈现出以下三种特点。

  (一)戏谑表达:网络呈现与社交狂欢。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就像网络海平面上的聚光灯,灯柱照到哪里,哪里就会引入流量和资本,哪里有激流,注意力也会探照到哪里。“废话文学”最早出现在B站UP主“旅途船长”创作的短视频中,视频中“我打开了,但是没有完全打开;我看到了,但是没有完全看到”的搞笑语言表达,使得“废话”迅速走红,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亚文化风潮。这一媒体奇观迅速提升了“废话文学”的网络热度,增加了话题流量,越来越多的网友成为“废话文学”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由今日头条主持的#废话文学大赛#话题阅读量在微博平台达到了1.1亿次。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废话文学#话题播放量甚至高达7.5亿次,还延伸出多种“废话”话题。

  “废话文学”以其自身的娱乐性、戏谑性等特征持续引起网友的注意,再加上网络红人和娱乐明星等意见领袖的参与加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风参与创作与传播。在网络热潮下,“废话文学”生成了多种话语形式,如“上次见你还是在上次”的重复流;“每呼吸60秒,生命就减少一分钟”的算术流;“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会出意外”的矛盾流;“我睡之前,还是醒的”的事实流;以及“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的改编流,等等。在互联网营造的自由空间内,网友们沉浸在创作和传播“废话”的集体狂欢之中,不断地通过创造形式各样的“废话”来表达自我,并享受着“废话”带来的满足和乐趣。

  (二)双重意指:意义构建与信息低密。话语具有建构性的力量,“废话文学”在网络平台上表现出极强的传播力,使网民集受传于一身,进行内容的生产与创造,并且逐渐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出现。网民通过对话语的创造或二次改编,进而构建新的意义表达,并享受生产意义的快乐。诗人王安石本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他看到春日满目新绿,却要离开家乡归期难定的思乡愁绪之情。但网友改编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岸被春风绿”,以同义替换形式的重复流形式,既消解了作者的愁绪之情,也给读者造成冲击感。“台上一分钟,台下60秒”以借鉴单位换算法的算术流形式将一句话分成两次说,语言诙谐,让读者回味无穷。

  “废话文学”在表现形式上属于低密度语言,其在单位时间内不能传递很多信息。但“废话文学”这种信息低密的语言表达,正迎合了当今时代受众的浅阅读需求。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尽管“废话文体”的低密属性受到了受众的认可,但在人际交流中并不总是受到欢迎,接受者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反抗意味。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过滤筛选接收到的信息,以至于高质量信息被低质和同质的信息所掩埋。因此,在面对大量无实质性内容的信息时,人们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废话文学”这一亚文化形式,与以往的直接表达不同,它通过委婉的方式以高情商的语言表达出对无意义信息的反抗。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是对劝告方的夸赞,但改编成“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后,则以温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对那些文不对题、模棱两可媒介信息的抵抗。

  (三)解构权威:自我赋权与文化冲击。在自我赋权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可以尽情地自我创作和传播。“废话文学”这一媒介奇观产生后,网民充分地发挥能动性,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增强对自我的赋权,并通过诙谐幽默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绪。广大网友在评论、点赞和转发等认同行为中获得参与感和认同感,进而加强网络赋权感。人们在网络中获得了比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和认同,并在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于“废话”圈层中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这种网络带来的存在感又会迫使网友主动地进行自我赋权。

  在网络营造的自由空间内,尽管网友可以通过“废话文学”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展示个人的创作能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慰藉,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网络现象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语言文化的强力冲击。“废话文学”大多是改编文学文本或是文字的重复堆叠,其用词和用意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句有很大出入。长期使用“废话”将造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亵渎和误解,与主流文化相背离,也会对现有的语言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如“子曰:三人行,必有三人”等通过对经典的改编来达到“废话”的幽默效果。这一行为长期在生活中运用,会使人们逐渐遗忘正确的内容,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群体性心态的映射:“废话文学”的现实语境与社会表征

  (一)关系破壁:空虚孤独下的交流欲望。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移动设备更加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手机逐渐成为人体的“器官”,人们随时通过手机与他人建立联系。过多的在线交流使人们忽视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即使与他者共在一个现实空间,每个人也是身处在自己的拇指世界,“在一起的孤独”这一现象时常发生。[2]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个人现实交际的减少、社交能力的下降和社交圈子的缩小。与此同时,在快节奏生活中,面对面人际交流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的提升,也在迫使人们更多地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这些问题使得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逐渐降低,空虚孤寂的心理随之加深。因此,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孤寂感,更多地去网络世界寻求解脱。

  网络社交中,“废话文学”成为人与人沟通的媒介和催化剂。“废话”本身所具有的幽默性和戏谑性,可以使交谈处于愉快的氛围中,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减少网络带来的距离感和冷漠感。人们以“废”交友,一句“今天你废了吗”迅速打开与他人的交流之门,并且在“废话”的创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人际间的虚拟关系,博得关注和认同。虽然这些关注和认同具有瞬时性,但是能够形成“我废话,故我在”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减少现实中的孤独感。因此,“废话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渴望交流的欲望,排遣了孤寂的心绪。

