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跳出流量,追求“留量”

2023-06-30 08:47:2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显峰

摘要:一时的大流量有可能收获媒体一时的影响力,但持久的用户“留量”才是观察媒体公信力最有价值的指标。

  自从做了新媒体,我在很多场合常被问及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提高流量?

  提问的大多是过去在传统媒体一起并肩的“战友”们。他们共同的痛点是:在各种考核的压力下,好像也出了不少10万+的作品,但一年热闹到头,发现自建平台的用户没增长多少。也就是说,那些看似很有流量的工作,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用户沉淀,徒有流量而无“留量”。

  新媒体的竞争是残酷的,不在自己平台上的用户很难成为自己的“资产”,也很难成为议价的资本。因此,如果非说有什么流量密码,大概在于:谁有勇气跳出流量的陷阱,谁就有可能掌握“留量”的规律。

  当然,互联网有自身的法则,流量越来越集中在一些头部平台,大多数专业媒体和内容生产者要借人家的“海”出“船”,制造影响力,于是不得不遵循所谓的“流量规律”,甚至“唯流量论”。

  新技术正在打破传播规律,越来越智能的技术工具似乎摸透了人们的兴趣,娱乐化、低俗化、猎奇化的内容更加容易获得流量,更加容易在大数据算法的加持下被推上“水面”。

  于是,在流量逻辑下,我们看到的似乎是这样一种新媒体生态:

  标题党:充满诱惑、猎奇、一惊一乍的标题之下,并无新鲜内容,用户感受到的是“戏弄”和“欺骗”;

  反转新闻:蹭热点、博眼球,几乎不对真实性进行核实,似乎天天都有“事实”,又似乎永远没有“真相”;

  舆论混杂:信息源头混乱、缺少严格把关,导致客观、真实、一锤定音的事实和声音越来越少;

  拼凑横行:一个新闻事件或一篇好文章出来,几乎所有平台都在玩“复制+粘贴”。

  这是技术兴盛的必然,也是过度强调技术、算法、流量导致的恶果。表面上制造了媒体内容繁荣的假象,却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内容生态,动摇的既是媒体的信誉和根本,也让媒体作为文化路标和价值领航器的责任属性渐行渐远。

  流量本身无谓好坏,但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指标来看,健康的流量指标应该是“留量”。“留量”的本质是“内容为王”,是品质的沉淀,是经过价值观检验的流量。只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内容和媒体,才可能收获用户的忠诚和持久的流量,也才可能赢得长期的用户红利。一时的大流量有可能收获媒体一时的影响力,但持久的用户“留量”才是观察媒体公信力最有价值的指标。媒体要实现从影响力到公信力的升维,必须有跳出流量追求“留量”的勇气、定力和能力。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8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显峰.跳出流量,追求“留量”[J].青年记者,2023(08):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