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缅北电信诈骗报道的三项注意

2023-09-14 13:57:53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李云芳

摘要:考虑到媒体的公信力和报道的准确性问题,在缅北电信诈骗的相关报道中,应尽可能多采访一些相关人员,尽可能采用原生态的方式,尽可能让采访对象提供一些言辞之外的佐证。

  缅北电信诈骗一直居于舆论关注的高位。除了受骗、受害的案例不停被报出,电影《孤注一掷》的宣传及上映,也进一步让该议题成为全民话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一篇文章的数据显示,缅北诈骗发案量占全国诈骗案件总量的50%-60%。我们现在无法精准统计缅北电信诈骗的规模和范围,公众主要从公安部门公布、媒体报道或者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一个个案例来形成直观感受。诸如引起广泛关注的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以下简称“都市频道”)做的缅甸电信诈骗系列报道(《边境“蛇”影》和《缅北归来》),澎湃新闻记者进入“金三角”走访后撰写的《迷失缅北》观察报道,还有中国科学院博士被骗至缅甸的报道案例……

  翻阅诸多聚焦缅甸电信诈骗的新闻报道后,笔者感觉有两个局限。

  一是记者无法抵达核心现场。电信诈骗团伙的窝点位于缅北等境外地区,这些地方处于动荡或割据状态,电信诈骗这种黑灰产业本身封闭隐蔽又兼有地方保护,记者抵达这些地区都很困难,遑论深入仔细地采访、调查。至于卧底的方式,有很高的人身危险性,据称电信诈骗团伙的四大规矩之一就是“敢拍照就活埋”,因此基本无法操作。笔者目力所及,国内媒体关于电信诈骗的报道稍微带实地采访性质的,一个是上述都市频道的《边境“蛇”影》纪录片,呈现了缅北电信诈骗组织高薪诱骗人员及偷渡出境的国内链条;另一个是澎湃新闻记者前往中缅老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电信诈骗分子或者受骗者进出缅甸的一个通道。不能真正抵达缅北电信诈骗猖獗的核心现场进行报道,这就导致媒体无法通过实地调查、核实求证的方式来独立判断。

  二是报道内容主要靠相关人员的讲述、转述。因为无法抵达核心现场,目前媒体的报道主要靠电信诈骗涉事人员、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介绍。《缅北归来》的采访对象主要是电信诈骗的受害人及其家属、打拐志愿者,以及为了“高薪”拟赴缅甸务工者。还有些媒体采访了曾经的电信诈骗从业者、知情者,内容也都是他们的口述。

  由于种种限制,人们很难通过正常的手续抵达缅北。许多到缅北求职务工的,或者被骗至缅北的,基本是采用偷渡方式。另外,许多报道提到,有些所谓被骗过去的人实际上是自愿去“捞偏门”“赚大钱”“想翻身”的。

  可能因为有上述顾虑,担心受到法律惩处,许多人的讲述本身存在虚虚实实的成分。如有的人在解释出境问题时,会使用“被迷晕后一觉醒来就到了缅甸”的描述;还有一些采访对象讲到一半或者被记者追问一些细节时,就不愿再接受采访。

  电信诈骗问题事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采访报道又有前述种种限制,对新闻报道提太周密、太苛刻的要求不太现实。但考虑到媒体的公信力和报道的准确性问题,在缅北电信诈骗的相关报道中,还是应该有所注意:

  尽可能多采访一些相关人员,比如不同链条或者同一链条上不同环节的采访对象,比如同一环节、同一类型的多个采访对象。这样通过多人、多方讲述,可以有一些交叉、归纳式印证,甚至还可能有一些意外情形识别、排除。

  尽可能采用原生态的方式,以当事人的口吻讲述出来,不要以记者的笔触当成事实来叙写。形式上尽可能是讲述、访谈、呈现,而不是调查样态。

  尽可能让采访对象提供一些言辞之外的佐证(尽管很难有),诸如是否有在当地的记录资料,身上的伤情痕迹展示,甚至有没有其他认识的人员、相关的人员可以提供做交叉采访。

  最后,向那些想方设法深入报道电信诈骗问题的同行致敬,向从事反诈、劝返涉诈者的人士致敬。

  (作者为澎湃新闻编委)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7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李云芳.缅北电信诈骗报道的三项注意[J].青年记者,2023(17):110.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