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电视特写“特”在哪儿

2023-06-30 09:22:5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庄永志

摘要:时下屏幕上的很多新闻特写其实不像特写。

  每逢重大报道,有的电视台往往在新闻栏目中推出一个特别的板块——“新闻特写”,像2020年的抗洪报道、2022年的冬奥报道和这几年的抗疫报道,都有成系列的新闻特写播出;这至少显示电视台想在硬新闻之外去发现故事、探索更有人情味的表达。但这些标明“新闻特写”的报道,往往不太像特写。

  从标题看,这些“新闻特写”跟硬新闻区别不大。像某台抗洪报道连续两天的标题《洪水中的生命救援》和《向水而行 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某台冬奥报道的三个标题《温暖和爱因北京冬奥会而汇聚》《北京冬奥会的暖心服务》和《同一份热爱让彼此“更团结”》,抗疫报道中的《同心协力,共同战“疫”》,这些标题,几乎可以用于所有的抗洪报道、冬奥报道和抗疫报道。特写的标题,应该具有讲故事的特点,或点出主人公的独特境遇,或突出某一细节,或彰显某一情景,或设置悬念。像《遇见中国,感受别样冬奥会》这样的标题,试试“她爱吃中国的豆包”之类的措辞又何妨?

  从导语看,这些“新闻特写”也大多重复硬新闻的表达,像上述两则抗洪特写的导语:“面对持续的暴雨和汛情,多地积极做好人员转移安置等相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持续的暴雨洪水,各地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向水而行抢险救灾,守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像那则抗疫报道的导语:“当前,在防控一线,由党员干部带头,很多群众自发加入其中,冲锋在前。他们活跃在各个社区、各条战线,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大家守望相助,共同战‘疫’。”即使是硬新闻,这样的导语也显得过于笼统;新闻特写可以干脆不用导语,如果用,应该吸引观众往下看,比如把故事的看点适当剧透。

  从叙事看,这些所谓特写很少有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强调的往往是一类人和一类事而不是一个人和一件事,比如“解放军官兵”救了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比如“冬奥志愿者”为外国记者热情服务、比如“医护人员”为抢救患者顾不上吃饭,即使报道开头可能从某位有名有姓的解放军官兵、冬奥志愿者和医护人员进入,但很快就按照这样的模式向面上延伸:在抗洪前线,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解放军官兵;在冬奥现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志愿者;在抗疫一线,还有不计其数的这样的医护人员……新闻报道中的特写本来就短,一两分钟至多三五分钟很难全面讲述所谓群像故事,观众想了解的可能是怎样的一位解放军官兵用什么方法解救了一位如何受困的民众、那位冬奥志愿者为做什么报道的哪家媒体的哪位记者提供了怎样的帮助、哪位或哪几位医护人员想了什么办法抢救了一位经历怎样的危险的患者。报道面面俱到,观众却可能一无所获或印象模糊。

  相对于简明新闻,新闻特写借鉴了文学和戏剧的一些手法,它特别就特别在讲故事;既然想讲故事,就要像讲故事、会讲故事。《牛津新闻辞典》这样解释音视频的特写(Feature):“A human interest,humorous,or soft news story broadcast on TV or radio”——可以理解为特写就是电视台或电台讲述的有人情味的故事、幽默的故事或软新闻故事。

  新闻特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一”:一个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件事,一件特别的事;一个目标,一个有困难的目标;一个动作,实现目标的有过程、有细节的动作;一个兴奋点,能够快速激发观众感受的兴奋点。

  说起来挺有意思,《新闻联播》2020年播出的《“陪你看落日”—— 一张照片背后的感动》虽然没有贴“新闻特写”的标签,倒很像新闻特写,一起扫码看看吧!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焦点访谈》前主编)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8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庄永志.电视特写“特”在哪儿[J].青年记者,2023(08):128.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