  (二)情绪共享:挫败生活下的情感宣泄。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导致“恶性竞争”的出现,各个阶层中的“内卷”现象逐渐加深。在空虚孤独增加和生存压力增大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急需一个新的发泄口。网友将自己的压力、不适和痛苦以“废话”形式表达出来。如“你如果有一点本事,也不至于一点本事也没有”体现出对能力不足的无奈;“你如果不丑的话,一定很漂亮”,表达出对容貌的焦虑。正如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言,当今的消费已经从物质消费转换成精神的消费,人们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与情绪的宣泄。在繁杂的现代生活里,无意义的废话倒是可以慰情,可以给我们休息,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一切。[3]适当的废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我,也是当代生活的一剂调味品。“废话”虽然看似繁琐无用,但是在语用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语言的本质就是正确地利用冗余的信息。[4]快节奏生活状态中,网民为了排解挫败生活中的情绪,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苦闷,开始在网络中寻求答案,以期获得群体性认同和心理慰藉,使自己逃避到短暂的狂欢之中。在这种情境下,人们不断地复制废话文本,将压力、不适和痛苦以“废话”形式表达出去,创造了“废话文学”的网络奇观。

  (三)集体沉沦:社交娱乐下的精神需求。资本与技术的推动,使得消费文化在当今盛行,信息与娱乐的结合更加深入,也使人们的需求变得浅薄化。“人人娱乐”和“娱乐人人”几乎成为互联网平台的真实描述。[5]文学在这种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下,也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和消费化,人们热衷于追逐浮华的时尚潮流和流行趣味,制造着一个个所谓的文学热点。[6]“废话文学”正是在这种境遇下产生发展的。人们对各种文学文本进行改编创作,企图在“废话”文本中获得快乐,在广阔的互联网空间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从“废话”圈层的交流中满足个人的交流欲望,获得精神上的快感。然而,过分地追求精神愉悦,就会忘记优雅和高尚,陷入低俗与媚俗之中。在“废话文学”的盛行之中,网友不断地将各种文学文本改编为“废话”并加以传播。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无诗书不足夸”等。古代词人为了表达情绪,字字推敲,可谓崇高,“废话学家”依此生产了追求娱乐快感的低俗之语。这不仅是对高雅文化的亵渎,更是造成精神萎靡的缘由。

  梗文化的现实匡正:“废话文学”的理性审视与价值反思

  (一)危机消解:坚定文化自信,警惕文字失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动荡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是维系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然而在各种梗文化的冲击下,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侵蚀,庸俗媚俗的低级文化却在交往中口口相传。“废话文学”作为亚文化的一部分,对主流文化存在极强的抵抗和削弱力量。如果一直沉浸于“废话”所营造的娱乐氛围中,频繁使用“废话文学”,不仅会“异化”现存的文字,也会挤压人们接触主流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主流文化的传播与引领,降低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7]另外,频繁地使用“废话”会导致人们在交流时不能正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增加人际交流的成本,使人们的交流语言趋向贫瘠,逐渐患上“文字失语症”。因此,规避“废话文学”泛滥的不良影响,就要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精神力量,塑造国人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坚守。各大媒体平台也要把握好网络空间的文化主动权,坚持主流文化的引领地位,积极主动地做好主流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工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大众。

  (二)主流引领:践行核心价值观,抵制“娱乐至死”。尽管“废话文学”带给大众娱乐,缓解负面情绪,但不分场合随心所欲地传播“废话”,不免会陷入娱乐至死的境地。网民以低俗当高雅,以戏谑当趣味,沉醉于“废话文学”的快感之中,不仅会对精神世界产生伤害,也会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及时地加以改正和引导,就会使浮躁的泛娱乐情绪持续在现实和网络世界中蔓延,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追求也会出现偏离,陷入文化虚无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在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的背景下,厘清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作用十分重要。[8]在多元化价值的网络文化中,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和统筹协调多样化价值观念的网络舆论阵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网络世界的“隐蔽性”和“虚拟性”更需要每个网民加强责任意识,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

  (三)规则筑基:优化网络环境,培养思辨能力。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给各种思潮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但各种梗文化的不断交锋也使得网络环境逐渐恶化。“废话文学”的网络蔓延体现出社会浮夸风气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是人们思想浅化、非理性化的真实反映。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人们缺乏对媒介内容的理性批判和吸收,常常盲目跟风。因此,打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首先,监管部门应依据出台的种种规章制度,对网络平台进行严厉的监管,对不良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处理。其次,网络社交平台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应该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好“把关人”的职责,建立内容检查审核机制,对于违法违规的信息要及时依法清除,对传播不良内容的创作者和账号进行整治。再次,要加强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打造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构建文明理性的交流平台。最后,要通过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宣传与引领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水平,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加强人们对新媒体信息的审辨能力,在面对泛娱乐化行为时保持冷静的审视。

  结  语

  国力的提升给予了多元文化滋生的土壤。我们应该看到,“废话文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对形式主义的批判、终结不愉快的讨论等。但一味地追捧“废话”,只会使人们的交流语言趋向贫瘠,逐渐患上“文字失语症”。面对“废话文学”泛滥导致的价值误区,应该保持本心、高度警醒,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价值思辨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批准号:18ZDA3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琴.浅析网络流行语:废话文学[J].汉字文化,2021(23):7-8.

  [2]林滨,江虹.“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J].中国青年研究,2019(04):40-45.

  [3]朱自清.论废话[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11):7.

  [4]应天常.论“废话”的语用功能[J].现代传播,2002(04):70-73.

  [5]胡正荣,王天瑞.新传播环境中的泛娱乐化现象与破解[J].青年记者,2021(23):9-11.

  [6]许民彤.“废话文学”流行的背后[N].团结报,2021-11-27(006).

  [7]王超群.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1,31(04):41-44+48.

  [8]蒋建国.网络消费、社交与文化变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3.

  (许高勇: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孙志杰、罗林丽: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4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许高勇,孙志杰, 罗林丽.以“废”交友:“废话文学”的社会表征与理性审视[J].青年记者,2023(04):41-4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